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电缆的冷缩电缆接头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31 17:50:14
本发明涉及电缆连接,具体为一种中压电缆的冷缩电缆接头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在高电压远距离的输电过程中,电流的输送是通过电缆来完成的,而电缆往往是有长度限制的,为了使电流的输送达到一个很远的距离,所以必须把多个电缆联接起来,直接的联接是行不通的,中间必须有一个联接屏蔽体,将电缆屏蔽起来,这个联接体就是冷缩电缆接头;
2、但是目前冷缩电缆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受其自身结构的限制,为确保密封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需要扩大冷缩接头的厚度,但是由于冷缩套管的壁厚尺寸较大,电缆连接处发生弯曲变形时,冷缩接头的内外圈变形不一致,导致冷缩套管内部易出现老化裂纹,进而降低冷缩接头的使用寿命和防护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压电缆的冷缩电缆接头及其操作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冷缩电缆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受其自身结构的限制,为确保密封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需要扩大冷缩接头的厚度,但是由于冷缩套管的壁厚尺寸较大,电缆连接处发生弯曲变形时,冷缩接头的内外圈变形不一致,导致冷缩套管内部易出现老化裂纹,进而降低冷缩接头的使用寿命和防护强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压电缆的冷缩电缆接头,包括螺旋支撑管,所述螺旋支撑管外侧设置有弹性多层包覆密封机构,弹性多层包覆密封机构用于对电缆的连接处外侧进行高强度的密封,并对电缆连接处进行防护强化;
3、所述弹性多层包覆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内圈;
4、所述螺旋支撑管外侧紧密包覆有密封内圈,所述密封内圈外侧包覆有防护外圈,所述密封内圈和防护外圈两端边部均开设有安装端槽,所述安装端槽外侧对应密封内圈和防护外圈两端均粘接有密封端管,所述密封端管外侧一端方向包覆有翻转锥形环,所述密封端管和翻转锥形环端部共同开设有折叠弧形槽,所述折叠弧形槽内部粘接有折叠胶圈;
5、所述密封内圈外圈和防护外圈内圈均匀开设有定位圆槽,所述密封内圈外圈和防护外圈内圈均沿圆周方向等距均匀开设有限位细槽,所述限位细槽内部穿插有加强细索,所述密封内圈和防护外圈之间共同夹持有伸缩内圈,所述伸缩内圈内圈和外圈均均匀设置有定位圆片,所述伸缩内圈内部沿圆周方向和轴向均匀嵌入安装有密封液囊,所述密封液囊朝向伸缩内圈内圈的一侧粘接有槽纹内片。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内圈内圈与螺旋支撑管外圈之间仅通过摩擦力相互连接,所述密封内圈、防护外圈和伸缩内圈均处于弹性拉伸状态,且伸缩内圈的弹性伸缩性能优于密封内圈和防护外圈的弹性伸缩性能。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翻转锥形环端部与密封端管端部之间相互熔接,所述折叠胶圈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折叠胶圈具有良好的压缩性,所述定位圆片与定位圆槽相互对应卡接。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伸缩内圈与密封内圈和防护外圈之间均通过粘胶进行粘合,且伸缩内圈内圈和外圈均沿圆周方向等距均匀开设有导流细槽,所述密封液囊内部填充有密封硅胶液,且槽纹内片材质的抗老化性低于密封液囊的抗老化性。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外圈外侧设置有外侧防护弹性填充机构,外侧防护弹性填充机构用于对防护外圈的外侧防护,并在电缆连接后通过反向弹性结构对连接腔内部进行支撑密封;
10、所述外侧防护弹性填充机构包括弹性外壳;
11、所述防护外圈外侧活动卡接有弹性外壳,所述弹性外壳顶端豁口处粘接有弹性胶片,所述弹性胶片外侧侧面均匀开设有弹性长圆槽,所述弹性长圆槽两端均粘接有安装单条,所述安装单条侧面中部粘接有牵引带,所述牵引带末端对应弹性外壳端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三角块,所述限位三角块侧面中部通过螺纹穿插有限位螺栓,所述弹性外壳内部两侧均穿插有弹性胶条。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外壳端面整体呈扇形,且弹性外壳两侧均设置有拼接斜面,多个所述弹性外壳之间相互拼接扣合,所述牵引带末端盘绕于限位螺栓外侧,且两片限位三角块均紧密夹持到牵引带外侧。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单条可对弹性胶片进行轴向牵引,所述弹性胶条内侧与防护外圈外侧之间紧密滑动贴合。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支撑管内部设置有中心支撑辅助防护机构;
15、所述中心支撑辅助防护机构包括中心支撑囊;
16、所述螺旋支撑管内部填充有中心支撑囊,所述中心支撑囊外侧沿圆周方向和轴向均匀粘接有支撑胶条,所述中心支撑囊外侧两端均开设有分离端槽,所述中心支撑囊外侧两端对应分离端槽外侧位置处均包覆粘接有防护胶带,所述中心支撑囊两端中部均粘接有提拉环。
1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胶条外侧与螺旋支撑管内壁之间紧密贴合,所述中心支撑囊内部填充有气体,所述防护胶带内圈与分离端槽外侧之间紧密贴合。
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操作方法,用于一种中压电缆的冷缩电缆接头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9、s1、电缆切割:根据工艺要求对电缆接头处的防护层进行切割,并将需要连接的导体之间相互对齐;
