技术新讯 > 测时钟表制品的制造及其维修技术 > 壳体及钟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壳体及钟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09:32:35

壳体及钟表1.本技术为分案申请;其母案的申请号为“2020101193990”,发明名称为“壳体及钟表”。技术领域2.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涉及腕表、移动通信机、移动终端机等电子设备使用的壳体及具备该壳体的钟表。背景技术:3.例如,在腕表中,已知如下构造:如日本特开2000-33004号公报记载那样地,在背面设有背盖的表壳的外周部设有称为前嵌脚的带安装部,在该带安装部安装表带。4.这种腕表构成为,带安装部从表壳的外周部朝向斜下侧突出设置,由此带安装部的前端的下部位于比背盖的背面靠下侧,在该状态下在带安装部安装表带。技术实现要素:5.该方案之一是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部件,其安装有背盖;以及罩部件,其覆盖上述壳体部件的外周并配置于上述背盖的与上述壳体部件侧不同的一面,而且与上述壳体部件的上述外周对应地设有带安装部。附图说明6.图1是表示应用于腕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主视图。7.图2是分解表示图1所示的腕表的放大立体图。8.图3是图1所示的腕表的a-a向视的放大剖视图。9.图4是表示应用于腕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10.(第一实施方式)11.以下,参照图1~图3,对应用于腕表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12.如图1~图3所示,该腕表具备表壳1。该表壳1具备壳体部件2和罩部件3。壳体部件2由主体壳体4和外装壳体5构成。13.如图2及图3所示,主体壳体4由金属或硬质的合成树脂、例如在聚酰胺树脂混入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而成的刚性高的硬质的合成树脂,优选由在聚酰胺树脂混入碳纤维而得到的刚性高的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该主体壳体4形成为大致环状,且为在其上部侧的内部埋入有金属制的加强部4a的构造。14.如图2及图3所示,在该主体壳体4的上部开口部经由玻璃衬垫6a安装有表玻璃6,在该表玻璃6的下侧的主体壳体4内配置有环状的划分部件7。另外,在该主体壳体4的下部经由防水环8a通过多个第一螺丝8b安装有背盖8。该情况下,供多个第一螺丝8b插入的多个第一螺丝插入孔8c分别设于背盖8。15.如图2及图3所示,在该主体壳体4的内部经由缓冲片9配置有钟表模块10。钟表模块10具备使指针11运转而指示显示时刻的钟表机芯(未图示)、电光显示时刻、日期等信息的显示部(未图示)、驱动并控制它们的电路基板12、向该电路基板12供给电源的电池13等钟表功能所需的各种电子零件。16.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该主体壳体4在外周部的2点侧、4点侧、6点侧、8点侧、10点侧分别设有按钮开关14的按钮安装部15。这些多个按钮安装部15分别具备:向主体壳体4的外部突出的圆筒部15a;以及位于该圆筒部15a内的中心且在主体壳体4贯通其内外设置的贯通孔15b。17.该情况下,如图2所示,按钮开关14具备:可滑动地插入贯通孔15b的操作轴14a;以及设于该操作轴14a的外端部且配置于圆筒部15a内的按钮头部14b。由此,按钮开关14构成为,若从主体壳体4的外部按压按钮头部14b,则操作轴14a在贯通孔15b内滑动,操作轴14a的内端部被按入主体壳体4内,该按入的操作轴14a的内端部按压钟表模块10的接点部(未图示)而进行开关动作。18.另一方面,如图1~图3所示,外装壳体5由聚氨酯树脂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为覆盖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的环状。该外装壳体5以覆盖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的状态通过双面胶带16安装于主体壳体4的上部。在该外装壳体5的外周部,与主体壳体4的多个按钮安装部15的各圆筒部15a的上部侧的外周对应地设有圆弧状的多个第一缺口部5a。19.该情况下,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缺口部5a分别形成为下部侧开放的圆弧状。由此,外装壳体5构成为,在配置于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时,使主体壳体4的多个按钮安装部15的各圆筒部15a的上部侧的外周配置于多个第一缺口部5a内。另外,在该外装壳体5的上表面设有多个装饰片5b。20.另外,如图1~图3所示,罩部件3具备配置于背盖8的背面即下表面的罩主体17、配置于主体壳体4的外周的外周罩部18、以及设于该外周罩部18的12点侧和6点侧的带安装部19,它们由合成树脂一体形成。21.即,如图1~图3所示,该罩部件3由硬质的合成树脂、例如在聚酰胺树脂混入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而得到的刚性高的硬质的合成树脂,优选由在聚酰胺树脂混入玻璃纤维而得到的刚性高的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该罩部件3的罩主体17形成为圆板状,且构成为,通过多个第二螺丝20安装于背盖8。