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7:54:37
本技术涉及汽车控制器,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
背景技术:
1、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恒定电压或调频交流电压的转换装置,被广泛用于如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太阳能电池板、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例如,逆变器可连接在bsg电机(belt starter generator,皮带驱动电机)上,以对皮带驱动电机进行多功能控制,从而实现皮带驱动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实现节能降耗。
2、逆变器的主框架用于装配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组装),因此主框架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主框架通常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成,通过该工艺制得的成品会形成熔接线。
3、熔接线是不同方向的熔融树脂在冷却后未能完全融合、从而导致分子链之间彼此分离所产生的宏观层面的细痕,其附近区域的强度大幅下降,因此会导致主框架在使用过程中较易开裂。例如,主框架通常会与盖板、冷却器的外壳轴向螺接,而当螺钉紧固后或者经耐久试验后,在熔接线的位置处通常会产生不可预期的裂痕,这会对逆变器所应用的产品(例如皮带驱动电机,再例如包括皮带驱动电机的汽车)造成不可估量的直接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逆变器注塑壳体的熔接线位置存在应力,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裂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能够有效避免熔接线及其附近区域产生应力,从而避免逆变器壳体开裂,有效提升逆变器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包括:
3、塑壳,沿周向,所述塑壳的外周间隔设有多个连接部,所述多个连接部中的每一个连接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贯穿孔;
4、每一个所述连接部在熔接线位置处形成有开槽,所述开槽沿所述轴向延伸,并沿径向贯穿所述连接部,以与所述贯穿孔连通。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逆变器的壳体通常采用注塑工艺,而在注塑过程中,由于熔融树脂的流向不同,注塑件(例如塑壳)会产生熔接线,熔接线的形成会导致其本身以及附近区域的机械强度降低,则在产品(例如逆变器)使用过程中(例如壳体采用螺钉进行紧固后,或者,壳体经过耐久试验后),熔接线位置容易开裂,从而影响逆变器的整体质量。
6、本技术实施例的塑壳包括多个用于和其他零件(例如后文的盖板和散热壳)轴向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熔接线位置处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开槽,该开槽沿径向贯穿连接部,从而能够有效减小熔接线位置处的应力,以较低成本避免塑壳的开裂,且操作简便,有效提升了逆变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结构稳定性。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多个衬套,所述多个衬套与所述多个连接部一一对应,所述多个衬套中的每一个衬套固定于相应的所述连接部的所述贯穿孔内,所述衬套用于供螺钉穿过;每一个所述衬套的外周间隔设有多个凹槽。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部的贯穿孔内设置衬套,能够确保塑壳在后续与其他零件(例如后文的盖板和散热壳)螺接时,螺钉螺纹与衬套之间的强度和紧固性有效提升,从而提高逆变器可靠性和耐用性。进一步地,由于为避免熔接线位置产生应力而导致开裂,本技术实施例塑壳的熔接线位置处设有上述开槽,会影响衬套和连接部之间的结合力,因此,在每一个衬套的外周开设多个凹槽,可以有效增加衬套与连接部(即贯穿孔的内壁)之间的结合力,防止衬套相对于贯穿孔的内壁旋转。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多个连接部与所述塑壳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还一体成型有贯穿部,沿所述轴向,所述贯穿部的一端伸出所述连接部的顶端,另一端伸出所述连接部的底端,所述贯穿孔开设于所述贯穿部,所述开槽沿所述径向贯穿所述贯穿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开槽的沿所述周向相对的槽壁分别包括两个第一圆角、以及两个第二圆角,沿所述轴向,所述开槽的沿所述周向相对的所述槽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圆角以及所述第二圆角;沿所述径向,所述第一圆角相比于所述第二圆角远离所述贯穿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位于所述开槽的上端的两个第一圆角分别开设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顶端的弧形边缘,位于所述开槽的下端的两个第一圆角分别开设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底端的弧形边缘,位于所述开槽的上端的两个第二圆角分别开设于所述贯穿部的所述一端的边缘,位于所述开槽的下端的两个第二圆角分别开设于所述贯穿部的所述另一端的边缘。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衬套的所述外周与所述贯穿孔的内壁贴合,沿所述径向,所述多个凹槽中的每一个凹槽的底壁与所述内壁间隔设置。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衬套的所述多个凹槽中的每一个凹槽呈沿所述径向内窄外宽的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的所述底壁与所述贯穿孔的所述内壁间隔设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底壁的沿所述周向的长度为0.4cm至0.6cm;沿所述径向,所述底壁与所述贯穿孔的所述内壁之间距离为0.3至0.5cm。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示例性地,凹槽底壁的长度在[0.4cm,0.6cm]的闭区间内,使得凹槽的尺寸较小,从而更有利于凹槽的加工;底壁和贯穿孔内壁之间的径向距离取在[0.3cm,0.5cm]闭区间内的任意数值,能够保证衬套的结构在设置多个凹槽的情况下不被破坏,且能够有效提升衬套和上述贯穿部之间的结合力。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凹槽设有多排,多排凹槽沿所述周向等距排布,每一排包括多个所述凹槽,每一排中的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轴向等距排布。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凹槽分为多排,每一排沿周向等距离排布,且每一排中也包括多个等距排布的凹槽,这种设置方式能够使衬套和塑壳的贯穿孔之间结合力的提升更为均匀,且加工更为方便。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所述轴向,每一排中多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为3至3.1cm。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示例性地,每一排中的多个凹槽之间的轴向间距保持相等,并取在[3cm,3.1cm]内的任意数值,能够提升凹槽的加工效率和精度,同时,也能够保证衬套的美观性。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盖板和散热壳,沿所述轴向,所述盖板和所述散热壳分别包括多个螺接部,所述多个螺接部和所述多个连接部一一对应,所述多个螺接部中的每一个螺接部设有螺孔,多个所述螺孔和所述多个衬套的孔一一对应,所述盖板的螺接部、所述塑壳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散热壳的螺接部沿所述轴向螺接。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和散热壳分别开设有包括螺孔的螺接部,螺接部和塑壳的连接部一一对应,则沿轴向,盖板、塑壳、散热壳能够稳固螺接,塑壳的熔接线及熔接线附近区域的应力得到释放,在与盖板和散热壳进行连接后,无论是进一步紧固或是耐久试验,三者均会稳固连接,塑壳不会产生开裂,保证了逆变器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进一步加强逆变器所应用的产品(例如皮带驱动电机)的安全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72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