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跨越电缆沟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2-26 16:09:46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跨越电缆沟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电缆施工作业中,由于工作需要,作业人员需要经常绕行电缆沟以到达工作点,并在作业过程中不断搬运各种设备和材料。这种频繁的绕行不仅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往往采用在电缆沟上搭设简易的跨越板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跨越板的结构简单、稳固性差,一旦发生垮塌,将对下方的电缆造成严重的挤压和破坏,给电缆带来不可逆的损伤。此外,简易跨越板通常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无法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3、以上两种方式无法兼顾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移动式跨越电缆沟装置,以兼顾工作效率与安全性为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移动式跨越电缆沟装置,包括主支撑架和位于主支架上方的辅支撑架;所述的主支撑架的下端设有滑轮及滑轮锁定机构;所述辅支撑架横向固定在主支撑架的上方,所述的辅支撑架的两端设有伸缩机构。
3、主支撑架作为整个装置的基础支撑结构,可以采用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以确保其稳定性和耐用性。主支撑架的下端设有滑轮及滑轮锁定机构,使得装置可以方便地移动至不同的工作地点,并通过锁定机构稳定停放。辅支撑架横向固定在主支撑架的上方,用于提供足够的支撑面积,确保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通行。辅支撑架的两端设有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电缆沟进行尺寸调节,从而灵活适应不同尺寸的电缆沟,使得装置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以在各种施工环境下稳定使用。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移动式跨越电缆沟装置,作业人员可以安全、快速地跨越电缆沟,避免频繁绕行和搬运设备材料的麻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装置的稳固性和适应性也确保了电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降低了施工风险。主支撑架可以跨在电缆上,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电缆沟内电缆被重物砸伤。
4、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主支撑架包括四立柱、设于立柱下部的下连杆框、设于立柱上部的上连杆框;所述的四立柱的下端设有所述的滑轮。
5、四立柱的设计使得主支撑架具有很强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支撑整个装置和上方的辅支撑架,以及通行的作业人员和设备,下连杆框和上连杆框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主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使得装置在跨越电缆沟时不易发生晃动或倾斜。在四立柱的下端设置滑轮,使得整个装置可以轻松地在地面上移动,滑轮锁定机构的设置则确保了装置在需要时可以稳定地停放在指定位置,防止在跨越作业过程中发生滑移或移动。主支撑架的设计使其能够稳固地跨在电缆上,形成一个保护屏障,确保了在装置上作业的人员和物品不会直接接触到下方的电缆,从而有效防止了电缆被重物砸伤的风险,这对于保护电缆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6、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辅支撑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伸缩机构、位于两伸缩机构之间的多根平行设置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与伸缩机构固定连接。
7、辅支撑架两侧的伸缩机构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电缆沟进行灵活调节,无论是宽还是窄的电缆沟,都可以通过调整伸缩机构的长度来适应,从而确保装置能够稳固地跨越电缆沟。多根平行设置的连接杆与伸缩机构固定连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使得辅支撑架在承受重量时能够保持平稳,不易发生变形或垮塌,保证了作业人员在装置上行走和作业的安全性。
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中空杆、位于中空杆两侧的伸缩杆、位于伸缩杆端部的螺杆和限制伸缩杆移动的限位件,所述的螺杆头部设有大于螺杆直径的顶部,所述的伸缩杆与中空杆相配,使伸缩杆能相对中空杆移动。
9、伸缩机构的设计允许伸缩杆在中空杆内移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长度,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电缆沟,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和实用性。通过螺杆和限位件的配合,伸缩杆的移动得到了有效的限制和固定,确保了伸缩机构在调整长度后能够保持稳定,不易发生晃动或变形,从而保证了整个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伸缩机构的调整过程相对简单,只需要通过操作螺杆和限位件即可完成长度的调整。这种设计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大面积的顶部设计使得伸缩机构与电缆沟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提供了更强的支撑力,增强的稳定性确保装置在跨越电缆沟时不易晃动或倾斜,为作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固的工作平台。由于接触强度的提高,伸缩机构的顶部能够更好地贴合电缆沟壁,减少了因装置滑移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大面积的顶部设计使得伸缩机构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形态和材质的电缆沟壁,无论是平整还是稍有凹凸不平的沟壁,确保装置与沟壁之间的稳定接触,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大面积的顶部设计可以分散装置对电缆沟壁的压力,减少了因单点受力过大而导致的磨损或损坏,有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10、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伸缩杆的截面外廓尺寸小于中空杆的内腔尺寸,所述的中空杆设有定位孔,所述的伸缩杆设有多个能与定位孔相对的连接孔,所述的伸缩杆插入中空杆的内腔,中空杆的定位孔与伸缩杆的连接孔相对,将限位件拧入定位孔、连接孔中实现中空杆和伸缩杆的定位,调整螺杆的长度,使伸缩机构顶住电缆沟壁。
