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时钟表制品的制造及其维修技术 > 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  正文

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30 09:53:14

1.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背景技术:2.智能手表目前使用越来越广泛,一般智能手表都具备定位、微聊、通话、视频通话等功能。但智能手表佩戴在一些特定人群中,还需要具备防脱功能,如儿童、老人等,需要知道手表是否戴上/未戴,这样远程可以准确监控佩戴者使用智能手表状态,如果未佩戴,需要及时通过监护人,提醒佩戴者佩戴好手表。3.市场上的智能手表使用的防脱检测功能,主要采用红外距离感应检测物体是否靠近,或者在表带上面布置导线检测是否形成回路来检查防脱,或者还有用心率检测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来判断防脱。以上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要做到100%准确的防脱检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红外距离感应检测,当脱下手表时,如果先用物体挡住距离感应端口,红外距离感应因为被物体挡住,那还会认为没有脱下手表,导致误判。5.表带上面布置导线检测,当导线断开时主控gpio状态发生改变,可以检测到时脱下还是戴上,此方法最有效。但就普通的智能手表而言,考虑到结构设计、防水设计、成本控制及外观美观等因素,通常采用最常规的表带,而不是带导线的表带,所以此方法除特殊的定制客户外,一般的老人手表、儿童手表都不会使用。6.用心率来检测时,其原理是光电反射原理,如果对着桌面等物体,也可能会有测量输出值,所以此方法如果用于防脱,只有当对准空气,才能准确的检测防脱,所以综上所述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技术实现要素: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及系统。8.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9.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包括:10.第一步,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距离感应是否靠近,若未靠近则智能手表脱落;11.第二步,若靠近,则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靠近物表面的心率数据是否有输出值,若无输出值则智能手表脱落;12.第三步,若有输出值,再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并记录智能手表的重力坐标数据,并与最近n次历史坐标记录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绝对值,当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智能手表脱落,否则为正常佩戴;其中n≥1;13.第四步,将上述检测结果发送消息给监护人端,使监护人及时了解佩戴情况。14.所述第一步中,通过定时时钟来定期循环启动防脱检测。15.所述第三步中,预设阈值设置为0.05-0.5m/s2。16.所述第四步中,检测结果当为脱落状态时,通信模块发送脱落报警消息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把消息报警推送给监护人端;或者当为正常佩戴时,通信模块发送佩戴消息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也把消息推送给监护人端。17.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系统,包括:18.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距离感应是否靠近,若未靠近则智能手表脱落;19.心率传感器,检测靠近物表面的心率数据是否有输出值,若无输出值则智能手表脱落;20.重力传感器,检测并记录智能手表的重力坐标数据,并与最近n次历史坐标记录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绝对值,当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智能手表脱落,否则为正常佩戴;其中n≥1;21.主控cpu,控制红外距离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及重力传感器按序进行防脱检测;22.以及通信模块,将检测结果发送消息给监护人端,使监护人及时了解佩戴情况。23.本系统还包括:定时时钟,通过设定间隔时间来定期循环启动本系统。24.本系统还包括:后台服务器,通信模块发送脱落报警消息或佩戴消息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再把消息推送给监护人端。25.所述主控cpu采用展锐sl8521e芯片。26.所述重力传感器采用博世bma250型号传感器。27.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采用二合一的原相pah8002型号传感器。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2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其结合红外距离感应、心率检测及重力传感器,三者进行逐步排查检测,从而提高检测精准度,有效的改善了智能手表的脱落检测功能;在不影响手表外观、不增加整机成本的前提下,很好的解决了智能手表佩戴与否的准确检测问题;同时,本系统如果发现佩戴者的手表脱落,会及时通知给监护人端,通过监护人端提醒佩戴者戴好手表,或者监护人端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利于日常监控。附图说明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31.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脱检测方法流程图;32.