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手表自动上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09:42:1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链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手表自动上链装置。背景技术:2.在钟表制造行业中,机械手表能够依靠手表佩戴者的物理运动从而达到上紧发条的效果,被众多手表爱好者喜爱;机械表的动力来源是依靠机芯内的摆陀重量带动产生,当佩带手表的手臂摇摆就会带动摆陀转动,同时带动表内主发条为手表上链,推动走时。3.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机械手表主要是通过佩戴者的晃动实现上弦,当机械手表长时间未使用时,机械手表内发条的张紧力消失,容易导致手表停表,影响手表的走时精度;而通常贩卖手表的商店或者机械表收藏家都会具有多个机械手表,难以对所有的手表进行上弦,容易导致手表受到磨损。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手表自动上链装置,可自动对多块机械表进行上链,避免手表停走磨损,使用便捷且上链效率高。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一种机械手表自动上链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上链机构,所述底座内设有上链电机,所述上链机构包括上链转盘与若干带动机械手表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上链转盘与上链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转动组件等距转动连接于上链转盘的圆周侧面,所述上链转盘内设有与各转动组件传动连接的齿轮组件。6.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安装在转动组件上的多块机械手表可在上联电机的带动下实现转动转动,从而实现机械手表的自动上链,使用便捷且上链效率高。7.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件包括面齿轮与若干传动齿轮,所述面齿轮与上链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并设于底座端面,若干所述传动齿轮等距设于面齿轮端面、并与面齿轮啮合。8.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面齿轮转动时,可带动各传动齿轮转动。9.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轮的数量与转动组件的数量相同。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杆与连接杆,所述转动杆一端插入上链转盘内、并分别与各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1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上链转盘在上链电机的作用下转动时,各组转动组件也可在齿轮组件的作用下自行转动,从而提高机械手表的上链效率。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转动杆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转动杆连接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手表的张紧支撑件,连接杆与张紧支撑件固定连接。1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机械手表可安装在张紧支撑件上,并在连接杆和转动杆的作用下转动实现上链。1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杆与转动杆连接的一端插接于转动杆内。1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连接杆与转动杆的连接,便于对连接杆进行拆卸更换,从而适用于更多规格的手表。1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圆周侧壁上设有插接至转动杆内并抵接与连接杆侧壁上的固定螺丝。1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连接杆与转动杆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在转动过程中连接杆松脱。18.进一步的,所述张紧支撑件为长条薄片结构,张紧支撑件的两端朝靠近连接杆与张紧支撑件连接位置的方向弯曲。1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机械手表的安装于固定,且机械手表安装后,机械手表的表盖与防滑垫接触,可避免转动过程中机械手表转动松脱。20.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2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上链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上链转盘,并在上链转盘圆周处设置若干用于安装机械手表的转动组件,使上链电机工作时,可带动上链转盘转动,从而使安装在转动组件上的多块机械手表转动,实现机械手表的自动上链,使用便捷且上链效率高。2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链转盘内设置与各组转动组件转动连接的齿轮组件,使上链转盘在上链电机的作用下转动时,各组转动组件也可在齿轮组件的作用下自行转动,从而提高机械手表的上链效率。2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24.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5.