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及热管微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3:08:53
本发明涉及微型反应堆,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及热管微堆。
背景技术:
1、目前,核电站建设于特定的位置,其自身具有低耗、清洁、可靠的优势的同时,也因自身体积较大、结构复杂等原因无法满足偏远地区的能源使用需求。
2、而对于偏远海岛和矿区、应急救灾等特殊场景也有提供续航高且可靠能源的需求,目前很难将反应堆的能源应用至该特殊场景。
3、基于此,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一种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及热管微堆,以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反应堆无法满足特殊场景使用需求的缺陷,提供一种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及热管微堆。
2、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点在于,包括:
4、套筒组件,内设有容置腔室,所述套筒组件用于与堆仓容器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筒组件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承块;
5、堆芯筒体组件,上设有配合件,所述配合件与所述支承块相连接,以使得所述堆芯筒体组件被支撑于所述容置腔室内;其中,
6、所述堆芯筒体组件卧式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内,所述套筒组件卧式放置于所述堆仓容器。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承块与所述配合件一一对应。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合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配合件沿所述堆芯筒体组件的轴向或者径向间隔设置。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合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配合件均布于所述堆芯筒体组件沿其轴向的相对两端部。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堆芯筒体组件沿其轴向的任一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配合件。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承块上设有卡接槽,所述配合件嵌设于所述卡接槽内;
12、所述配合件在所述卡接槽内与所述支承块活动配合。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堆芯筒体组件沿其轴向的端部与对应侧的所述支承块之间间隔设置。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承块在所述卡接槽内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面,所述配合件上设有与所述支撑面相配合支撑的配合面;
15、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堆芯筒体组件在卧式放置状态下的水平方向之间夹角设置。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堆芯筒体组件沿其轴向的任一端部设置有至少四个所述配合件。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四个所述配合件沿所述堆芯筒体外周均布设置。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筒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沿其轴向具有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堆芯筒体组件沿所述第二安装端至所述第一安装端的方向安装至所述容置腔室内;
19、靠近所述第一安装端的所述支承块与所述套筒组件内壁固定连接,靠近所述第二安装端的所述支承块与所述套筒组件内壁可拆卸连接。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筒组件还包括压紧环和弹性环,所述压紧环与所述弹性环均设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安装端,且所述弹性环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压紧环之间,所述压紧环与所述堆仓容器利用螺纹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安装端与所述堆仓容器固定连接;
22、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安装端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与所述堆仓容器活动连接。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堆芯筒体组件包括堆芯围筒组件、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设于所述堆芯围筒组件的相对两端并分别与所述堆芯围筒组件利用螺纹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24、所述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2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堆芯围筒组件包括堆芯围板、转鼓导向筒以及支承板;
26、所述支承板分别连接所述堆芯围板和所述转鼓导向筒,且所述支承板、所述堆芯围板以及所述转鼓导向筒之间围合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用于放置中子反射材料。
2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筒组件沿其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堆芯筒体组件沿其轴向上的长度。
2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筒组件沿其轴向的长度至少为所述套筒组件的直径的1.5倍。
2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管微堆,其特点在于,包括:
30、堆仓容器;
31、如上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所述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安装于所述堆仓容器。
32、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33、本发明卧式堆芯支承机构,相较于传统压水堆,本申请的堆芯筒体组件和套筒组件采用卧式布置,满足车载运输的需求,进而热管微堆产生的电能可以用于特殊区域及场景,满足了特殊区域及场景对于稳定、可靠能源的需求。
技术特征:1.一种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块与所述配合件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配合件沿所述堆芯筒体组件的轴向或者径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配合件均布于所述堆芯筒体组件沿其轴向的相对两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筒体组件沿其轴向的任一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配合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块上设有卡接槽,所述配合件嵌设于所述卡接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筒体组件沿其轴向的端部与对应侧的所述支承块之间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块在所述卡接槽内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面,所述配合件上设有与所述支撑面相配合支撑的配合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筒体组件沿其轴向的任一端部设置有至少四个所述配合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四个所述配合件沿所述堆芯筒体外周均布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沿其轴向具有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堆芯筒体组件沿所述第二安装端至所述第一安装端的方向安装至所述容置腔室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还包括压紧环和弹性环,所述压紧环与所述弹性环均设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安装端,且所述弹性环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压紧环之间,所述压紧环与所述堆仓容器利用螺纹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安装端与所述堆仓容器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筒体组件包括堆芯围筒组件、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设于所述堆芯围筒组件的相对两端并分别与所述堆芯围筒组件利用螺纹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围筒组件包括堆芯围板、转鼓导向筒以及支承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沿其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堆芯筒体组件沿其轴向上的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沿其轴向的长度至少为所述套筒组件的直径的1.5倍。
18.一种热管微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及热管微堆,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包括套筒组件和堆芯筒体组件,套筒组件内设有容置腔室,套筒组件用于与堆仓容器可拆卸连接,套筒组件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承块;堆芯筒体组件上设有配合件,配合件与支承块相连接,以使得堆芯筒体组件被支撑于容置腔室内;其中,堆芯筒体组件卧式放置于容置腔室内,套筒组件卧式放置于堆仓容器。本发明卧式堆芯支承机构,相较于传统压水堆,本申请的堆芯筒体组件和套筒组件采用卧式布置,满足车载运输的需求,进而热管微堆产生的电能可以用于特殊区域及场景,满足了特殊区域及场景对于稳定、可靠能源的需求。技术研发人员:邓蕾,丁宗华,颜岩,周全,刘润发,周云迪,陈宇清,牛波,李雷,龚碧颖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2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388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移动靶标车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