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芯上条机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09:45:32
1.本技术涉及机械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芯上条机构。背景技术:2.机械表通常可分为下列两种:手动上链手表及自动上链手表两种。这两款机械的动力来源皆是靠机芯内的发条为动力,带动齿轮进而推动表针,只是动力来源的方式有异。手动上链的机械表是依靠手动拧动表冠作动力,机芯的厚度较一般自动上发条的表薄一些,相对来说手表的重量就轻。而自动上链的手表,是利用机芯的自动旋转盘左右摆动产生动力来驱动发条的。3.机械表主要是由安装于夹板上的手表齿轮、擒纵机构和摆轮游丝组成。在机械表的使用过程中,各组件的灵活程度、配合的精密程度均是影响机械表质量的重要因素。机械表的上条原理为,通过拧动表冠,表冠带动离合轮转动、进而带动上条轮转动、上条轮带动上条介轮来转动,当上条介轮转动到与上条机轮相互啮合时,上条介轮带动上条机轮转动,从而实现上紧发条的目的。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上发条的过程中,并不能保证上条介轮与上条机轮之间精确的啮合深度。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解决上条介轮与上条机轮啮合深度不精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芯上条机构。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芯上条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7.一种机芯上条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上条机轮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上条机轮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上条介轮、与所述第二上条介轮啮合的第三上条介轮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上条介轮和所述第三上条介轮的摇板,所述摇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还包括在夹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摇板和所述第三上条介轮的限位孔,当手动上发条时,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孔的内壁相抵接;当自动上发条时,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孔内壁相抵接。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为上条机构提供机械能,传动组件将机械能传递至上条机轮,上条机轮转动从而实现机械表上条的目的。9.具体过程为,当手动上发条时,驱动组件带动第二上条介轮转动,摇板会随着第二上条介轮的转动而运动,同时,带动第三上条介轮运动,当摇板运动至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孔内壁相抵接时,摇板停止转动,此时第三上条介轮与上条机轮刚好啮合,从而带动上条机轮的转动。当自动上发条时,使得第三上条介轮与上条机轮相脱离,直至第二限位块与限位孔的内壁相抵接,从而降低自动上发条时,过多的能量损耗。本技术中的机芯上条机构,有效地改善了在手动上发条时,第三上条介轮与上条机轮啮合深度不精确的问题。10.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外的边缘与所述限位孔的内壁相贴合。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限位孔内壁的接触面积,使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限位孔内壁抵接更加牢固,避免发生打滑现象。12.可选的,所述第二上条介轮与所述摇板的底部通过第一介轮轴连接,所述第三上条介轮与所述摇板的顶部通过第二介轮轴连接。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上条介轮和摇板以第一介轮轴为中心转动,第三上条介轮以第一介轮轴为中心转动。14.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到所述第二介轮轴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上条介轮的半径。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限位孔的内壁相抵接,避免第三上条介轮与限位孔内壁抵接、进而造成第三上条介轮损坏的情况。16.可选的,所述摇板底部与所述摇板顶部的中间部位的宽度小于所述摇板顶部、摇板底部的宽度。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轻了摇板的重量,有效地降低了在手动上发条时不必要的能量损耗。18.可选的,所述限位孔均内壁设置有防磨损层。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孔内壁配合的精确性是保证第三上条介轮与上条机轮啮合深度精确的前提,防磨损层的设置,有效地降低了限位孔内壁、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的磨损,进而改善因长期使用,而造成第三上条介轮与上条机轮啮合深度不精确的问题。20.可选的,夹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上条介轮安装的安装槽。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第二上条介轮与第三上条介轮啮合时,第一限位块或第二限位块与限位孔内壁相抵接。22.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上条轮和随上条轮转动的第一上条介轮。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条轮的转动带动第一上条介轮的转动,通过第一上条介轮将机械能传递至传递组件,进而带动上体机轮转动。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25.1.摇板、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限位孔的配合,提高了第三上条介轮与上条机轮啮合深度的精确性;26.2.摇板中间部位的宽度小于摇板顶部、摇板底部的宽度,有利于减轻摇板的重量,进而减少手动上发条时不必要的能量损耗;27.3.