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散热结构和多功能应急启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5:51:49
本技术涉及应急启动电源,特别是涉及一种应急启动电源内部的通风散热结构,及设有该通风散热结构的多功能应急启动电源。
背景技术:
1、汽车应急启动电源是一种在汽车自身的电源系统缺电或者其他故障的情况下,通过连接该应急启动电源实现供电给汽车启动电路系统实现启动汽车的外部电源装置。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的原理是超高倍率电芯配合保护,能瞬间输出几百安的启动电流给汽车启动电路系统,实现启动汽车。现有的应急启动电源通常都是集成了汽车启动电源、照明、电动充气泵、供数码产品充电等功能,由于现有的应急启动电源,其内部的功能区布局,组成部件的内置的位置布置不够合理,通风散热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散热效果较差,使用时电池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塑胶外壳慢慢的往外散,导致内部的线路板长时间处于高热环境下,加速线路的氧化和老化,影响应急启动电源的使用寿命。而有一些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其内部设有散热风扇,及在外壳上设置散热孔,但是其板面上的散热孔结构为直通通孔,这样容易外部的异物(泥尘、碎屑)进入至内部,导致内部控制板及元器件容易被这些异物损坏。因此,亟需对现有的多功能应急启动电源进行优化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的通风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内部结构布局不合理,散热效果差,及散热孔易掉落异物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散热结构,用于应急启动电源,应急启动电源的内部器件包括电动气泵组件、控制板及蓄电池,该通风散热结构包括:
3、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包括底面板和沿底面板边沿垂直向上延展的四周侧壁,四周侧壁的上端边沿形成所述主壳体的上端开口端,所述四周侧壁与底面板组成安装应急启动电源内部器件的容纳腔;
4、隔板,所述隔板将容纳腔分成左右布置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设有底面散热孔,第一容纳腔的前后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前侧散热孔、后侧散热孔;
5、其中,第一容纳腔用于安装电动气泵组件,第二容纳腔用于安装控制板及蓄电池。
6、进一步所述电动气泵组件设置于靠近第一容纳腔中远离底面散热孔(110)的一侧,且对应侧的侧壁上设有露出安装电动气泵组件的气泵接口的第一通孔,所述底面散热孔设置于所述电动气泵组件的后方位置的第一容纳腔的底部上。
7、进一步所述底面散热孔由设于第一容纳腔底部若干阵列排列的通孔组成,每一通孔在对应第一容纳腔底部内侧的一半通孔边沿设置垂直向上延展的半通孔壁,所述每一半通孔壁的上端设有挡片。
8、优选地,所述底面散热孔的通孔为椭圆形、圆形、棱形、矩形中任意一种形状,对应的挡片根据通孔形状设计,所述底面散热孔与主壳体为一体注塑成型。
9、进一步所述第一容纳腔对应在所述电动气泵组件的后方位置设置有散热风扇。
10、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为设于所述电动气泵组件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后端上的扇叶,由驱动电机驱动扇叶转动工作。
11、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为微型散热风扇,所述微型散热风扇的吹风朝向所述前侧散热孔(111)或者后侧散热孔(112),所述微型散热风扇与所述控制板(4)连接,所述微型散热风扇通过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的内侧壁连接而实现固定。
12、一种多功能应急启动电源,包括上述的通风散热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应急启动电源内部器件之控制板连接一led灯板,所述led灯板对应设置在与气泵接口的同一端的第二容纳腔侧壁上,对应在第二容纳腔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上设有透光片,所述第二通孔下方的第二容纳腔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露出应急启动电源的接电口。
1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集成有第一usb接口、第二usb接口、type-c接口和dc电源接口,所述第二容纳腔对应设置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的相邻的另一侧壁设有用于分别露出第一usb接口、第二usb接口、type-c接口和dc电源接口的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并排设置,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并排且布置于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的下方。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方案设计的应急启动电源的通风散热结构,其主要是将安装应急启动电源内部器件分成相隔开的两个容纳腔进行安装布置,对于控制板和蓄电池要较好的防水和防止灰尘等污染物污染,所以在所隔开的第二容纳腔安置,其可以通过隔板上方与应急启动电源的面盖形成的内部间隙通过散热风扇抽出热量,从而加速第二容纳腔的散热。而对于第一容纳腔的前后两端形成对流的散热孔,及底部的底面散热孔,可实现良好的空气流通,有利于加速散热。另一方面,在第一容纳腔的底部设置的底面散热孔,其在每一通孔的内侧设置一半通孔边沿向上延展半通孔壁,且每一半通孔壁的上端设有挡片,这样有利于在有泥尘、碎屑等异物落于通孔内时,其中一部分会落于挡片上。在增加壳体面板上的散热孔的基础上,提升散热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直接落入泥尘、碎屑至内部。