22.即,如图2及图3所示,在该罩主体17设有供多个第二螺丝20经由环状的多个缓冲体21插入的多个第二螺丝插入孔17a。多个缓冲体21构成为,在多个第二螺丝20的各螺纹部20a分别插入而拧入背盖8时,通过多个第二螺丝20的各头部20b抵碰于罩主体17的下表面。23.该情况下,如图2及图3所示,在背盖8对应于罩主体17的多个第二螺丝插入孔17a设有供多个第二螺丝20旋入的多个螺纹孔8d。由此,罩主体17构成为,通过多个第二螺丝20经由环状的缓冲体21插入多个第二螺丝插入孔17a旋入背盖8的多个螺纹孔8d而紧固,从而安装于背盖8。24.如图2所示,外周罩部18设于罩主体17的外周,覆盖主体壳体4的外周,且形成为大致环状。在该外周罩部18对应于主体壳体4的多个按钮安装部15的各圆筒部15a的下部侧的外周设有圆弧状的多个第二缺口部18a。25.由此,如图2所示,外周罩部18构成为,在配置于主体壳体4的外周时,主体壳体4的多个按钮安装部15的各圆筒部15a的下部侧的外周分别插入多个第二缺口部18a内而配置。该情况下,外周罩部18构成为与上端部安装于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的外装壳体5的外周侧的下端部接近或接触地配置。26.另外,如图3所示,该外周罩部18也可以配置为,在罩主体17安装于背盖8的下表面配置于主体壳体4的外周时,外周罩部18的内周面和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接近或接触,另外,也可以配置为,在外周罩部18的内周面与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之间具有和后述的带安装部19与主体壳体4之间的间隙s1相同的间隙(未图示)。27.由此,如图3所示,外周罩部18构成为,在罩主体17安装于背盖8的下表面配置于主体壳体4的外周的状态下,在表壳1从外部受到冲击时,将该冲击通过外周罩部18缓冲。该情况下,外周罩部18优选构成为,通过其内周面与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朝向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接近的方式挠曲变形,缓冲冲击。28.另一方面,如图1及图2所示,带安装部19用于在表壳1的12点侧和6点侧安装表带23,且具备一对安装突起部24和带承接部25。一对安装突起部24从外周罩部18向斜下侧突出设置。29.该情况下,如图1及图2所示,一对安装突起部24以主体壳体4侧的内端面接近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配置且外端部侧的下部位于比罩主体17的下表面靠下侧的方式向斜下侧倾斜设置。30.另外,如图3所示,一对安装突起部24在主体壳体4侧的内端面与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之间设有间隙s1。该间隙s1用于使一对安装突起部24在从下侧受到冲击时以使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内端部接近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的方式挠曲变形。31.另外,如图3所示,这一对安装突起部24配置为接近或接触内端部侧的上端部设于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的外装壳体5的外周部的下端部。由此,一对安装突起部24构成为,其外端下部被上推,以一对安装突起部24被上推的方式变形,由此以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内端部朝向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接近的方式挠曲变形。32.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带安装部19构成为,在表带23的端部配置于一对安装突起部24之间的状态下,表带23的端部通过连结销26可旋转地安装。即,在一对安装突起部24,在同一轴上对应地设有供连结销26的两端部插入安装的一对安装孔24a。33.该情况下,如图2所示,连结销26为弹簧杆,且构成为,通过插入设于表带23的端部的销插入孔23a,两端部从销插入孔23a向外部突出,该突出的两端部可出没地插入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安装孔24a,由此以表带23的端部配置于一对安装突起部24之间的状态可旋转地安装。34.如图2所示,带承接部25用于挡住配置于一对安装突起部24之间的表带23的端部的下表面,且在一对安装突起部24间的下部与一对安装突起部24同样地向斜下侧倾斜设置。35.该情况下,如图2所示,带承接部25形成为,表带23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比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突出长度短。因此,表带23构成为,在通过连结销26安装于一对安装突起部24间的状态下,以连结销26为中心旋转。36.由此,如图2所示,带安装部19构成为,预先使作为弹簧杆的连结销26插入表带23的端部的销插入孔23a,在使连结销26的两端从销插入孔23a的两侧突出的状态下配置于一对安装突起部24间时,将突出的连结销26的两端部按入连结销26的内部,由此将表带23的端部配置于一对安装突起部24间。37.