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计算推算,计数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  正文

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08 16:50:48

本技术涉及灌溉渠道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灌溉渠道是指用于农田灌溉的一系列人工开挖或修筑的水道系统,它从水源地取水,并通过不同等级的渠道网络将水输送到农田进行灌溉。

2、相关技术中,农田附近的灌溉渠道的构建通常需要经过设计、施工和验收三个环节,设计环节通常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农田的地形规划出挖掘的路线,从而使施工人员根据路线进行挖掘施工以完成灌溉渠道的构建,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以确保灌溉渠道合格。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对于灌溉渠道的规划通常只考虑使灌溉渠道能够涉及到更多的农田范围,而未对具体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土质、地下水等进行考虑,因此在灌溉渠道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因为这些问题拖延工期,导致灌溉渠道的构建效率低,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灌溉渠道的构建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包括:

4、获取预设的灌溉区域的区域图像信息;

5、根据区域图像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基础施工计划信息;

6、基于基础施工计划信息获取灌溉区域的地质属性信息;

7、根据地质属性信息和基础施工计划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实时施工计划信息;

8、根据实时施工计划信息对灌溉区域进行施工以形成灌溉渠道,并获取灌溉渠道的构建程度信息;

9、当构建程度信息与预设的完成程度信息不一致时,则继续获取剩余灌溉区域的地质属性信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地质属性信息对基础施工计划信息进行改进,从而生成实时施工计划信息,以实时施工计划信息对灌溉区域进行施工以形成灌溉渠道,从而提起给出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土质松软、地下积水的情况的解决方法,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施工进度,进而提高灌溉渠道的构建效率。

11、可选的,基于基础施工计划信息获取灌溉区域的地质属性信息的方法包括:

12、获取灌溉渠道的灌溉渠道参数信息;

13、根据基础施工计划信息和灌溉渠道参数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施工量信息;

14、判断施工量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单次施工量信息的要求;

15、若符合,则根据基础施工计划信息对灌溉区域进行基础挖掘,并单次获取灌溉区域的地质属性信息;

16、若不符合,则根据单次施工量信息分次获取灌溉区域的地质属性信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灌溉渠道的施工量信息不大于单次施工量信息时,则表明施工队伍单次施工即可完成对灌溉渠道的构建,因此直接对灌溉区域进行基础挖掘,从而得到地质属性信息;而需要多次施工才能构建灌溉渠道时,则分次获取地质属性信息,防止施工过程中地质属性改变造成前次采集工作实效,进而提高地质属性信息获取的精确性。

18、可选的,根据单次施工量信息分次获取灌溉区域的地质属性信息的方法包括:

19、获取灌溉渠道的构建起点信息;

20、根据构建起点信息、基础施工计划信息和单次施工量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构建分段信息;

21、根据基础施工计划信息对构建分段信息进行基础挖掘以形成基础灌溉渠道,并获取基础灌溉渠道的挖掘完成触发信息;

22、基于挖掘完成触发信息以获取基础灌溉渠道的地质属性信息。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确定施工队伍单次施工所能构建灌溉渠道的构建分段信息,从而仅获取构建分段信息对应区域的地质属性信息,而不对其余区域的地质属性进行检测,保证地质属性信息为最新的数据,保证依据地质属性信息改进的计划适于当前区域的灌溉渠道构建,进而提高地质属性信息的精确性;对构建分段信息对应的区域进行基础挖掘形成基础灌溉渠道,一方面方便后续再基础灌溉渠道上加工出灌溉渠道,另一方面对区域进行基础挖掘后获取的地质属性信息更加方便且精准。

24、可选的,获取灌溉渠道的构建起点信息的方法包括:

25、获取灌溉渠道的施工次数信息;

26、判断施工次数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初次施工信息的要求;

27、若符合,则根据预设的提示输入方法获取构建起点信息;

28、若不符合,则获取灌溉渠道的历史构建终点信息,并将历史构建终点信息定义为构建起点信息。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次数信息与初次施工信息一致时,则表明施工队伍初次对区域进行施工,因此跟提示输入方法提醒人员输入构建起点信息;而不是初次施工时,则获取历史构建终点信息,并将历史构建终点信息定义为构建起点信息,不需要人员每次输入构建起点信息,进而提高构建起点信息获取的方便性。

30、可选的,根据地质属性信息和基础施工计划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实时施工计划信息的方法包括:

31、获取与地质属性信息对应的施工区域信息;

