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编码插接件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编码插接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1-12 14:04:31

本技术涉及插接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编码插接件。

背景技术:

1、目前,用于伺服电机的编码插接件通常是各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和编码器线端连接器插接,另一端则需要靠人工手动插接线头至电机内部接线处。该种制造方式耗费人工、效率低,且容易出现线序错误。另外,目前,连接器的信号插针和信号线的芯线(导体)采用焊接工艺,容易产生脱锡或假焊等问题,进而会对产品的稳定连接带来风险,而且在出现线序错误后不容易修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编码插接件,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码插接件,用于伺服电机,所述编码插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多根信号线,所述第一连接器被配置为与编码器线端连接器插接,所述第二连接器被配置为与电机内连接器插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多个信号插针,所述信号插针的第一端暴露在所述基座的前侧,所述信号插针的第二端暴露在所述基座的后侧,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胶芯和设置在所述胶芯的多个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一端暴露在所述胶芯的后侧,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端暴露在所述胶芯的前侧,所述信号线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插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信号线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端连接。

3、可选地,所述信号插针和所述信号线通过铆接固定连接。

4、可选地,所述信号插针包括插接主体,所述插接主体的后端形成铆接部,所述铆接部包括位于前侧的芯线铆接部和位于后侧的外被层铆接部,所述芯线铆接部包括第一基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基部的相对两侧的一对芯线铆接片,所述芯线铆接片相向弯折将放置在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信号线的芯线压接在所述芯线铆接片和所述第一基部之间,所述外被层铆接部包括第二基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基部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外被层铆接片,所述外被层铆接片相向弯折将放置在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信号线的外被层压接在所述外被层铆接片和所述第二基部之间。

5、可选地,所述信号端子和所述信号线通过铆接固定连接。

6、可选地,所述信号端子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形成铆接部,所述铆接部包括位于后侧的芯线铆接部和位于前侧的外被层铆接部,所述芯线铆接部包括第一基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基部的相对两侧的一对芯线铆接片,所述芯线铆接片相向弯折将放置在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信号线的芯线压接在所述芯线铆接片和所述第一基部之间,所述外被层铆接部包括第二基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基部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外被层铆接片,所述外被层铆接片相向弯折将放置在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信号线的外被层压接在所述外被层铆接片和所述第二基部之间。

7、可选地,所述基座的后侧形成有包围各所述信号端子的密封圈沟槽,所述密封圈沟槽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基座装配在电机壳体时,所述密封圈与电机壳体密封接触。

8、可选地,所述编码插接件还包括接地线,所述接地线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信号插针连接,所述接地线的第二端与铜耳连接。

9、可选地,所述接地线与所述铜耳的连接处套设有热缩管。

10、可选地,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多个前后贯穿的插针槽,各所述信号插针分别插设在各所述插针槽,在各所述信号插针与对应的所述信号线连接且分别插设在各所述插针槽后,所述插针槽的后端通过灌胶进行密封。

11、可选地,所述基座的后侧面形成下沉槽,各所述插针槽的后端与所述下沉槽连通,所述下沉槽处进行灌胶。

12、本实用新型中,编码插接件在各信号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除了各信号线的第一端除了通过第一连接器与线端编码器线端连接器连接外,各信号线的第二端同样通过第二连接器与电机内配置的连接器连接,即通过将各信号线的第二端与各信号端子的第二端连接,在装配时,只需直接将第二连接器与电机内配置的连接器插接即可,无需人工手动插接线头,可以即插即用,有效节省了人工,提升了效率,降低了线序错误出现的概率。同时,借由信号线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器的连接,也有利于各信号线的有序排列。

技术特征:

1.一种编码插接件,用于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插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多根信号线,所述第一连接器被配置为与编码器线端连接器插接,所述第二连接器被配置为与电机内连接器插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多个信号插针,所述信号插针的第一端暴露在所述基座的前侧,所述信号插针的第二端暴露在所述基座的后侧,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胶芯和设置在所述胶芯的多个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一端暴露在所述胶芯的后侧,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端暴露在所述胶芯的前侧,所述信号线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插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信号线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插针和所述信号线通过铆接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插针包括插接主体,所述插接主体的后端形成铆接部,所述铆接部包括位于前侧的芯线铆接部和位于后侧的外被层铆接部,所述芯线铆接部包括第一基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基部的相对两侧的一对芯线铆接片,所述芯线铆接片相向弯折将放置在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信号线的芯线压接在所述芯线铆接片和所述第一基部之间,所述外被层铆接部包括第二基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基部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外被层铆接片,所述外被层铆接片相向弯折将放置在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信号线的外被层压接在所述外被层铆接片和所述第二基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和所述信号线通过铆接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码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形成铆接部,所述铆接部包括位于后侧的芯线铆接部和位于前侧的外被层铆接部,所述芯线铆接部包括第一基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基部的相对两侧的一对芯线铆接片,所述芯线铆接片相向弯折将放置在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信号线的芯线压接在所述芯线铆接片和所述第一基部之间,所述外被层铆接部包括第二基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基部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外被层铆接片,所述外被层铆接片相向弯折将放置在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信号线的外被层压接在所述外被层铆接片和所述第二基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后侧形成有包围各所述信号端子的密封圈沟槽,所述密封圈沟槽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基座装配在电机壳体时,所述密封圈与电机壳体密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插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地线,所述接地线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信号插针连接,所述接地线的第二端与铜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码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与所述铜耳的连接处套设有热缩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多个前后贯穿的插针槽,各所述信号插针分别插设在各所述插针槽,在各所述信号插针与对应的所述信号线连接且分别插设在各所述插针槽后,所述插针槽的后端通过灌胶进行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码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后侧面形成下沉槽,各所述插针槽的后端与所述下沉槽连通,所述下沉槽处进行灌胶。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码插接件,用于伺服电机,编码插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连接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多根信号线,第一连接器被配置为与编码器线端连接器插接,第二连接器被配置为与电机内连接器插接,第一连接器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的多个信号插针,信号插针的第一端暴露在基座的前侧,信号插针的第二端暴露在基座的后侧,第二连接器包括胶芯和设置在胶芯的多个信号端子,信号端子的第一端暴露在胶芯的后侧,信号端子的第二端暴露在胶芯的前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信号插针的第二端连接,信号线的第二端与信号端子的第二端连接。本技术有效节省了人工,提升了效率,降低了线序错误出现的概率。技术研发人员:赖庆生,王鹏,伍炜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鑫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328技术公布日:2024/11/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12/3271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