另外,如图2所示,该带安装部19构成为,在连结销26的两端部被按入,将表带23的端部配置于一对安装突起部24间时,表带23的端部的下表面抵碰于带承接部25上,在该状态下,连结销26的两端部对应地插入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安装孔24a。由此,表带23的端部可旋转地安装于带安装部19。38.因此,如图2及图3所示,该带安装部19构成为,在表壳1从背面侧落下而抵接于地板等抵接面t时,向罩主体17的下侧突出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外端下部抵接于抵接面t,因此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外端下部被上推,一对安装突起部24以被上推的方式变形,这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内端部以朝向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接近的方式挠曲变形,缓冲冲击。39.接下来,对这样的腕表的作用进行说明。40.在组装该腕表的情况下,首先,组装壳体部件2。此时,首先在主体壳体4的上部开口部配置环状的划分部件7,在该状态下,将表玻璃6和玻璃衬垫6a一起安装,通过表玻璃6将划分部件7压紧固定于主体壳体4内。41.在该状态下,在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通过双面胶带16安装外装壳体5。此时,使设于外装壳体5的圆弧状的多个第一缺口部5a与主体壳体4的多个按钮安装部15的各圆筒部15a的上部侧的外周分别对应,在多个第一缺口部5a内分别配置多个圆筒部15a的各上部侧的外周。由此,组装成壳体部件2。42.然后,使钟表模块10从主体壳体4的下侧插入主体壳体4的内部而收纳。该状态下,在设于主体壳体4的外周部的2点侧、4点侧、6点侧、8点侧、以及10点侧的多个按钮安装部15分别安装多个按钮开关14。43.此时,使多个按钮开关14的各操作轴14a从主体壳体4的外部穿过多个按钮安装部15的各圆筒部15a分别插入主体壳体4的各贯通孔15b内,使多个按钮开关14的各按钮头部14b分别配置于多个按钮安装部15的各圆筒部15a内。44.于是,多个按钮开关14的各操作轴14a的内端部被按入主体壳体4内,与主体壳体4内的钟表模块10的多个接点部(未图示)分别对应。由此,多个按钮开关14以可开关操作钟表模块10的多个接点部的状态分别安装于主体壳体4的多个按钮安装部15。45.之后,在钟表模块10的下侧配置缓冲片9,在主体壳体4的下表面将背盖8和防水环8a一起通过多个第一螺丝8b安装。此时,使多个第一螺丝8b分别插入背盖8的多个第一螺丝插入孔8c,并拧入紧固于主体壳体4的下部。由此,背盖8被安装于主体壳体4的下表面。46.然后,在背盖8的下表面安装罩部件3。该情况下,使罩部件3的罩主体17配置于背盖8的下表面,使外周罩部18与主体壳体4的外周对应,并且使带安装部19对应地配置于主体壳体4的12点侧和6点侧。47.此时,使设于外周罩部18的多个第二缺口部18a与主体壳体4的多个按钮安装部15的各圆筒部15a的下部测定外周对应,使多个按钮安装部15的各圆筒部15a的下部侧的外周分别插入配置于在这些多个第二缺口部18a。48.由此,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和外周罩部18的内周面接近或接触地配置,或者在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与外周罩部18的内周面之间具有与带安装部19的间隙s1相同的间隙(未图示)地配置。另外,在该状态下,外周罩部18的上端部与安装于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的外装壳体5的外周侧的下端部接近或接触地配置。因此,主体壳体4的外周被外装壳体5的外周部和罩部件3的外周罩部18覆盖。49.另外,此时,带安装部19与主体壳体4的12点侧和6点侧的外周面对应地配置。该情况下,在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内端面与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之间设有间隙s1,并且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内端部侧的上端部与安装于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的外装壳体5的外周侧的下端部接近或接触地配置。50.然后,使设于罩主体17的多个第二螺丝插入孔17a与设于背盖8的多个螺纹孔8d对应。该状态下,使多个第二螺丝20分别插入环状的多个缓冲体21,将多个缓冲体21分别安装于多个第二螺丝20。51.此时,使安装有多个缓冲体21的多个第二螺丝20分别插入罩主体17的多个第二螺丝插入孔17a并螺纹结合于背盖8的多个螺纹孔8d。由此,多个缓冲体21被多个第二螺丝20的各头部20b弹性地按到罩部件3的罩主体17的下表面,罩部件3以该状态安装于背盖8的下表面。52.该情况下,在主体壳体的下表面的背盖8被罩主体17覆盖,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被外装壳体5覆盖,主体壳体4的外周被外装壳体5的外周部和罩部件3的外周罩部18覆盖的状态下,组装成表壳1。53.之后,在罩部件3的带安装部19安装表带23。此时,首先,使连结销26插入表带23的端部的销插入孔23a,使连结销26的两端部从销插入孔23a的两侧突出。在该状态下配置于一对安装突起部24之间时,将突出的连结销26的两端部按入连结销26的内部,使表带23的端部配置于一对安装突起部24间。54.