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重力传感器重力坐标系示意图;33.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重力传感器重力坐标数据变化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34.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35.请参见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设计的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其包括:36.第一步,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智能手表的距离感应是否靠近,若未靠近则智能手表脱落,此时表明佩戴者未正常佩戴手表或取下了手表;为了节能功耗,智能手表可以通过定时时钟,来定期启动防脱检测,例如设定时钟每5分钟启动一次防脱检测;或者一旦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未靠近,即感应距离中断时,便启动防脱检测;37.第二步,红外距离传感器的距离感应若靠近,则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靠近物表面的心率数据是否有输出值,若无输出值则智能手表脱落;若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靠近,也可能是其他物体遮挡了距离感应才会检测到靠近,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检测手段进一步确定;但心率传感器也有一定局限性,当对准某些特定的物体表面时,例如木质表面、皮革表面等等,心率传感器采用的是光电反射原理测量方法,因此这类物体表面也可能会有心率数据输出值,因此还需要通过其他新的检测手段进一步确定;38.第三步,心率传感器检测若有输出值,再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并记录智能手表的x、y、z轴重力坐标数据,并与最近一次的历史坐标记录值进行比较得出绝对值,当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智能手表脱落,否则为正常佩戴;请参见图2和图3,重力传感器通过分析佩戴者不同姿势,如坐、蹲、站立、躺、跑、走、睡,能得到不同的x、y、z轴重力坐标数据,不断变化的曲线图,再与最近一次的历史坐标记录值进行比较,如果一直处于相对绝对的静止状态,那么绝对值会非常小,这就表明佩戴者未正常佩戴手表或取下了手表,预设阈值通常设置为0.15m/s2,要根据佩戴者实际情况来设置预设阈值;另外,比较时也可以与最近n次的历史坐标记录值平均值进行对比,n为2、3、4、5......。39.第四步,当为脱落状态时,智能手表将发送脱落报警消息给监护人端,从而监护人及时联系佩戴者或者做下一步处理;40.或者当为正常佩戴时,智能手表也会将佩戴消息发送给监护人端,监护人可以查看到当前佩戴者一直佩戴的状态,此时主动或者定时查询佩戴者位置、心率、血氧、体温等等生理指标,随时了解佩戴者情况,做好监控。41.进一步地,智能手表可以通过4g等通信模块发送消息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再把消息推送给监护人端,监护人端可以是智能终端上的app应用,app应用做出相应的提示动作,来提醒监护人查看消息并做进一步处理。4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还设计的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系统,其包括:43.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智能手表的距离感应是否靠近,若未靠近则智能手表脱落;44.心率传感器,检测靠近物表面的心率数据是否有输出值,若无输出值则智能手表脱落;45.重力传感器,检测并记录智能手表的x、y、z轴重力坐标数据,并与最近n次的历史坐标记录值进行比较得出绝对值,当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智能手表脱落,否则为正常佩戴;其中n≥1;46.主控cpu,控制红外距离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及重力传感器按序进行防脱检测;47.以及通信模块,当为脱落状态时,主控cpu控制通信模块发送脱落报警消息给监护人端,从而监护人及时联系佩戴者做下一步处理;当为正常佩戴时,主控cpu也会控制通信模块发送佩戴消息给监护人端,监护人可以查看到当前佩戴者一直佩戴的状态,此时主动或者定时查询佩戴者位置、心率、血氧、体温等等生理指标,随时了解佩戴者情况,做好监控。48.本系统还包括:定时时钟,通过设定间隔时间来控制定期启动本系统工作。例如,设定间隔时间每5分钟启动一次防脱检测,间隔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也可以是1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等等。49.本系统还包括:后台服务器,通信模块发送消息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再把消息推送给监护人端。50.主控cpu可以采用展锐sl8521e芯片,运行android4.4系统,可支持4g、wifi、蓝牙等等通信方式。51.通信模块可以采用3g、4g、5g、wifi或蓝牙模块等。52.重力传感器可以采用博世bma250型号传感器,具有功耗低、硬件计步、精度高等特点。53.红外距离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可以共同采用原相pah8002型号传感器,具有距离感应和心率检测二合一功能,功耗低、精度高。54.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还设计的一种智能手表,其包括:前文所述的防脱检测系统,通过该系统检测佩戴者的智能手表是否脱落,来使监护人及时了解佩戴情况,做好监控。5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间接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11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