20、s2、分离预装:将中心支撑囊从螺旋支撑管内部抽离,然后将螺旋支撑管及其上安装的各组件预先套放到导体外侧,并对中心支撑囊形状进行调整,使中心支撑囊可以包覆到防护外圈外侧,然后再将弹性外壳卡接到防护外圈外侧;
21、s3、定位安装:完成电缆导体的连接后,将密封端管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冷缩套管可以将导体连接处完全包覆后,拆解螺旋支撑管的端部,将其从密封内圈内部逐步抽离,进而使密封内圈和防护外圈在自身张力的作用下收缩包覆到电缆导体外侧;
22、s4、调节固定:当完成所有电缆导体外侧的冷缩套管安装后,将所有弹性外壳端部的牵引带一同捆束到对应限位三角块和限位螺栓外侧,并通过扭转限位螺栓使牵引带保持紧绷,以完成冷缩套管的安装;
23、s5、密封安装:更加电缆连接工艺的要求,将电缆外侧的屏蔽层和防护层依次包覆到冷缩套管外侧,以完成电缆的连接。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25、1.设置了弹性多层包覆密封机构,通过弹性多层包覆密封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电缆连接处的外侧防护过程,通过密封内圈、防护外圈和伸缩内圈的三层式结构设计,使冷缩套管在密封内圈、防护外圈和伸缩内圈的共同配合对电缆的连接处进行紧密的包覆防护,并利用密封内圈、防护外圈和伸缩内圈三层材质各不相同的弹性伸缩特性,使冷缩套管在随电缆进行弯曲变形的过程中,通过弹性更好质地更柔软的伸缩内圈对电缆产生挤压变形进行缓冲吸收,有效减低了冷缩套管在受到反复微量挤压时内部的疲劳损伤,进而提高了冷缩套管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密封端管、翻转锥形环和折叠胶圈之间的相互配合,进一步加强了冷缩套管端部与电缆之间的接触密封面积,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冷缩套管的整体密封强度;
26、同时通过加强细索对冷缩套管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行加强,并通过密封液囊和槽纹内片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冷缩套管在长时间使用后,当密封内圈内部出现细小裂纹时,通过槽纹内片优先破裂的设计,使密封液囊内部的密封硅胶可通过限位细槽填充到密封内圈内部裂纹间隙处,进而实现了对冷缩套管内部的二次修复填充,进一步延长了冷缩套管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27、2.设置了外侧防护弹性填充机构,通过外侧防护弹性填充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冷缩套管安装的稳定性,通过弹性胶片与弹性胶条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弹性外壳紧密的安装到防护外圈外侧,并通过限位三角块和限位螺栓将多根弹性外壳外侧的牵引带捆束到一起,进而使弹性外壳可进行紧密的拼接,实现了对多根导体的快速定位,有效的降低了电缆连接头内部各组件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相对位移的幅度,并在牵引带与限位三角块之间的连接逐渐松弛后,通过弹性胶条的弹力向外反向挤压弹性外壳,从而使电缆连接头内部持续保持紧绷状态,进一步防止了电缆连接处内部各组件发生晃动,有效的提高了电缆连接处内部各组件安装的稳定性;
28、同时通过弹性外壳可对冷缩套管外侧进行防护,由于密封内圈和防护外圈在运输过程中均持续保持紧绷状态,当防护外圈外侧受到轻微划伤时,会导致防护外圈外侧破口在其自身的张力的作用下迅速撕裂扩大,造成整根冷缩套管的损坏,进而通过加强冷缩套管运输过程中外侧的防护,有效的提高了冷缩套管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减低了冷缩套管的使用成本。
29、3.设置了中心支撑辅助防护机构,通过中心支撑辅助防护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冷缩套管运输时的内部支撑过程,通过中心支撑囊和支撑胶条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螺旋支撑管内部进行辅助支撑,进而有效的防止了冷缩套管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压迫而出现螺旋支撑管崩解的现象,同时通过对螺旋支撑管内部的填充,也有效的防止了冷缩套管在运输过程中异物进入螺旋支撑管内部,有效的避免了冷缩套管收缩后将异物直接包覆到电缆连接头导体外侧,进一步提高了冷缩套管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
30、同时通过分离端槽和防护胶带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中心支撑囊的整体结构进行快速变形,使中心支撑囊从密封囊快速的变成弹性套筒结构,并通过将拆解后的中心支撑囊包覆到防护外圈的外侧,以用于填充防护外圈与弹性外壳之间的间隙,使弹性外壳安装的更加稳定,并有效的防止了材料的浪费。
31、综上所述,通过弹性多层包覆密封机构、外侧防护弹性填充机构和中心支撑辅助防护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冷缩套管的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通过弹性外壳和中心支撑囊对冷缩套管内外进行防护,有效的防止了冷缩套管在运输过程中受压发生变形,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冷缩套管外侧受到划伤而出现撕裂的现象,并通过冷缩套管外侧多层的结构设计,对冷缩套管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弯曲弹性变形进行分摊,进而的降低了冷缩套管内部疲劳损伤的积累速率,延长了冷缩套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冷缩套管的实用维护成本。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68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