此时,使配置于一对安装突起部24间的表带23的端部的下表面配置于带承接部25上,使连结销26的两端部分别对应于设于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一对安装孔24a。于是,连结销26的两端部从表带23的端部的两侧顶出,分别插入一对安装孔24a。由此,表带23的端部可旋转地安装于罩部件3的带安装部19,组装成腕表。55.在这样的腕表中,罩部件3覆盖壳体部件2的外周部安装于背盖8的下表面,因此在表壳1从外部受到冲击时,该冲击被罩部件3缓冲。因此,壳体部件2被罩部件3良好地保护,因此耐冲击性提高。56.即,罩部件3能够在表壳1从背面侧受到冲击时,通过配置于背盖8的下表面的罩主体17保护背盖8及主体壳体4远离背面侧的冲击。另外,表壳1从外周侧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配置于外装壳体5的外周部、及主体壳体4的外周的外周罩部18和带安装部19保护主体壳体4远离来自外周侧的冲击。57.该情况下,在腕表从背面侧落下而抵接于地板等抵接面t时,罩部件3的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外端下部抵接于抵接面t,带安装部19受到冲击。此时,以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内端部朝向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接近的方式一对安装突起部24挠曲变形,缓冲冲击。58.即,在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内端面与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之间设有间隙s1,而且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内端部侧的上端部与安装于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的外装壳体5的外周侧的下端部接近或接触地配置,因此,若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外端下部抵接于抵接面t,则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外端下部被上推。59.因此,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以位于罩主体17的外周部的外周罩部18的下部为支点向朝向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接近的方向挠曲变形。由此,一对安装突起部24通过各自的挠曲变形以朝向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接近的变形,因此,表壳1的落下引起的冲击被缓解。因此,能够使表壳1内的钟表模块10不受冲击的影响。60.该情况下,一对安装突起部24通过其挠曲变形以朝向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接近的方式变形,在罩部件3的罩主体17抵碰于抵接面t时,通过被多个第二螺丝20的各头部20b抵碰于背盖8的下表面的多个缓冲部21缓冲冲击。61.另外,表壳1从上方受到冲击时,设于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的外装壳体5由聚氨酯树脂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因此来自上方的冲击被该外装壳体5缓冲,因此能够使主体壳体4不直接受到来自上方的冲击。62.这样,根据该腕表,具备在作为背面的下表面安装有背盖8的壳体部件2、和覆盖该壳体部件2的外周安装于盖8的下表面且与壳体部件2的外周对应地设有带安装部19的罩部件3,由此能够提供耐冲击性高的腕表。63.即,在该腕表中,罩部件3覆盖壳体部件2的外周而安装于背盖8的下表面,因此,即使表壳1从外部受到冲击,也能够通过罩部件3缓冲该冲击,由此能够通过罩部件3良好地保护壳体部件2,因此能够提供耐冲击性高的腕表。64.该情况下,在该腕表中,在壳体部件2的外周面和与之对应的罩部件3的带安装部19的内端部之间设有间隙s1,由此,在表壳1从外部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壳体部件2的外周面与带安装部19的内端面之间的间隙s1使带安装部19朝向壳体部件2的外周面良好地变形,因此,能够通过罩部件3的带安装部19良好地缓冲表壳1受到的冲击。65.另外,在该腕表中,壳体部件2具备硬质的主体壳体4和设于该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的软质的外装壳体5,由此,在表壳1从上方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软质的外装壳体5缓冲该冲击,因此能够通过软质的外装壳体5良好地保护硬质的主体壳体4,由此也能够确保耐冲击性。66.另外,在该腕表中,间隙s1设于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和与之对应的罩部件3的带安装部19的内端面也就是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内端面之间,由此在表壳1从外部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壳体部件2的外周面与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内端面之间的间隙s1使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朝向壳体部件2的外周面变形,因此,能够通过带安装部19可靠且良好地缓冲表壳1受到的冲击。