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  正文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02 14:31:31

本申请涉及大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的功能需求的不断提升,终端设备内的应用程序的种类也呈爆发式增长,而不同种类的应用程序访问不同的后台服务器,从而使得终端设备与数量较多的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这样一旦有后台服务器存在风险或者终端设备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存在风险,就容易导致终端设备内的数据被泄露,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对终端设备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每次通信都进行安全验证,又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访问的延迟,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

2、因此,如何保证终端设备内的数据的安全性,避免造成数据的泄露,并且避免终端设备与后台服务器之间通信延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以保证终端设备内的数据的安全性,避免造成数据的泄露,并且避免终端设备与后台服务器之间通信延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10、响应于当前监测周期内首次接收到某个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依据该信息以及终端设备记录的危险评估指标数据,计算得到该后台服务器的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步骤s120、在当前监测周期内,从该后台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信息中随机选择出预定数量的信息;步骤s130、依据随机选择的这些信息对该后台服务器的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进行修正,得到该后台服务器修正后的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步骤s140、依据该后台服务器修正后的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对该后台服务器进行下一监测周期内的风险判断;步骤s150、若具有风险,则在下一监测周期内对该后台服务器的信息进行拦截,若不具有风险,则在下一监测周期开始后,继续步骤s110。

4、如上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s110包括如下子步骤:在该监测周期内首次接收到某个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后,解析该信息得到该信息的特征数据;每次接收到该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后,均解析信息得到相应信息包含的所有危险评估指标数据,并且对该后台服务器的这些危险评估指标数据进行记录,累计每种危险评估指标数据的数量;依据该信息的特征数据、该后台服务器的危险评估指标数据以及累计的每种危险评估指标数据的数量,计算得到该后台服务器的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

5、如上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其中,优选的是,从接收该后台服务器的信息开始,累计该后台服务器的每种危险评估指标数据的数量,或者从预定开始时间累计该后台服务器的每种危险评估指标的数量。

6、如上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s120包括如下子步骤:根据该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以及上一监测周期的时长确定当前监测周期的时长;依据当前监测周期的时长、预设的标准监测周期的时长和标准监测周期内随机选择的信息的标准数量,确定随机选择的信息的预定数量;依据随机选择的信息的预定数量,在当前监测周期内从该后台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所有信息中随机选择出预定数量的信息。

7、如上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s130包括如下子步骤:计算选择出的这些信息与当前监测周期内首次接收到该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之间的总差距;依据该总差距对该后台服务器的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进行修正,得到该后台服务器修正后的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

8、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包括:评估计算单元、随机选择单元、评估修正单元、风险判断单元和结果处理单元;评估值计算单元响应于当前监测周期内首次接收到某个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依据该信息以及终端设备记录的危险评估指标数据,计算得到该后台服务器的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随机选择单元在当前监测周期内,从该后台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信息中随机选择出预定数量的信息;评估修正单元依据随机选择的这些信息对该后台服务器的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进行修正,得到该后台服务器修正后的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风险判断单元依据该后台服务器修正后的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对该后台服务器进行下一监测周期内的风险判断;若具有风险,则结果处理单元在下一监测周期内对该后台服务器的信息进行拦截,若不具有风险,则结果处理单元在下一监测周期开始后,指示评估值计算单元再进行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的计算。

9、如上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其中,优选的是,在该监测周期内首次接收到某个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后,解析该信息得到该信息的特征数据;每次接收到该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后,均解析信息得到相应信息包含的所有危险评估指标数据,并且对该后台服务器的这些危险评估指标数据进行记录,累计每种危险评估指标数据的数量;依据该信息的特征数据、该后台服务器的危险评估指标数据以及累计的每种危险评估指标数据的数量,计算得到该后台服务器的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

10、如上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其中,优选的是,从接收该后台服务器的信息开始,累计该后台服务器的每种危险评估指标数据的数量,或者从预定开始时间累计该后台服务器的每种危险评估指标的数量。

11、如上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根据该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以及上一监测周期的时长确定当前监测周期的时长;依据当前监测周期的时长、预设的标准监测周期的时长和标准监测周期内随机选择的信息的标准数量,确定随机选择的信息的预定数量;依据随机选择的信息的预定数量,在当前监测周期内从该后台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所有信息中随机选择出预定数量的信息。

12、如上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其中,优选的是,计算选择出的这些信息与当前监测周期内首次接收到该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之间的总差距;依据该总差距对该后台服务器的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进行修正,得到该后台服务器修正后的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

13、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内的敏感数据被泄露,避免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还避免了对每个信息进行安全验证,从而避免了终端设备与后台服务器之间通信延迟。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0包括如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接收该后台服务器的信息开始,累计该后台服务器的每种危险评估指标数据的数量,或者从预定开始时间累计该后台服务器的每种危险评估指标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0包括如下子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0包括如下子步骤:

6.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包括:评估计算单元、随机选择单元、评估修正单元、风险判断单元和结果处理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监测周期内首次接收到某个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后,解析该信息得到该信息的特征数据;每次接收到该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后,均解析信息得到相应信息包含的所有危险评估指标数据,并且对该后台服务器的这些危险评估指标数据进行记录,累计每种危险评估指标数据的数量;依据该信息的特征数据、该后台服务器的危险评估指标数据以及累计的每种危险评估指标数据的数量,计算得到该后台服务器的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接收该后台服务器的信息开始,累计该后台服务器的每种危险评估指标数据的数量,或者从预定开始时间累计该后台服务器的每种危险评估指标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该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以及上一监测周期的时长确定当前监测周期的时长;依据当前监测周期的时长、预设的标准监测周期的时长和标准监测周期内随机选择的信息的标准数量,确定随机选择的信息的预定数量;依据随机选择的信息的预定数量,在当前监测周期内从该后台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所有信息中随机选择出预定数量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选择出的这些信息与当前监测周期内首次接收到该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之间的总差距;依据该总差距对该后台服务器的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进行修正,得到该后台服务器修正后的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大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依据当前监测周期内首次接收到某个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及终端设备记录的危险评估指标数据,得到该后台服务器的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在当前监测周期内,从该后台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信息中随机选择出预定数量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对初始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依据修正后的网络传输危险评估值,对该后台服务器进行下一监测周期内的风险判断;若有风险则在下一监测周期内对该后台服务器的信息进行拦截。本申请能保证终端设备数据的安全性,避免造成数据泄露,避免终端设备与后台服务器之间通信延迟。技术研发人员:罗雪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云融创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430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