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3D钟面表壳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09:53:28
一种立体3d钟面表壳技术领域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钟面表壳,具体为一种立体3d钟面表壳。背景技术:2.表壳是手表的主体部件,其作用是包容并保护手表的内在部件(机芯、表盘、表针等等),同时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手表的各项性能指数,例如:防水度、防尘性能、防磁性能、抗震性能,另外,表壳还掌控着手表主体的外观造型。由于现有的表壳为一体式的结构,其造型,款式,材质,外形和颜色比较单一。3.现有一种立体3d钟面手表的安装结构较为复杂,大多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当手表维修或者进行保养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拆卸,拆卸较为繁琐,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以及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3d钟面表壳,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3d钟面表壳,包括表壳、表后盖,镜片,所述表壳的环形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表壳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镜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的密封框,所述表壳上对应所述密封框的位置处开设有卡块槽,所述卡块槽槽底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密封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并向外所述表壳延伸,且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表后盖的顶端设有弧形限位板,所述表壳位于所述弧形限位板内部,且所述表壳与所述表后盖之间设有顶出机构,所述表壳的两侧外壁对称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弧形限位板上开设有与第二凹槽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卡柱,所述卡柱的一端延伸至通孔内,所述卡柱另一端与所述表壳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6.优选的,所述表壳的底端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表后盖上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块。7.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顶端和底端内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设有限位滑块,且所述限位滑块与卡柱固定连接。8.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开设于表后盖顶端的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端与第一凹槽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活动板的顶端与所述所述表壳相抵接。9.优选的,所述弧形限位板的内壁与所述表壳的外壁相接触,且所述弧形限位板的底端与表后盖的顶端固定连接。10.优选的,所述表壳与所述镜片相抵接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镜片相适配的凹槽。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2.通过表壳和限位块的卡接,以及卡柱和通孔之间的卡接,完成了表壳和表后盖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拆卸表壳和表后盖时,只需要通过细长的外部物体插入通孔内,进而按压卡柱,解除表壳和表后盖之间的卡接关系,通过卡块和密封框的卡接,完成表壳和镜片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拆卸表壳和镜片时,向外拉动拉板,使得卡块脱离密封框,从而将表壳和镜片分离,提高了表壳、表后盖及镜片的拆装效率,方便了对手表的维护和检修,使得使用效果更佳。附图说明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14.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立体3d钟面表壳的结构示意图;15.图2是本实施例的表壳结构示意图;16.图3是本实施例的拉杆结构示意图;17.图4是本实施例的卡柱结构示意图。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9.1、镜片;2、第一弹簧;3、拉杆;4、拉板;5、卡块槽;6、表壳;7、卡块;8、密封框;9、限位滑块;10、通孔;11、弧形限位板;12、卡柱;13、限位块;14、第一凹槽;15、第二弹簧;16、活动板;17、表后盖;18、第三弹簧;19、固定块;20、连接块;21、第二凹槽;22、限位滑槽。具体实施方式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体3d钟面表壳,包括表壳6、表后盖17,镜片1,表壳6的环形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远离表壳6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镜片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的密封框8,表壳6上对应密封框8的位置处开设有卡块槽5,卡块槽5槽底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第一弹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7,卡块7远离密封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3,拉杆3的另一端穿过弹簧2并向外表壳6延伸,且固定连接有拉板4,表后盖17的顶端设有弧形限位板11,所述表壳6位于所述弧形限位板11内部,且表壳6与表后盖17之间设有顶出机构,表壳6的两侧外壁对称开设有第二凹槽21,弧形限位板11上开设有与第二凹槽21相配合的通孔10,第二凹槽21内设有卡柱12,卡柱12的一端延伸至通孔10内,卡柱12另一端与表壳6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18。22.具体的,表壳6的底端开设有环形凹槽,表后盖17上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块13,当表壳6与表后盖17连接时,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23.具体的,第二凹槽21的顶端和底端内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22,限位滑槽22内设有限位滑块9,且限位滑块9与卡柱12固定连接,卡柱12通过限位滑块9沿着限位滑槽22方向移动。24.具体的,顶出机构包括开设于表后盖17顶端的若干第一凹槽14,第一凹槽14内设有活动板16,活动板16的底端与第一凹槽14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5,活动板16的顶端与表壳6相抵接,当需要拆卸时,第二弹簧15的弹力可以将表壳6与表后盖17分离。25.具体的,弧形限位板11的内壁与表壳6的外壁相接触,且弧形限位板11的底端与表后盖17的顶端固定连接。表壳6通过与弧形限位板11的固定,从而与表后盖17固定。26.具体的,表壳6与镜片1相抵接的位置开设有与镜片1相适配的凹槽,表壳6与密封框8连接时,镜片1能够同表壳6很好的搭接起来。27.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实施例为:28.本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安装表壳6和表后盖17时,按动卡柱12,使得卡柱12完全滑入第二凹槽21内,使得第三弹簧18处于压缩状态,表壳6底端凹槽对准限位块13,表壳6按压活动板16使第二弹簧15处于压缩状态,当卡柱12的一端滑至通孔10的一侧时,第三弹簧18恢复形变,进而第三弹簧18驱动卡柱12卡入通孔10内,通过表壳6和限位块13的卡接,以及卡柱12和通孔10之间的卡接,完成了表壳6和表后盖17的固定安装,当需要拆分表壳6和表后盖17时,只需要通过细长的外部物体插入通孔10内,进而按压卡柱12,使得卡柱12完全滑入第二凹槽21内,进而解除表壳6和弧形限位板11之间的卡接关系,同时第二弹簧15恢复形变,第二弹簧15通过弹力使活动板16上移,进而使得表壳6弹出弧形限位板11,当需要将表壳6和镜片1连接时,向外拉动拉板4,卡块7向卡块槽5内运动,将卡块7与密封框8相对应,此时取消对拉杆3的拉力,第一弹簧2自动将卡块7一端弹入密封框8内,实现表壳6和镜片1的固定,当需要拆卸表壳6和镜片1时,向外拉动拉板4,带动拉杆3做远离密封框8的运动,拉杆3带动卡块7向卡块槽5内运动,使得卡块7脱离密封框8,从而将表壳6和镜片1分离。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11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