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电机控制器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电机控制器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5:13:09

本申请属于电机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其环保特性、低能耗、高效能等优势迅速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推广,特别是电动汽车因其以电机为驱动核心,而成为市场上占有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2、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对车辆的动力性能和驾驶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直接推动了对电机控制器功率需求的增长。电机控制器在电动汽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用于精确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矩,从而直接影响车辆的加速性能、最高速度和爬坡能力。而随着电机控制器的功率的增加,电机控制器需要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才能够保证在高功率运行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更好的散热设计成为确保电机控制器在高功率负荷工作条件下保持良好性能和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目前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以及车辆。

2、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

3、壳体;

4、液冷板,与所述壳体连接,具有环流冷却腔、平流冷却腔、安装槽以及与所述环流冷却腔和/或所述平流冷却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环流冷却腔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所述平流冷却腔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

5、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位于所述安装槽、且与所述侧壁以及所述底壁均接触。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板包括:

7、液冷板主体,具有环形槽、平槽以及所述安装槽,所述环形槽环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

8、环封板,盖设于所述环形槽,形成所述环流冷却腔;

9、平封板,盖设于所述平槽,形成所述平流冷却腔,所述平封板形成所述安装槽的槽底。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板主体包括安装座以及内套,所述安装座为槽体,所述内套间隔设于所述安装座的槽内、且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以形成所述环形槽;所述内套与所述安装座的槽底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平槽。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套的内周面的底端设有第一搭接部,所述平封板设于所述内套内、且搭设于所述第一搭接部上。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套的外周面的顶端设有第二搭接部,所述安装座的内周面的顶端设有第三搭接部,所述环封板搭设于所述第二搭接部和所述第三搭接部上。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封板设有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伸入于所述平流冷却腔;

14、所述环封板设有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伸入于所述环流冷却腔。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连接的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液冷板构成所述下壳体;

16、或者,所述壳体包括连接的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液冷板安装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形成的腔体内。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壳体、所述液冷板以及底盖,所述液冷板还设有底槽,所述底盖覆盖所述底槽的开口。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19、电容,设于所述安装槽、且与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均接触;

20、igbt模块,设于所述电容上方;

21、控制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上壳体设有散热针,所述散热针与所述控制板的主控芯片接触;

22、驱动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控制板与所述igbt模块之间;

23、电流传感器,设于所述底槽、且与所述底槽的底壁接触。

24、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机控制器。

25、根据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的壳体为液冷板和控制组件提供安装基础,通过将液冷板和控制组件安装在壳体上,实现液冷板和控制组件在电机控制器上的设置。在电机控制器中,液冷板用于对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降温,以避免控制组件的温度过高,从而保证控制组件的功能效果。液冷板具有冷却腔、进液口以及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冷却腔连通,同时,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与液冷板接触。以通过向液冷板的进液口输入冷却液,使冷却液进入到液冷板的冷却腔内,与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进行换热,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的热量经过液冷板传递至冷却腔内的冷却液,使得冷却液的温度升高,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的温度降低,换热后的冷却液从液冷板的出液口输出,以此实现液冷板对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的散热降温。

26、为了进一步提高液冷板对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的散热降温效果,以满足电机控制器的更高功率的使用需求。从而设置壳体具有安装槽,并将液冷板的冷却腔设置为环流冷却腔和平流冷却腔,其中的环流冷却腔位于安装槽的侧壁,平流冷却腔位于安装槽的底壁。壳体的安装槽用于安装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并且在将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安装在安装槽时,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与安装槽的侧壁以及底壁均接触,使得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上与安装槽的侧壁以及底壁接触的部位,与环流冷却腔和平流冷却腔内的冷却液进行换热,以此对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降温。也就是说,将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安装在液冷板的安装槽内,能够提高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与液冷板的接触面积,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与液冷板的接触面积越大,则液冷板对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的散热降温效果就越好,也就进一步提高了液冷板对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的散热降温效果,使得电机控制器能够在高功率负荷工作条件下保持良好性能和长期稳定运行。

27、此外,在对于液冷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的设置上,需要根据环流冷却腔与平流冷却腔的设置关系进行设置,环流冷却腔与平流冷却腔可以连通,也可以不连通。在环流冷却腔与平流冷却腔连通的情况下,进液口可以设置在环流冷却腔或者平流冷却腔,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环流冷却腔和平流冷却腔。同理,出液口可以设置在环流冷却腔或者平流冷却腔,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环流冷却腔和平流冷却腔。以此均能够实现冷却液从进液口输入到环流冷却腔和平流冷却腔内,与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进行热交换,随后从出液口输出。而在环流冷却腔与平流冷却腔不连通的情况下,则需要分别设置与环流冷却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与平流冷却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主体包括安装座以及内套,所述安装座为槽体,所述内套间隔设于所述安装座的槽内、且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以形成所述环形槽;所述内套与所述安装座的槽底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平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的内周面的底端设有第一搭接部,所述平封板设于所述内套内、且搭设于所述第一搭接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的外周面的顶端设有第二搭接部,所述安装座的内周面的顶端设有第三搭接部,所述环封板搭设于所述第二搭接部和所述第三搭接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封板设有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伸入于所述平流冷却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连接的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液冷板构成所述下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壳体、所述液冷板以及底盖,所述液冷板还设有底槽,所述底盖覆盖所述底槽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控制器。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以及车辆。该电机控制器包括壳体、液冷板以及控制组件,其中,液冷板与壳体连接,液冷板具有环流冷却腔、平流冷却腔、安装槽、进液口以及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与环流冷却腔和/或平流冷却腔连通,环流冷却腔位于安装槽的侧壁,平流冷却腔位于安装槽的底壁,控制组件设于壳体内,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位于安装槽,并且控制组件的发热器件与侧壁以及底壁均接触。本申请的电机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散热降温效果,能够在高功率负荷工作条件下保持良好性能和长期稳定运行。技术研发人员:许燕,张红霞,李松,王丹,胡文俊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452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