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
- 国知局
- 2024-08-19 14:53:18
本技术属于野外宿营装备,特别是一种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
背景技术:
1、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耸立于对流层的中部,具有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气温低、积温少、低压缺氧、寒冷干燥的特点,属于典型的高原气候区域。高原大部分地区空气稀薄清洁、干燥少云、尘埃和水蒸气含量少,大气透明度高,白天地面接收大量的太阳辐射能量,近地面层的气温上升迅速。晚上,地面散热极快,地面气温急剧下降。高原一天当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很大,一日之内,历经寒暑,白天烈日当空,有时气温高达20~30℃,而晚上及清晨气温有时可降至0℃以下。
2、目前,在高原高寒地区适用的野外宿营帐篷保温隔热效果较差。白天,环境温度较高、太阳辐射能量高时,帐篷内温度较高;夜晚,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帐篷内温度趋近于环境温度,早晚温差很大,居住舒适性较差,没有能够很好的收集日间能量并加以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帐篷在高原高寒地区居住存在舒适性较差、日间能量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方便,可以高效利用太阳能的集光式太阳能蓄热帐篷。
2、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所述帐篷为可拆装结构,包括支撑结构、隔热外篷、保温棉内篷,以及隔温单元和蓄热单元;所述保温棉内篷位于所述隔热外篷内侧,所述隔热外篷和保温棉内篷通过连接构件与所述支撑结构相连,形成篷体;所述隔热外篷与保温棉内篷在原有特性基础上增加耐日光老化的阳光采集透射部件;所述隔温单元与蓄热单元通过连接构件与篷体相连,进行地面的隔温与能量的储蓄。
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为立柱式、框架式、网架式或充气式。
4、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外篷采用隔热涂层处理的牛津布面料。
5、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外篷、保温棉内篷的篷顶均开设天窗,且天窗采用耐日光老化的阳光透射部件,窗薄膜采用高原耐候性薄膜。
6、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棉内篷的窗薄膜构件增加聚光蓄能涂层。
7、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棉内篷为金属反射膜、隔热保温材料、涂银牛津布构成的三明治结构,其中金属反射膜位于篷体内部空间。
8、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反射膜采用金属铝膜与非织造面料复合的结构;所述隔热保温材料采用保温纤维絮片,所述保温纤维絮片采用气凝胶纤维,利用细度的差异化,形成中空纤维骨架与超细纤维绒朵的多层级网络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隔温单元与所述篷体为一个整体,或两者为相对独立的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隔温单元采用具有半无限大传热特性的材料与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单元采用显热储存、相变储存或化学反应储存的方式,且以大面积铺设或放置物件的形式,置于帐篷内部,用于白天收集帐篷内积蓄的能量,夜晚释放能量。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3、1)是一种可以高效利用太阳能的集光式太阳能蓄热帐篷,能有效解决现有帐篷在高原高寒地区居住存在舒适性较差、日间能量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14、2)该帐篷利用特殊材料的储能与放热作为吸放热系统,搭配可拆卸隔热层,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做出调整。
15、3)该光热蓄能帐篷可以进行拆分、包装,便于运输和储存。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1.一种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为可拆装结构,包括支撑结构、隔热外篷、保温棉内篷,以及隔温单元和蓄热单元;所述保温棉内篷位于所述隔热外篷内侧,所述隔热外篷和保温棉内篷通过连接构件与所述支撑结构相连,形成篷体;所述隔热外篷与保温棉内篷在原有特性基础上增加耐日光老化的阳光采集透射部件;所述隔温单元与蓄热单元通过连接构件与篷体相连,进行地面的隔温与能量的储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立柱式、框架式、网架式或充气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篷采用隔热涂层处理的牛津布面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篷、保温棉内篷的篷顶均开设天窗,且天窗采用耐日光老化的阳光透射部件,窗薄膜采用高原耐候性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棉内篷的窗薄膜构件增加聚光蓄能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棉内篷为金属反射膜、隔热保温材料、涂银牛津布构成的三明治结构,其中金属反射膜位于篷体内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膜采用金属铝膜与非织造面料复合的结构;所述隔热保温材料采用保温纤维絮片,所述保温纤维絮片采用气凝胶纤维,利用细度的差异化,形成中空纤维骨架与超细纤维绒朵的多层级网络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单元与所述篷体为一个整体,或两者为相对独立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单元采用具有半无限大传热特性的材料与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单元采用显热储存、相变储存或化学反应储存的方式,且以大面积铺设或放置物件的形式,置于帐篷内部,用于白天收集帐篷内积蓄的能量,夜晚释放能量。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原高寒地区用光热蓄能帐篷,为可拆装结构,包括支撑结构、隔热外篷、保温棉内篷,以及隔温单元和蓄热单元;所述保温棉内篷位于所述隔热外篷内侧,所述隔热外篷和保温棉内篷通过连接构件与所述支撑结构相连,形成篷体;所述隔热外篷与保温棉内篷在原有特性基础上增加耐日光老化的阳光采集透射部件;所述隔温单元与蓄热单元通过连接构件与篷体相连,进行地面的隔温与能量的储蓄。本技术结构新颖,适用于高原高寒地区气候地区,可靠性高,操作便捷。技术研发人员:张华,韩旭,王瑞海,李永,王婧,史路阳,范子豪,耿一超,高天飞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技术研发日:20231128技术公布日:2024/8/1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19/2767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