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 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19 15:03:36

本技术属于农用温室,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1、温室,又称为暖房,为一种可透光又可用来保温的结构,用来栽培例如花卉,蔬菜等植物。尤其是在植物难以生长的季节里,可以进行反季节栽培,来提供人们所需要的蔬菜以及瓜果等。为了使得植物能够更好的生长,温室需要较好的持续保温的能力。但是目前使用的日光温室结构简陋,存在保温和蓄热能力差,无法提供充足的光照等问题,无法很好的满足蔬菜栽培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旨在提高日光温室的保温和蓄热能力。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包括自后向前依次设置的冻土层、恒温层和蓄热放热层;所述蓄热放热层的纵向截面为自上而下逐渐增厚的直角梯形结构,且所述蓄热放热层的前侧壁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朝向温室内腔;所述冻土层的纵向截面为自上而下逐渐增厚的直角梯形结构,且所述冻土层的后侧壁为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3、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冻土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蓄热放热层的厚度。

4、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蓄热放热层靠近所述恒温层的一侧设置有空气腔,所述空气腔的宽度小于所述蓄热放热层的厚度的一半。

5、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空气腔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贯穿蓄热放热层并伸入温室内腔的上部,且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单向进气阀和进气风机;所述出气管自下方延伸至温室内腔远离所述蓄热放热层的一端,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处设有单向出气阀。

6、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出气管的出口端设有多个支管,多个所述支管沿所述出气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7、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出气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气管沿墙体结构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空气腔内设有蓄热夹层,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位于所述蓄热夹层的上下两端;所述蓄热夹层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蓄热结构层;所述蓄热结构层内设有多孔蓄热材料。

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蓄热结构层纵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蓄热结构层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蓄热结构的厚度。

1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蓄热结构层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且多个所述蓄热结构层相互平行。

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蓄热结构层与水平面夹角为45°,所述蓄热结构层的端面朝向所述出气管的进气方向。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蓄热放热层用于将白天吸收的热量在夜间释放至温室的空气中;蓄热放热层与冻土层内设置有恒温层,以避免热量向冻土层散失;此外,蓄热放热层的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二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保证其吸热/放热面积的同时,减少了蓄热放热层所占据的温室内的面积。

技术特征:

1.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后向前依次设置的冻土层(1)、恒温层(3)和蓄热放热层(2);所述蓄热放热层(2)的纵向截面为自上而下逐渐增厚的直角梯形结构,且所述蓄热放热层(2)的前侧壁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朝向温室内腔;所述冻土层(1)的纵向截面为自上而下逐渐增厚的直角梯形结构,且所述冻土层(1)的后侧壁为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土层(1)的厚度大于所述蓄热放热层(2)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放热层(2)靠近所述恒温层(3)的一侧设置有空气腔(4),所述空气腔(4)的宽度小于所述蓄热放热层(2)的厚度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4)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5)和出气管(7),所述进气管(5)贯穿蓄热放热层(2)并伸入温室内腔的上部,且所述进气管(5)上设有单向进气阀(6)和进气风机;所述出气管(7)自下方延伸至温室内腔远离所述蓄热放热层(2)的一端,所述出气管(7)的出气口处设有单向出气阀(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7)的出口端设有多个支管(10),多个所述支管(10)沿所述出气管(7)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7)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气管(7)沿墙体结构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4)内设有蓄热夹层,所述进气管(5)和所述出气管(7)分别位于所述蓄热夹层的上下两端;所述蓄热夹层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蓄热结构层(9);所述蓄热结构层(9)内设有多孔蓄热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结构层(9)纵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蓄热结构层(9)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蓄热结构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结构层(9)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且多个所述蓄热结构层(9)相互平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结构层(9)与水平面夹角为45°,所述蓄热结构层(9)的端面朝向所述出气管(7)的进气方向。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属于农用温室技术领域,包括自后向前依次设置的冻土层、恒温层和蓄热放热层;蓄热放热层的纵向截面为自上而下逐渐增厚的直角梯形结构,且蓄热放热层的前侧壁为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朝向温室内腔;冻土层的纵向截面为自上而下逐渐增厚的直角梯形结构,且冻土层的后侧壁为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二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本技术提供的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蓄热放热层用于将白天吸收的热量在夜间释放至温室的空气中;蓄热放热层与冻土层内设置有恒温层,以避免热量向冻土层散失。技术研发人员:狄政敏,聂承华,刘敏彦,马立刚,郄东翔,张建峰,靳昌霖,史明静,孔露露,马宝玲,赵清,宋立彦,陈俊杰,车寒梅,李如欣,杨世丽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技术指导总站技术研发日:20231228技术公布日:2024/8/1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19/2772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