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到第二介轮轴的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上条介轮的半径,确保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限位孔的内壁相抵接,避免第三上条介轮与限位孔内壁抵接、进而造成第三上条介轮损坏的情况。附图说明28.图1是实施例的机芯上条机构手动上发条时结构示意图;29.图2是实施例的机芯上条机构摇板及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30.图3是实施例的机芯上条机构自动上发条时结构示意图。31.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组件;11、上条轮;13、表冠;14、离合轮12、第一上条介轮;2、传动组件;21、第二上条介轮;22、第三上条介轮;23、摇板;3、上条机轮;4、第一介轮轴;5、第二介轮轴;6、限位孔;7、第一限位块;8、第二限位块;9、磨损层;10、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32.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机芯上条机构。34.参照图1,一种机芯上条机构包括驱动组件1、传动组件2和上条机轮3。驱动组件1用于提供机械能,传动组件2设置于驱动组件1和上条机轮3之间,将驱动组件1的机械能传至上条机轮3,使得上条机轮3转动,进而实现上紧发条的目的。35.驱动组件1包括上条轮11和随上条轮11转动的第一上条介轮12。在手动上发条时,手动旋转表冠13,带动离合轮14选装、离合轮14带动上条轮11旋转、进而带动第一上条介轮12旋转,通过第一上条介轮12将机械能传至传动组件2。驱动组件1是手动上发条时机械能的能量来源,是手动上发条的基础。36.参照图1和图2,传动组件2包括第二上条介轮21、第三上条介轮22和摇板23,第二上条介轮21与第三上条介轮22啮合,第二上条介轮21转动带动第三上条介轮22的转动。摇板23的底部与第二上条介轮21通过第一介轮轴4连接,第一介轮轴4不仅是第二上条介轮21的转轴,而且也是摇板23摆动的中心;摇板23的顶部与第三上条介轮22通过第二介轮轴5连接,第二介轮轴5是第三上条介轮22的转轴。传动组件2会将驱动组件1产生的机械能传递至上条机轮3,进而带动上条机轮3的转动。摇板23中间部位的宽度小于摇板23顶部、摇板23底部的宽,大大减少了摇板23的重量,进而减少了在手动上发条时,不必要的能量损耗。37.参照图1、图2和图3,在夹板上开设有供第三上条介轮22和摇板23顶部安装的限位孔6。在摇板23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对称地第一限位块7和第二限位块8。在手动上发条时,第一上条介轮12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二上条介轮21运转,此时,第三上条介轮22与上条机轮3分离,摇板23与第二介轮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因此,摇板23会随着第二上条介轮21转动,直至第一限位块7与限位孔6内壁相抵接时,第一限位块7限制了摇板23的转动,同时第三上条介轮22与上条机轮3啮合,此时传动的机械能大于第三上条介轮22与摇板23顶部之间的摩擦力,第三上条介轮22相对摇板23顶部转动,进而带动上条机轮3转动,实现上条的目的。当自动上发条时,第二限位块8与限位孔6内壁相抵接,第三上条介轮22与上条机轮3脱离,减少自动上发条时的能量损耗。在限位孔6与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8相抵接处,设置防磨损层9,因为,第一限位块7与限位孔6内壁配合的精确性是保证第三上条介轮22与上条机轮3啮合深度精确的前提,防磨损层9的设置,有效地降低了限位孔6内壁、第一限位块7和第二限位块8之间的磨损,进而改善因长期使用,而造成第三上条介轮22与上条机轮3啮合深度不精确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防磨损层9用人造红宝石材料制成,因为人造红宝石耐磨性好且可大批量生产。38.在夹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上条介轮21的安装槽10,使第二上条介轮21处于较低的水平位置,进而实现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8能与限位孔6的内壁相抵接。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8的边缘与限位孔6的内壁相贴合,增大了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8与限位孔6内壁的接触面积,使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8与限位孔6内壁抵接更加牢固,避免发生打滑现象。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8到第二介轮轴5的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上条介轮22的半径,确保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8与限位孔6的内壁相抵接,避免第三上条介轮22与限位孔6内壁抵接、进而造成第三上条介轮22损坏的情况。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机芯上条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在手动上发条时,通过旋转表冠13使驱动组件1具有机械能,驱动组件1将机械能传递给传递组件,最终实现传递组件的第三上条介轮22与上条机轮3精确啮合,而带动上条机轮3转动,进而实现上紧发条的目的。40.具体上条过程为,驱动组件1将机械能传递至第二上条介轮21,摇板23的底部通过第一介轮轴4与第二上条介轮21连接,摇板23的顶部通过第二介轮轴5与第三上条介轮22连接,摇板23与第二上条介轮21和第三上条介轮22有一定的摩擦力。在手动上发条时,驱动组价带动第二上条介轮21旋转,第二上条介轮21带动摇板23移动,从而使得摇板23顶部的带动第三上条介轮22转动,直至第一限位块7与限位孔6内壁相抵接时,摇板23不再移动,此时第三上条介轮22与上条机轮3精确啮合,第二上条介轮21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三上条介轮22转动,第三上条介轮22带动上条机轮3转动,进而实现上紧发条的目的。本技术的机芯上条机构,通过第一限位块7与限位孔6之间的配合,有效地改善了第三上条介轮22与上条机轮3之间精确的啮合深度。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08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