技术特征:1.一种通风散热结构,用于应急启动电源,所述应急启动电源的内部器件包括电动气泵组件(3)、控制板(4)及蓄电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散热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气泵组件(3)设置于靠近第一容纳腔(11)中远离所述底面散热孔(110)的一侧,且对应侧的所述侧壁上设有露出所述电动气泵组件(3)的气泵接口的第一通孔(101),所述底面散热孔(110)设置于所述电动气泵组件(3)的后方位置的第一容纳腔(11)的底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散热孔(110)由设于第一容纳腔(11)底部若干阵列排列的通孔(1101)组成,每一通孔(1101)在对应第一容纳腔(11)底部内侧的一半通孔边沿设置垂直向上延展的半通孔壁(1102),所述每一半通孔壁(1102)的上端设有挡片(110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散热孔(110)的通孔(1101)为椭圆形、圆形、棱形、矩形中任意一种形状,对应的挡片(1103)根据通孔(1101)形状设计,所述底面散热孔(110)与主壳体(1)为一体注塑成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对应在所述电动气泵组件(3)的后方位置设置有散热风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为设于所述电动气泵组件(3)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301)的后端上的扇叶,由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扇叶转动工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为微型散热风扇,所述微型散热风扇的吹风朝向所述前侧散热孔(111)或者后侧散热孔(112),所述微型散热风扇与所述控制板(4)连接,所述微型散热风扇通过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的内侧壁连接而实现固定。
8.一种多功能应急启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风散热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急启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4)连接一led灯板(6),对应在第二容纳腔(12)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102),所述第二通孔(102)上设有透光片,所述第二通孔(102)下方的第二容纳腔(12)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103),所述第三通孔(103)用于露出应急启动电源的接电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急启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4)集成有第一usb接口、第二usb接口、type-c接口和dc电源接口,所述第二容纳腔(12)对应设置第二通孔(102)、第三通孔(103)的相邻的另一侧壁设有用于分别露出第一usb接口、第二usb接口、type-c接口和dc电源接口的第四通孔(104)、第五通孔(105)、第六通孔(106)和第七通孔(107),所述第四通孔(104)和第五通孔(105)并排设置,所述第六通孔(106)和所述第七通孔(107)并排且布置于所述第四通孔(104)和所述第五通孔(105)的下方。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散热结构和多功能应急启动电源,包括主壳体、隔板,主壳体包括底面板和四周侧壁,四周侧壁与底面板组成安装应急启动电源内部器件的容纳腔。隔板将容纳腔分成左右布置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底部设有底面散热孔,第一容纳腔的左右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前侧散热孔、后侧散热孔。第一容纳腔用于安装电动气泵组件,电动气泵组件设置于靠近第一容纳腔左右端的其中一端,底面散热孔设置于电动气泵组件的后方位置的第一容纳腔的底部上。底面散热孔由设于第一容纳腔底部若干阵列排列的通孔组成,每一通孔在对应第一容纳腔底部内侧的一半通孔边沿设置垂直向上延展的半通孔壁,每一半通孔壁的上端设有挡片。技术研发人员:蔡炼,蔡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卡莱福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30技术公布日:2024/7/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482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