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办公文教,装订,广告设备的制造及其产品制作工艺 > 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  >  正文

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

  • 国知局
  • 2024-09-19 14:52:52

本技术属于介入治疗训练,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在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治疗时,常采用介入治疗方法。

2、由于介入治疗操作相对精细,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在实际操作前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模拟训练,一般借助人体模型和介入设备,由医护人员进行模拟操作,但是目前医护人员进行介入治疗训练的模型通常较为承重,不方便根据治疗需要进行模型的翻转,角度的调整等,训练不便,且训练时一般需要借助导向工具对介入治疗的工具进行导向和支撑,导向工具需要医护人员手持,一手操作治疗工具,操作不便,且长时间手持导向工具容易劳累。

3、因此提出了一种便于调节、便于操作的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具有便于调节、便于操作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侧活动卡接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包括转动板、限位杆和第一挤压螺杆,所述转动板活动卡接在转动架的内侧,所述转动板的顶面边部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上固定设有摩擦条,所述摩擦条为柔性材质,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套接设有模型,所述模型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贯穿限位孔,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挤压螺杆,所述第一挤压螺杆螺纹连接在转动架上,所述支撑框的一侧壁上固定设有辅助架,所述辅助架的一端内侧插接设有介入设备。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架包括固定杆、调节架、连接架和导向架,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支撑框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杆上螺纹连接设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上端套接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套接设有导向架。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调节架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的内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架包括调节螺杆、转板、支撑弹簧和支撑环,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的内侧,所述调节螺杆的顶部固定设有转板,所述调节螺杆的外侧套接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固定杆上,所述支撑弹簧的上端固定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套接在调节螺杆的外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包括套筒、矩形杆和挡板,所述套筒套接在调节螺杆的外侧,所述套筒位于转板与支撑环之间,所述套筒的外壁上固定设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一端固定设有挡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架包括矩形筒、第二挤压螺杆、支撑杆和导向筒,所述矩形筒套接在矩形杆的外侧,所述矩形筒的侧壁上螺纹连接设有第二挤压螺杆,所述矩形筒的顶面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位于模型的上方,所述介入设备插接在导向筒的内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框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第一挤压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的内侧,所述第一挤压螺杆的一端固定设有挤压垫,所述挤压垫位于收纳槽的内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板的中部开设有手术口,所述模型位于手术口的上方,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轴位于通孔的内侧,所述转动板的另一端开设有操作口,所述挤压垫位于通孔的一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支撑框、转动架和模型,转动架的转动板活动卡接在支撑框的内侧,支撑板上设有限位杆,在借助人体模型进行介入治疗的模拟训练时,将模型插接到转动板上的限位杆上,实现限位固定,在训练人员根据需要进行模型的角度调整时,将转动板在支撑框的内侧转动,转动后拧紧第一挤压螺杆对转动板进行顶紧,从而对模型的角度进行固定,便于训练操作;

12、且通过设置的辅助架,辅助架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支撑框的一侧,在医护人员使用模型进行介入治疗的训练时,将辅助架的导向架在连接架上移动,使得导向架的导向筒移动到模型上指定位置,随后将辅助架的调节架中的调节螺杆向下拧动,使得调节架能够带动连接架及导向架下移,从而使得导向筒贴合在模型上,随后训练的医护人员将介入设备插入导向筒的内侧进行导向即可,进行模拟训练时,无需医护人员时刻手持导向工具,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内侧活动卡接设有转动架(2),所述转动架(2)包括转动板(21)、限位杆(22)和第一挤压螺杆(23),所述转动板(21)活动卡接在转动架(2)的内侧,所述转动板(21)的顶面边部固定设有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的外壁上固定设有摩擦条(221),所述摩擦条(221)为柔性材质,所述限位杆(22)的外侧套接设有模型(3),所述模型(3)上开设有限位孔(31),所述限位杆(22)贯穿限位孔(31),所述转动板(21)的一侧设有第一挤压螺杆(23),所述第一挤压螺杆(23)螺纹连接在转动架(2)上,所述支撑框(1)的一侧壁上固定设有辅助架(4),所述辅助架(4)的一端内侧插接设有介入设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架(4)包括固定杆(41)、调节架(42)、连接架(43)和导向架(44),所述固定杆(41)固定在支撑框(1)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杆(41)上螺纹连接设有调节架(42),所述调节架(42)的上端套接设有连接架(43),所述连接架(43)上套接设有导向架(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1)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11),所述调节架(42)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41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42)包括调节螺杆(421)、转板(422)、支撑弹簧(423)和支撑环(424),所述调节螺杆(421)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411)的内侧,所述调节螺杆(421)的顶部固定设有转板(422),所述调节螺杆(421)的外侧套接设有支撑弹簧(423),所述支撑弹簧(423)的下端固定在固定杆(41)上,所述支撑弹簧(423)的上端固定设有支撑环(424),所述支撑环(424)套接在调节螺杆(42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3)包括套筒(431)、矩形杆(432)和挡板(433),所述套筒(431)套接在调节螺杆(421)的外侧,所述套筒(431)位于转板(422)与支撑环(424)之间,所述套筒(431)的外壁上固定设有矩形杆(432),所述矩形杆(432)的一端固定设有挡板(4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44)包括矩形筒(441)、第二挤压螺杆(442)、支撑杆(443)和导向筒(444),所述矩形筒(441)套接在矩形杆(432)的外侧,所述矩形筒(441)的侧壁上螺纹连接设有第二挤压螺杆(442),所述矩形筒(441)的顶面固定设有支撑杆(443),所述支撑杆(443)的一端固定设有导向筒(444),所述导向筒(444)位于模型(3)的上方,所述介入设备(5)插接在导向筒(444)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支撑轴(11),所述支撑框(1)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2),所述第一螺纹孔(12)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13),所述第一挤压螺杆(23)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12)的内侧,所述第一挤压螺杆(23)的一端固定设有挤压垫(231),所述挤压垫(231)位于收纳槽(13)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1)的中部开设有手术口(211),所述模型(3)位于手术口(211)的上方,所述转动板(21)的一端开设有通孔(213),所述支撑轴(11)位于通孔(213)的内侧,所述转动板(21)的另一端开设有操作口(212),所述挤压垫(231)位于通孔(213)的一侧。

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介入治疗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侧活动卡接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包括转动板、限位杆和第一挤压螺杆,所述转动板活动卡接在转动架的内侧,所述转动板的顶面边部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套接设有模型。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框、转动架和模型,转动架的转动板活动卡接在支撑框的内侧,支撑板上设有限位杆,在借助人体模型进行介入治疗的训练时,将模型插接到转动板上的限位杆上,实现限位固定,在训练人员根据需要进行模型的角度调整时,将转动板在支撑框的内侧转动,转动后拧紧第一挤压螺杆对转动板进行顶紧,从而对模型的角度进行固定,便于训练操作。技术研发人员:邢强,王红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1229技术公布日:2024/9/1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19/3007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