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头模具和扭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22 14:47:26
本申请涉及扭头模具和应用该扭头模具的扭头装置。
背景技术:
1、扁线绕组的电机在定子槽空间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圆线绕组的电机可以填充更多的导线,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采用xpin绕组的电机可以进一步优化焊接端导线的线型。然而,xpin绕组的加工难度较大,在扭头过程中,难以有效的约束导线,容易导致导线窜动而相互摩擦,进而导致导线的绝缘层破损,影响电机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扭头模具及扭头装置,所述扭头模具有利于在xpin绕组的扭头过程供约束导线的端部,从而避免导线窜动导致的绝缘层磨损,有利于提高电机的良品率。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扭头模具,包括:
3、内层模具以及外层模具,所述外层模具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内层模具的径向外侧;
4、所述内层模具包括内筒,所述内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围绕所述内筒周向间隔排布;
5、所述外层模具包括外筒,所述外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槽,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槽围绕所述外筒周向间隔排布;
6、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槽的第一底壁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和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一阻挡部远离所述外筒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槽的第二底壁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和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二阻挡部远离所述内筒的一侧。
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扭头模具,通过在内筒上开设多个第一定位槽,可以容纳多个导线的端部,通过设置第一底壁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和第一阻挡部,可以使导线的端部容纳于凹陷形成的第一凹陷部,并且位于第一凹陷部与外筒之间的第一阻挡部可以用于阻止部分容纳于第一凹陷部的导线在内筒的径向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在外筒上开设多个第二定位槽,可以容纳多个导线的端部,通过设置第二底壁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和第二阻挡部,可以使导线的端部容纳于凹陷形成的第二凹陷部,并且位于第二凹陷部与内筒之间的第二阻挡部可以用于阻止部分容纳于第二凹陷部的导线在外筒的径向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内层模具和外层模具的搭配,可以定位定子绕组的每一导线的端部,从而在扭头过程中约束每一导线的端部,避免扭头的过程中导线发生窜线,有利于提高电机的良品率。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筒包括第一顶端面、与所述第一顶端面相对的第一底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顶端面和所述第一底端之间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定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一顶端面和所述外侧表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定位槽还包括朝向所述外侧表面设置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底壁朝向所述第一顶端面设置,所述第一底壁靠近所述第一底端的位置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顶端面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阻挡部之间。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壁包括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所述第一弧形壁与所述第二弧形壁在所述第一定位槽远离所述第一顶端面的第一端部平滑连接,并分别朝向所述第一顶端面延伸,所述第一弧形壁与所述第一顶端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弧形壁与所述第一顶端面的夹角。
10、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所述第一弧形壁与所述第二弧形壁的排列方向沿所述外侧表面的周向方向相同。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筒包括第二顶端面、与所述第二顶端面相对的第二底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顶端面和所述第二底端之间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二定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二顶端面和所述内侧表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定位槽还包括朝向所述内侧表面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底壁朝向所述第二顶端面设置,所述第二底壁靠近所述第二底端的位置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顶端面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所述第二凹陷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阻挡部之间。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壁包括第三弧形壁和第四弧形壁,所述第三弧形壁与所述第四弧形壁在所述第二定位槽远离所述第二顶端面的第二端部平滑连接,并分别朝向所述第二顶端面延伸,所述第三弧形壁与所述第二顶端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四弧形壁与所述第二顶端面的夹角。
13、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所述第三弧形壁与所述第四弧形壁的排列方向沿所述内侧表面的周向方向相同。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层模具还包括第一底座,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端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所述外层模具还包括第二底座,所述外筒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底端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底座经由所述开口至少部分裸露。
1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扭头装置,用于对定子绕组的多个导体端部进行扭头,其包括:
17、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扭头模具;以及
18、伺服组件,所述伺服组件与所述扭头模具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扭头模具移动和/或转动。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伺服组件用于分别驱动所述内层模具和所述外层模具转动。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扭头装置包括多个不同尺寸的所述扭头模具,多个所述扭头模具同轴嵌套设置。
21、上述扭头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扭头模具,可实现所述扭头模具的所有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1.一种扭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包括第一顶端面、与所述第一顶端面相对的第一底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顶端面和所述第一底端之间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定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一顶端面和所述外侧表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定位槽还包括朝向所述外侧表面设置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底壁朝向所述第一顶端面设置,所述第一底壁靠近所述第一底端的位置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顶端面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阻挡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壁包括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所述第一弧形壁与所述第二弧形壁在所述第一定位槽远离所述第一顶端面的第一端部平滑连接,并分别朝向所述第一顶端面延伸,所述第一弧形壁与所述第一顶端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弧形壁与所述第一顶端面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头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所述第一弧形壁与所述第二弧形壁的排列方向沿所述外侧表面的周向方向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第二顶端面、与所述第二顶端面相对的第二底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顶端面和所述第二底端之间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二定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二顶端面和所述内侧表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定位槽还包括朝向所述内侧表面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底壁朝向所述第二顶端面设置,所述第二底壁靠近所述第二底端的位置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顶端面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所述第二凹陷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阻挡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壁包括第三弧形壁和第四弧形壁,所述第三弧形壁与所述第四弧形壁在所述第二定位槽远离所述第二顶端面的第二端部平滑连接,并分别朝向所述第二顶端面延伸,所述第三弧形壁与所述第二顶端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四弧形壁与所述第二顶端面的夹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头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所述第三弧形壁与所述第四弧形壁的排列方向沿所述内侧表面的周向方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模具还包括第一底座,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端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所述外层模具还包括第二底座,所述外筒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底端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底座经由所述开口至少部分裸露。
10.一种扭头装置,用于对定子绕组的多个导体端部进行扭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组件用于分别驱动所述内层模具和所述外层模具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头装置包括多个不同尺寸的所述扭头模具,多个所述扭头模具同轴嵌套设置。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一种扭头模具,包括:内层模具以及外层模具,外层模具可转动地套设于内层模具的径向外侧;内层模具包括内筒,内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多个第一定位槽围绕内筒周向间隔排布;外层模具包括外筒,外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槽,多个第二定位槽围绕外筒周向间隔排布;其中,第一定位槽的第一底壁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和第一阻挡部,第一凹陷部位于第一阻挡部远离外筒的一侧;第二定位槽的第二底壁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和第二阻挡部,第二凹陷部位于第二阻挡部远离内筒的一侧。本申请提供的扭头模具有利于在扭头过程中避免导体窜动而导致的绝缘层破损。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扭头模具的扭头装置。技术研发人员:沈书成,栾世辉,李常珞,范必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20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22/2798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