67.该情况下,在该腕表中,罩部件3的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外端下部设置为突出至比罩部件3的罩主体17的下表面靠下侧,由此,表壳1从背面侧落下,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外端下部抵接于地板等抵接面t,能够使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外端下部以上推的方式变形。68.因此,在该腕表中,能够以使被因落下而引起的冲击上推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内端部向壳体部件2的外周面接近的方式使一对安装突起部24挠曲变形,因此,能够通过带安装部19可靠且良好地缓冲表壳1因落下而受到的冲击。69.另外,在该腕表中,外装壳体5的外周侧的下端部与罩部件3的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上端部接近或接触地配置,由此,在表壳1受到因落下而引起的冲击时,能够不会被外装壳体5妨碍地使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朝向壳体部件2的外周面可靠且良好地变形,通过带安装部19可靠且良好地缓冲表壳1因落下而受到的冲击。70.进一步地,在该腕表中,罩部件3经由多个缓冲体21通过多个第二螺丝20安装于背盖8,由此,在罩部件3从背面侧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多个缓冲体21缓冲该冲击。即,在罩部件3的罩主体17抵碰于抵接面t时,能够通过被多个第二螺丝20的各头部20b抵碰于背盖8的下表面的多个缓冲部21良好地缓冲冲击。71.(第二实施方式)72.接下来,参照图4,对应用于腕表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图1~图3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说明。73.如图4所示,该腕表的外装壳体30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构造,除此之外为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构造。74.即,如图4所示,该外装壳体3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聚氨酯树脂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为环状。该情况下,外装壳体30以覆盖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的状态通过双面胶带16安装于主体壳体4的上部。75.在该外装壳体30的外周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多个第一缺口部5a与主体壳体4的多个按钮安装部15的各圆筒部15a的上部侧的外周对应地设置。这些多个第一缺口部5a分别形成为向下部侧开放的圆弧状。由此,外装壳体30构成为,在配置于主体壳体4的上部外周时,主体壳体4的多个按钮安装部15的各円筒部15a的上部侧的外周分别配置于多个第一缺口部5a内。76.另外,如图4所示,该外装壳体30的覆盖主体壳体4的外周的上部侧的外周部中的至少与带安装部19对应的部位的外周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外装壳体5的外周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更长。由此,外装壳体30构成为以外周侧的下端部夹在带安装部19的内端部与主体壳体4之间的状态配置。77.即,如图4所示,该外装壳体30构成为以外装壳体30的外周侧的下端部陷入在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内端部与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之间所设置的间隙s1的上部侧被夹着的状态配置。该情况下,在外装壳体30的外周侧下端部的下侧设有间隙s1的空间。78.在这样的腕表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罩部件3覆盖壳体部件2的外周部而安装于背盖8的下表面,因此在表壳1从外部受到冲击时,该冲击被罩部件3缓冲。因此,壳体部件2被罩部件3良好地保护,因此,耐冲击性提高。79.即,罩部件3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表壳1从背面侧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配置于背盖8的下表面的罩主体17保护背盖8及主体壳体4远离背面侧的冲击。另外,在表壳1从外周侧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配置于外装壳体5的外周部及主体壳体4的外周的外周罩部18和带安装部19保护主体壳体4远离外周侧的冲击。80.