32、根据施工区域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与施工区域信息对应的渠道用途信息;

33、根据渠道用途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区域渠道参数信息;

34、判断地质属性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直接施工属性信息的要求;

35、若符合,则关联区域渠道参数信息、施工区域信息和基础施工计划信息以生成实时施工计划信息;

36、若不符合,则根据预设的模块重构方法生成实时施工计划信息。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施工区域信息的渠道用途信息,从而根据渠道用途信息确定区域渠道参数信息,在地质属性信息符合直接施工属性信息时,则关联区域渠道参数信息、施工区域信息和基础施工计划信息以生成实时施工计划信息,从而分析出适合该区域的灌溉渠道类型;而地质属性信息不适合直接施工时,则根据模块重构方法生成实时施工计划信息,从而以预制模块替换地质属性信息异常的位置,进而提高灌溉渠道构建的效率。

38、可选的,根据模块重构方法生成实时施工计划信息的方法包括:

39、根据区域渠道参数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重构模块信息;

40、获取施工区域信息的地质异常范围信息和地质异常位置信息,并获取重构模块信息的模块参数信息;

41、根据地质异常范围信息和模块参数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重构模块个数信息;

42、关联重构模块信息、重构模块个数信息、地质异常位置信息、区域渠道参数信息、施工区域信息和基础施工计划信息以生成实时施工计划信息。

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与区域渠道参数信息对应渠道类型一致的重构模块信息,从而将重构模块个数信息、重构模块信息以及地质异常位置信息关联进入普通施工的计划中,使重构模块信息快速替换地质属性信息异常的位置,进而提高灌溉渠道施工的效率。

44、可选的,根据施工区域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与施工区域信息对应的渠道用途信息的方法包括:

45、根据预设的渠道涉及范围信息获取施工区域信息的施工图像信息;

46、根据施工图像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预设的耕地信息;

47、若存在,则确定预设的渠道灌溉信息为渠道用途信息;

48、若不存在,则确定预设的渠道输水信息为渠道用途信息。

4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施工区域信息对应区域的渠道涉及范围信息内的施工图像信息进行采集,从而分析施工图像中是否存在耕地信息,不存在耕地时,说明该段渠道的作用为运输水,因此确定渠道输水信息为渠道用途信息;而存在耕地时,说明该段渠道的作用为灌溉,因此确定渠道灌溉信息为渠道用途信息。

5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灌溉渠道构建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1、一种灌溉渠道构建系统,包括:

5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区域图像信息、地质属性信息和构建程度信息;

53、存储器,用于存储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的程序;

54、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且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

5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模块获取与灌溉渠道构建相关的一系列数据,并控制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的程序,从而提前规划出解决出现地质问题时的方法,防止地质松软或地下积水问题造成工期延误,进而提高灌溉渠道的构建效率。

56、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7、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5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人员操作智能终端,使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提前规划出解决出现地质问题时的方法,防止地质松软或地下积水问题造成工期延误,进而提高灌溉渠道的构建效率。

59、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便于实现提高灌溉渠道的构建效率的特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6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种灌溉渠道构建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使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提前规划出解决出现地质问题时的方法,防止地质松软或地下积水问题造成工期延误,进而提高灌溉渠道的构建效率。

6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63、1.通过根据地质属性信息对基础施工计划信息进行改进,从而生成实时施工计划信息,以实时施工计划信息对灌溉区域进行施工以形成灌溉渠道,从而提起给出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土质松软、地下积水的情况的解决方法,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施工进度,进而提高灌溉渠道的构建效率;

64、2.通过在灌溉渠道的施工量信息不大于单次施工量信息时,则表明施工队伍单次施工即可完成对灌溉渠道的构建,因此直接对灌溉区域进行基础挖掘,从而得到地质属性信息;而需要多次施工才能构建灌溉渠道时,则分次获取地质属性信息,防止施工过程中地质属性改变造成前次采集工作实效,进而提高地质属性信息获取的精确性;

65、3.通过确定施工区域信息的渠道用途信息,从而根据渠道用途信息确定区域渠道参数信息,在地质属性信息符合直接施工属性信息时,则关联区域渠道参数信息、施工区域信息和基础施工计划信息以生成实时施工计划信息,从而分析出适合该区域的灌溉渠道类型;而地质属性信息不适合直接施工时,则根据模块重构方法生成实时施工计划信息,从而以预制模块替换地质属性信息异常的位置,进而提高灌溉渠道构建的效率。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8/27073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