图2为本实施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26.图3为本实施例的分解图;27.图4为本实施例转动组件的分解图。28.图中:1、底座;2、上链机构;21、上链转盘;22、转动组件;221、转动杆;222、连接杆;223、张紧支撑件;224、固定螺丝;225、防滑垫;3、上链电机;4、齿轮组件;41、面齿轮;42、传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能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30.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31.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32.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机械手表自动上链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上的上链机构2,底座1内设有上链电机3,上链电机3的输出轴与上链机构2连接,使上链机构2可在上链电机3的带动下转动,从而使安装在上链机构2上的机械手表完成上链。其中,本实施例的上链机构2包括上链转盘21与若干带动机械手表转动的转动组件22,上链转盘21与上链电机3输出轴固定连接,使上链转盘21可在上链电机3作用下实现转动,上链转盘21转动并带动转动组件22转动,从而实现多块机械手表的整体转动,避免机械手表停走造成磨损。33.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各组转动组件22均转动连接于上链转盘21的圆周侧面,且相邻的转动组件22等距设置,可以避免相邻的转动组件22转动上链过程中相互干扰;并且,本实施例的上链转盘21内设有与各转动组件22传动连接的齿轮组件4,使上链转盘21在上链电机3的带动下转动时,各组转动组件22还可在齿轮组件4的传动作用下进行自传,从而使各安装在各组转动组件22上的机械手表的转动更加充分,进而提高机械手表的上链效率。34.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齿轮组件4包括面齿轮41与若干传动齿轮42,其中,面齿轮41与上链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设于底座1端面上,使上链电机3转动时,可带动面齿轮41在底座1端面上转动;本实施例的传动齿轮42等距设于面齿轮41端面、并与面齿轮41啮合,使面齿轮41转动时,各传动齿轮42均可在齿轮啮合的原理下跟随面齿轮41转动,其中,本实施例的传动齿轮42的数量与转动组件22的数量相同,且各组转动组件22分别与各传动齿轮42固定连接,使传动齿轮42转动时,可带动转动组件22转动,从而使安装在转动组件22上的机械表转动上链。35.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动组件22包括转动杆221与连接杆222,其中转动杆221的一端插入上链转盘21内,并与安装在上链电机3输出轴上的连接环转动连接,使上链电机3启动时,转动杆221可在连接环的作用下实现公转,并且在传动齿轮42的作用下进行自转,从而提高机械手表的上链效率。36.本实施例的连接杆222一端与转动杆221连接,连接杆222与转动杆221连接的另一端焊接有用于固定机械手表的张紧支撑件223,各机械手表可通过张紧支撑件223安装在连接杆222上,从而使上链电机3转动后,各机械手表可通过齿轮组件4与转动杆221实现公转及自转,完成上链。37.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张紧支撑件223为长条薄片结构,张紧支撑件223的两端朝靠近连接杆222与张紧支撑件223连接位置的方向弯曲,机械手表安装时,手表的表带装套在张紧支撑件223上,并被张紧支撑件223撑开,机械手表的表盘贴合于张紧支撑件223的中间位置,从而实现机械手表的安装,安装方式便捷;本实施例的张紧支撑件223的表面设有防滑垫225,机械手表安装后,机械手表的表盘背面贴合在防滑垫225上,从而加强了机械手表安装后的牢固程度,可避免机械手表在上链过程中松脱掉落。38.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杆222与转动杆221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使本实施例对连接杆222进行更换从而适用更多场合及更多规格尺寸的机械手表;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转动杆221为管状结构,连接杆222与转动杆221连接的一端插接于转动杆221内,为了加强连接杆222与转动杆221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在转动杆221的圆周侧壁上开设了连接孔,同时连接孔内安装固定螺丝224,连接杆222插接至转动杆221中后,固定螺丝224拧入连接孔内并抵接至连接杆222侧壁上,从而实现连接杆222与转动杆221的固定连接;为了便于连接杆222的拆卸更换,本实施例的固定螺丝224为手拧螺丝,用户可直接手动固定或松开固定螺丝224进行拆卸。3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与上链电机3输出轴连接的上链转盘21,并在上链转盘21圆周处设置若干用于安装机械手表的转动组件22,使上链电机3工作时,可带动上链转盘21转动,从而使安装在转动组件22上的多块机械手表转动,实现机械手表的自动上链,使用便捷;并且,本实施例通过在上链转盘21内设置与各组转动组件22转动连接的齿轮组件4,使上链转盘21在上链电机3的作用下转动时,各组转动组件22也可在齿轮组件4的作用下自行转动,从而提高机械手表的上链效率。4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和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05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