该情况下,在腕表从背面侧落下,罩部件3的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外端下部抵接于地板等抵接面t上时,由于因落下而引起的冲击,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外端下部抵接于抵接面t而被上推,以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内端部朝向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接近的方式一对安装突起部24挠曲变形。81.此时,外装壳体30的外周侧的下端部以陷入设于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内端部与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1的上部侧而被夹着的状态配置,且在外装壳体30的外周侧的下端部的下侧设有间隙s1的空间,因此,一对安装突起部24以位于罩主体17的外周部的外周罩部18的下部为支点向朝向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接近的方向挠曲变形。82.即,外装壳体30由聚氨酯树脂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外装壳体30的外周侧的下端部夹在罩部件3的外周罩部18的内端部与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之间,由此因表壳1的落下而引起的冲击被外装壳体30的外周侧的下端部的弹力缓冲,因此,能够使表壳1内的钟表模块10部受冲击的影响。83.这样,根据该腕表,除了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通过外装壳体30的外周部的下端部以陷入的状态配置于设于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与罩部件3的带安装部19的内端面之间的间隙s1的上部侧,能够通过外装壳体30的外周侧的下端部缓冲表壳1的落下引起的冲击。84.即,在该腕表中,外装壳体30由聚氨酯树脂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外装壳体30的外周侧的下端部夹在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内端部侧的上端部与壳体主体4的外周面之间,因此能够通过外装壳体30的外周侧的下端部缓冲表壳1的落下引起的冲击,由此,能够防止表壳1内的钟表模块10受到冲击的影响,因此,能够提高耐冲击性。85.此外,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外装壳体30的外周侧的下端部配置成陷入设于带安装部19的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内端部与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1的上部侧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外装壳体30的外周侧的下端部进入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内端面与主体壳体4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1的整个区域而配置。86.另外,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腕表从背面侧落下抵接于地板等抵接面t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对于使表壳1配置于桌子上等载置面上,在使一对安装突起部24的各外端下部在载置面上接触罩部件3的带安装部19的状态下,在表壳1从上方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也具有与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87.另外,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壳体部件2由硬质的主体壳体4和软质的外装壳体5、30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硬质的主体壳体和硬质的外装壳体构成,另外,也可以仅由硬质的主体壳体形成。88.另外,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连结销26为弹簧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一方的杆状部件设有外螺纹部,在另一方面的杆状部件设有内螺纹部的螺纹部件,另外,也可以是单纯的杆状部件。89.进一步地,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于腕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无需一定为腕表,例如,能够应用于旅行手表、闹钟、座钟、挂钟等各种钟表。另外,本发明无需一定为钟表,也能够应用于例如移动通信机、移动终端机等电子设备。90.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包括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均等的范围。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498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