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线束用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9-23 14:30:39
本技术属于线束收纳,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器线束用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1、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家用电器中会用到线束,家用电器线束将用到收纳装置进行收纳。
2、现有专利(申请号:cn202221726024.1)提出了一种线束收纳缠绕装置,包括一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线束穿过的槽口,装置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线束的固定结构;装置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收纳缠绕在装置主体上的线束进行压紧的压紧梁,通过在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束的固定结构,以及对收纳缠绕在装置主体上的线束进行压紧的压紧梁,从而对缠绕在装置主体上的线束进行固定,避免线束脱落。
3、上述装置在对线束进行缠绕收纳后,线束外部缺少相应的保护结构,在不使用时线束暴露在外部,容易对线束表层造成刮伤,损坏绝缘层,在使用时存在漏电或短路的风险。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器线束用缠绕装置,实现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器线束用缠绕装置,包括:
3、线束本体;
4、用于对线束本体进行收纳的缠绕组件;
5、所述缠绕组件包括整体为中空筒体结构的收纳筒,所述收纳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缠绕辊,所述线束本体缠绕设置在缠绕辊上,所述收纳筒侧壁上开设有便于线束本体穿入的第一槽口,所述收纳筒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封堵筒,所述封堵筒上开设有与第一槽口相适配的第二槽口。
6、进一步的,所述缠绕辊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勾挂块,所述勾挂块为钩状结构,所述勾挂块位于缠绕辊中部的外壁上。
7、进一步的,所述收纳筒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呈对称设置有两个。
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收纳筒的外部且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旋钮为圆盘结构,所述旋钮的外周壁上一体成型有防滑纹路。
9、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远离旋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棘轮,所述收纳筒靠近棘轮的一端面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棘轮啮合。
10、进一步的,所述棘爪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收纳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棘爪的外壁固定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转动封堵筒使封堵筒上开设的第二槽口与收纳筒上开设的第一槽口相对应,此时可将线束本体缠绕在缠绕辊上,当线束本体缠绕收纳完成后,再转到封堵筒使第二槽口与第一槽口错位,利用封堵筒可对第一槽口进行封堵,进而使线束本体处于收纳筒的内部,防止线束本体在收纳时暴露在外部,避免线束本体受到刮划损坏,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棘爪与棘轮啮合可对旋转轴的转动进行锁定,进而避免旋转轴和缠绕辊发生自转,进而提高线束本体缠绕在缠绕辊上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1.一种电器线束用缠绕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线束用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辊(4)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勾挂块(5),所述勾挂块(5)为钩状结构,所述勾挂块(5)位于缠绕辊(4)中部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线束用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筒(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呈对称设置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线束用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3)的一端延伸至收纳筒(2)的外部且固定安装有旋钮(9),所述旋钮(9)为圆盘结构,所述旋钮(9)的外周壁上一体成型有防滑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器线束用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3)远离旋钮(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棘轮(11),所述收纳筒(2)靠近棘轮(11)的一端面上转动安装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上固定安装有棘爪(13),所述棘爪(13)与棘轮(11)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器线束用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13)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14),所述支撑弹簧(14)的一端与收纳筒(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2)的另一端与棘爪(13)的外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器线束用缠绕装置,涉及线束收纳技术领域,包括线束本体;用于对线束本体进行收纳的缠绕组件;所述缠绕组件包括整体为中空筒体结构的收纳筒,所述收纳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缠绕辊,所述线束本体缠绕设置在缠绕辊上,所述收纳筒侧壁上开设有便于线束本体穿入的第一槽口,所述收纳筒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封堵筒,所述封堵筒上开设有与第一槽口相适配的第二槽口。本技术解决了线束外部缺少相应的保护结构,在不使用时线束暴露在外部,容易对线束表层造成刮伤,损坏绝缘层,在使用时存在漏电或短路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高宏国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赛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30技术公布日:2024/9/1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23/30323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