11、伸缩杆的截面外廓尺寸小于中空杆的内腔尺寸,使得伸缩杆可以顺畅地插入中空杆内腔,通过定位孔和连接孔的配合,限位件可以精准地拧入实现中空杆和伸缩杆的定位,不仅确保了伸缩机构在调整长度后的稳定性,还使得整个装置能够牢固地顶住电缆沟壁,防止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晃动或位移。由于伸缩杆可以在中空杆内移动,并且可以通过调整螺杆的长度来改变伸缩机构的总体长度,使得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电缆沟,作业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伸缩机构的长度,以适应各种施工环境。定位孔和连接孔的设计使得伸缩机构的调整过程变得简单方便,作业人员只需将伸缩杆插入中空杆内腔,然后将限位件拧入对应的定位孔和连接孔中即可完成固定,不需要复杂的工具或技能,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伸缩杆和中空杆的组合设计使得整个伸缩机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同时,由于定位孔和连接孔的精准配合,以及限位件的固定作用,伸缩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变形或损坏。通过伸缩机构的精准定位和固定,装置能够稳固地顶住电缆沟壁,防止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晃动或倾斜。这有助于减少因装置不稳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风险,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12、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立柱下方设有伸缩脚。
13、伸缩脚的设计使得主支撑架能够轻松应对不平整或倾斜的地面,通过调整伸缩脚的高度,可以确保主支撑架在不同地形上都能保持水平稳定,从而防止因地面不平导致的晃动或倾斜。伸缩脚增加了主支撑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能够减少在作业过程中因外力作用而导致的晃动,为作业人员提供一个更加稳固的工作平台。伸缩脚不仅可以在需要时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地形,还可以在不需要时收缩起来,方便装置的移动和运输,此外,通过调整伸缩脚,可以轻松地实现主支撑架在电缆沟上的精确定位,提高作业效率。伸缩脚的设计有助于防止主支撑架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倒塌或滑移,从而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通过调整伸缩脚的高度,还可以避免装置与电缆之间的摩擦或碰撞,进一步减少安全风险。伸缩脚通常具有较大的调节范围,可以适应不同深度的电缆沟,使得主支撑架在不同工作环境中都能发挥出良好的性能,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伸缩脚可以由多节杆体组成,杆体可以相互套接或滑动,以实现长度的调节,适应不同高度和地形的要求。当然伸缩脚除了手动操作外,还可以采用电动驱动、液压驱动、机械驱动等。
14、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主支撑架与辅支撑架焊接为一整体。
15、通过焊接将主支撑架与辅支撑架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整个支撑结构更加稳固,能够承受更大的外力和负载,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焊接连接相比其他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卡扣连接等)无需额外的组装步骤和紧固件,大大简化了安装过程,节省安装时间,还能降低安装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16、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辅支撑架的表面铺设跨越板,跨越板与辅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17、跨越板的铺设为作业人员提供了一个稳定、平坦的工作平台,可以有效防止在电缆沟或其他不平坦地形上作业时发生滑倒或跌落的风险。为作业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跨越板的存在使得作业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移动和放置工具、设备或材料,无需担心地面不平或不稳的问题,减少作业过程中的阻碍和延误,提高整体作业效率。通过连接件将跨越板与辅支撑架固定连接,不仅增强了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还能有效地分散和承受作业过程中的外力和负载。跨越板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宽度、深度的电缆沟或其他工作环境。连接件的灵活性和可拆卸性也使得更加便于运输、安装和拆卸,适应不同的作业需求;由于跨越板与辅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因此在需要维护或更换跨越板时,可以方便地拆卸和重新安装,降低了维护成本和难度。
1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主支撑架的宽度小于辅支撑架。
19、宽度较小的主支撑架,方便在电缆沟中移动。在一些狭窄的电缆沟或工作区域中,较小的主支撑架宽度可以使其更容易放置和固定;使得支撑架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和受限的工作环境,提高作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20、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移动式跨越电缆沟装置,作业人员可以安全、快速地跨越电缆沟,避免频繁绕行和搬运设备材料的麻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装置的稳固性和适应性也确保了电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降低了施工风险。主支撑架可以跨在电缆上,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电缆沟内电缆被重物砸伤。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16/3484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