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发电变电,配电装置的制造技术 > 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  正文

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10-15 10:10:19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对于插入电子设备的外接设备,当外接设备充电时,需要先将外接设备从电子设备中拔出,再对其进行充电,这种方式不但操作繁琐,而且频繁拔插外接设备还极大地影响其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其能够对插入电子设备的外接设备不用拔出就能对其充电,提高了外接设备充电的便利性,同时避免了频繁拔插外接设备对其可靠性的影响。

2、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插入有外接设备,所述外接设备包括受电线圈,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连接的供受电线圈和充电控制电路,所述供受电线圈和所述受电线圈电磁耦合,所述方法包括:

4、当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检测到有充电器插入时,设置所述供受电线圈的工作模式为供电模式;

5、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将所述充电器输出的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供受电线圈;

6、所述供受电线圈将接收的充电电流通过电磁感应传输至所述受电线圈,以使所述受电线圈对所述外接设备的电池充电。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接设备还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之间无线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

8、所述第一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的电池的电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充电请求;

9、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请求,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向所述外接设备的电池充电。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请求,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向所述外接设备的电池充电的步骤包括:

11、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进行充电器检测;

12、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在检测到未插入充电器且未检测到无线充电器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输出的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供受电线圈;

13、所述供受电线圈将接收的充电电流通过电磁感应传输至所述受电线圈,以使所述受电线圈对所述外接设备的电池充电。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切换电路和发送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输出的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供受电线圈的步骤包括:

15、所述控制切换电路设置所述供受电线圈的工作模式为供电模式,并将所述发送控制电路和所述供受电线圈之间的电路连通;

16、所述发送控制电路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输出的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供受电线圈。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8、当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未检测到有充电器插入、且检测到包括与所述受电线圈电磁耦合的第一供电线圈的无线充电器时,设置所述供受电线圈的工作模式为受电模式;

19、所述第一供电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将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受电线圈,以使所述受电线圈对所述外接设备的电池充电。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第二供电线圈,第一供电线圈和第二供电线圈的谐振频率不同,所述第二供电线圈和所述供受电线圈电磁耦合,所述方法还包括:

21、所述第二供电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将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供受电线圈;

22、所述供受电线圈将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充电控制电路;

23、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将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以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切换电路和接收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将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步骤包括:

25、所述控制切换电路将所述接收控制电路和所述供受电线圈之间的电路连通;

26、所述接收控制电路将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2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8、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将所述充电器输出的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以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

2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受电线圈和所述受电线圈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所述受电线圈的圆心和所述供受电线圈的圆心处于同一条垂线上。

3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为遥控器,所述外接设备为中继器,所述中继器与无人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31、所述遥控器向所述中继器发送用于对所述无人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以使所述中继器将所述控制信号放大后发送至所述无人设备。

32、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插入有外接设备,所述外接设备包括受电线圈,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连接的供受电线圈和充电控制电路,所述供受电线圈和所述受电线圈电磁耦合,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执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中充电控制电路执行的充电方法,所述供受电线圈执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中供受电线圈执行的充电方法。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充电控制电路和供受电线圈,在外接设备中设置有受电线圈,在充电控制电路检测到有充电器插入时,充电控制电路设置供受电线圈的工作模式为供电模式,充电控制电路将充电器输出的充电电流传输至供受电线圈,供受电线圈将接收的充电电流通过电磁感应传输至受电线圈,以使受电线圈对外接设备的电池充电,由此实现了无需将外接设备从电子设备中拔出再充电,提高了外接设备充电的便利性,同时避免了频繁拔插外接设备对其可靠性的影响,提高了外接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插入有外接设备,所述外接设备包括受电线圈,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连接的供受电线圈和充电控制电路,所述供受电线圈和所述受电线圈电磁耦合,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还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之间无线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请求,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向所述外接设备的电池充电的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切换电路和发送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输出的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供受电线圈的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第二供电线圈,第一供电线圈和第二供电线圈的谐振频率不同,所述第二供电线圈和所述供受电线圈电磁耦合,所述方法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切换电路和接收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将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步骤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受电线圈和所述受电线圈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所述受电线圈的圆心和所述供受电线圈的圆心处于同一条垂线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遥控器,所述外接设备为中继器,所述中继器与无人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插入有外接设备,所述外接设备包括受电线圈,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连接的供受电线圈和充电控制电路,所述供受电线圈和所述受电线圈电磁耦合,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中充电控制电路执行的充电方法,所述供受电线圈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中供受电线圈执行的充电方法。

技术总结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插入有外接设备,外接设备包括受电线圈,电子设备包括电连接的供受电线圈和充电控制电路,供受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电磁耦合,所述方法包括:当充电控制电路检测到有充电器插入时,设置供受电线圈的工作模式为供电模式;充电控制电路将充电器输出的充电电流传输至供受电线圈;供受电线圈将接收的充电电流通过电磁感应传输至受电线圈,以使受电线圈对外接设备的电池充电。本发明实现了外接设备的无线充电,避免了外接设备充电时频繁拔插导致的操作繁琐和对其可靠性的影响。技术研发人员:康振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0/10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015/3166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