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发电变电,配电装置的制造技术 > 电动机的支承构造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电动机的支承构造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7:32:48

本发明涉及将电动机的定子向外壳等固定构件支承的构造。

背景技术:

1、在日本特开2010-246259中公开了以一边抑制由压缩应力的增大引起的铁损的增大一边确保所需的紧固载荷为目的的定子的固定构造。在日本特开2010-246259的构造中,电动机的定子经由外筒环而固定于外壳。定子的定子铁心通过将形成为圆弧状的多个铁心段呈圆环状地接合而形成,其外周面通过热压配合而以与外筒环的内周面面接触的方式紧固于该内周面。外筒环通过向外壳嵌入而固定于外壳。外筒环形成为内周面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圆筒状,相对于此,外周面的直径在轴线方向上的中间部处与外周面的其他部分相比变小。具体而言,外筒环的外径在定子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部处互相相等,相对于此,在轴线方向上的中间部处与两端部相比变小。另外,外筒环收容于外壳的内部,并且相对于外壳的内周面空出间隔地固定。即,在外筒环的轴向端部的外周设置有用于提高转子与定子的同轴精度的树脂环,通过该树脂环嵌合于外壳,外筒环固定于外壳。

2、在日本特开2010-246259中记载了:通过这样的结构,通过利用外筒环的外径大的两端部将比较大的紧固载荷向定子施加,能够确保防止碰撞时的定子的脱落所需的程度的紧固载荷。另外,认为:通过将中间部的外径与两端部的外径相比缩小,相对于在电动机的旋转时在定子产生的反作用力,能够设定将定子在旋转方向上保持所需的最小限度的紧固载荷,因此能够避免中间部处的紧固载荷的不必要的增大而抑制由压缩应力引起的定子的铁损的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在电动机中,在使转矩产生时,主要因电磁力的变动而产生振动。通过该振动经由外壳向其他构件传递而产生噪声。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246259的构造中,外筒环以收容于外壳的内部的状态被固定,并且在外筒环的轴向端部的外周设置有处于与外壳之间的树脂环。因而,电动机的振动会经由外筒环及树脂环而向外壳传递,有可能产生如上所述的振动、噪声。另外,电磁力的变动根据电动机的极数等而改变,因此在定子产生的振动也根据此而变化。即,在外筒环的圆周方向上产生的振动的大小有时不同,其结果,在外壳产生的振动、噪声有可能会局部性地变大。

2、本发明着眼于上述的技术课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保持定子并与定子一体化的外壳的振动的电动机的支承构造。

3、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电动机的支承构造,具备收容在具有多对磁极的定子的内部配置有通过磁力而旋转的转子的三相交流型的电动机并保持所述电动机的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和所述外壳的内周面分别紧贴而将所述定子与所述外壳之间填埋的环部,其特征在于,

4、所述环部具有:

5、内筒环部,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面接触;

6、外筒环部,在所述内筒环部的外周侧空出规定的间隔地配置成同心圆状并且外周面与所述外壳面接触;及

7、多个分隔部,在所述内筒环部与所述外筒环部之间在所述环部的圆周方向上空出规定的间隔地设置,连结所述内筒环部和所述外筒环部,

8、所述分隔部在所述电动机的外周中配置于与三相中的特定的一个相对应的部分。

9、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分隔部形成有对所述电动机的磁极的对的数量即极对数乘以2的乘方而得到的数量,且设置于关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中心对称的位置。

10、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分隔部设置有与所述电动机中的与所述特定的一个相对应的部分的数量相同的数量。

11、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是,

12、所述环部在半径方向上的所述内筒环部与所述外筒环部之间具有间隙,

13、所述间隙通过由所述分隔部在所述半径方向上分隔而成为了用于冷却所述电动机的流路。

14、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分隔部具有在所述环部的圆周方向上折弯的弯折部。

15、并且,在本发明中,可以是,

16、所述电动机是三相交流电动机,

17、所述定子具有:

18、多个齿,空出规定的间隔地从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及

19、多个插槽,是多个所述齿中的相邻的两个齿彼此之间的间隙,

20、所述特定的一个相是u相,

21、所述定子与所述环部的紧固及所述外壳与所述环部的紧固都是热压配合,所述分隔部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形成为对一个所述齿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加上两个所述插槽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而得到的长度。

22、根据本发明中的电动机的支承构造,在具有多对磁极的三相交流的内转子型的电动机中,设置有与定子的外周面和外壳的内周面分别紧贴而将定子与外壳之间填埋的环部。环部具备与定子的外周面面接触的内筒环部、与外壳的内周面面接触的外筒环部及连结内筒环部和外筒环部的分隔部。分隔部在电动机的外周中配置于与三相中的特定的一个相对应的部分。在电动机中,在驱动时及发电时,因在各线圈中流动的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电磁力的变动。因该电磁力的变动,根据电动机的极数而规则性地在定子产生针对电动机中的各相而不同的振动成分,经由环部而向外壳传递。此时,由于环部的分隔部设置于外周中的与特定的一个相对应的部分,所以抑制了向外壳传递的振动的大小、方向针对每个分隔部而不同。因而,能够抑制在外壳产生的振动互相重叠或者共振而局部性地变大,并且能够防止或抑制由该振动引起的噪声产生。

23、另外,在分隔部设置有对定子中的磁极的对的数量乘以2的乘方而得到的数量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向外壳传递的振动或其水平的偏差。尤其是,在设置有与定子中的与特定的一个相对应的部分相同的数量的情况下,主要止步于由该特定的磁极的位移引起的振动向外壳传递。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向外壳传递的振动、其水平的偏差,能够进一步抑制局部性的振动、噪声的增大。

24、另外,即使在分隔部形成了用于冷却电动机的流路的情况下,也能够仅通过将分隔部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如上述那样变更来抑制在外壳产生的局部性的振动、噪声的增大。即,能够不使电动机的冷却性能下降地利用分隔部来形成流路。

25、另外,在分隔部具有弯折部的情况下,通过从定子朝向环部传递半径方向的载荷,在弯折部产生弯曲变形。即,弯折部吸收能量,因此能够抑制从定子经由分隔部而向外壳传递的振动自身。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机的支承构造,具备收容在具有多对磁极的定子的内部配置有通过磁力而旋转的转子的三相交流型的电动机并保持所述电动机的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和所述外壳的内周面分别紧贴而将所述定子与所述外壳之间填埋的环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支承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的支承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的支承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的支承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的支承构造,

技术总结电动机的支承构造具备外壳,且设置有环部,其中,环部具有与定子的外周面面接触的内筒环部、在内筒环部的外周侧空出规定的间隔地配置成同心圆状且外周面与外壳面接触的外筒环部、及在内筒环部与外筒环部之间在环部的圆周方向上空出规定的间隔地设置且连结内筒环部与外筒环部的多个分隔部,分隔部配置于电动机中的三相中的特定的一个相的外周侧。技术研发人员:浜田荣太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59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