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43:42
本技术属于电子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插线结构。
背景技术:
1、插线结构作为连接电源与电器的必不可少的器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关的插线结构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多元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线结构,以解决如何提升插线结构的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插线结构,包括:
4、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还设有贯穿的安装孔;
5、ac模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6、显示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以封闭所述容纳腔;
7、镜片,覆盖在所述显示组件外侧。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线结构还包括:
9、泡棉,设置在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镜片之间,所述泡棉内部中空,以避让出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区域。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片在第一方向的入射角度范围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片在第二方向的入射角度范围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270度,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组件包括:
13、lcd显示屏,位于所述安装孔;
14、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lcd显示屏电连接。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
16、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lcd显示屏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固定。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线结构还包括:
18、ac线,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ac模组连接,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外。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c线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卡接。
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c线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壳体设有贯穿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限位孔的部位卡接。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c线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两个凸筋,两个所述凸筋之间形成所述限位凹槽。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线结构,该插线结构包括壳体、ac模组、显示组件和镜片,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壳体还设有贯穿的安装孔,ac模组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腔内,显示组件安装在安装孔,以封闭容纳腔,镜片覆盖在显示组件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插线结构内设置显示组件,显示组件能够实现多功能的显示,增加了插线结构的功能,在满足用户插线需求的同时,还能满足其他多样化的显示需求,通过显示组件能够为用户提供多样的显示数据,提升用户体验,且显示组件外侧覆盖有镜片,镜片不但能够对现实组件起到防护作用,且镜片还能够对壳体内部的器件起到遮盖作用,提升产品的品质及用户体验。
技术特征:1.一种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结构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在第一方向的入射角度范围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在第二方向的入射角度范围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270度,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结构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c线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c线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壳体设有贯穿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限位孔的部位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c线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两个凸筋,两个所述凸筋之间形成所述限位凹槽。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一种插线结构,该插线结构包括: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还设有贯穿的安装孔;AC模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显示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以封闭所述容纳腔;镜片,覆盖在所述显示组件外侧。技术研发人员:陈龙扣,桂登宇,肖永根,朱惠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3技术公布日:2024/7/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801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