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2-26 16:41:39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聚合反应釜。
背景技术:
1、聚合物反应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食品等工业领域的设备。它主要用于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将多种化学物质进行聚合反应,从而合成出所需的化合物。
2、目前,常见聚合物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装置、传动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具体的,釜体通常为卧式或立式圆筒形,内置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主要包括搅拌轴以及固定在搅拌轴外侧的若干搅拌桨,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桨旋转,从而使得搅拌桨将各种原料打碎、搅拌并混合,从而使得原料之间发生聚合反应,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而温度控制装置常通过釜筒外的夹套与釜筒内的换热器实现的。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使用大型的聚合物反应釜时,由于反应釜的釜体为封闭结构,所以只能通过工作人员进入到釜体的内部才能够对釜体进行清洗,而由于釜体内可能存在原料发生化学反应后残留的有毒气体等对人体有害的影响,这就可能影响到清洗釜体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聚合反应釜,其目的是通过中间筒体的可拆卸设置,在清洗反应釜时,能够将反应釜拆开,从而使得有毒气体无法存留,并且也便于清洗,降低了清洗反应釜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影响。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聚合反应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聚合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下筒体上开设有出料口;
4、所述上筒体与所述下筒体之间设置有若干中间筒体,若干所述中间筒体沿所述上筒体和所述下筒体的间隔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中间筒体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上筒体与所述下筒体均与对应的相邻所述中间筒体可拆卸连接;
5、所述釜体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原料的搅拌组件,所述釜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组件进行搅拌的动力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组件以及动力组件,并且釜体上存在进料口和出料口,所以能够满足反应釜对原料的搅拌打碎功能,使得原料能够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从而满足反应釜的基本功能。
7、其中,釜体通过上筒体、下筒体以及若干中间筒体拼接组成,并且相邻两个中间筒体可拆卸连接,下筒体与上筒体均能够相邻的中间筒体可拆卸连接。这样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中间筒体的数量,从而改变反应釜的大小。另一方面,在需要清洗反应釜时,能够将反应釜拆分成上筒体、下筒体以及若干中间筒体,进而便于直接清洗反应釜内的每个位置,并且清洗过程为全开放式的,有毒气体也就无法存留,大大降低了清洗反应釜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影响。
8、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搅拌轴上的若干搅拌桨;
9、所述搅拌轴包括上轴和下轴,所述上轴位于所述上筒体内,并且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上轴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下轴设置在所述下筒体内;
10、所述上轴与所述下轴之间设置有若干中间轴,所述上轴、下轴以及若干中间轴均同轴连接,并且相邻两个所述中间轴可拆卸连接,所述上轴与所述下轴均与对应的相邻所述中间轴可拆卸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组件采用搅拌轴以及若干搅拌桨的配合,能够满足原料的搅拌打碎功能。
12、其中,上轴、下轴以及若干中间轴均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拼接,并且拼接形成搅拌轴。这样的设置,能够根据中间筒体的数量来调节搅拌轴的长度,使得搅拌轴能够满足对应的釜体要求。
13、可选的,所述搅拌桨包括直叶桨,所述直叶桨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直叶桨长度方向一端与对应所述中间轴外侧壁连接,另一端沿所述中间轴的径向朝远离所述中间轴的方向延伸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间轴上采用直叶桨,直叶桨长度一端与中间轴连接,另一端沿中间轴的径向朝远离中间轴的方向延伸,因此,直叶桨为长条状,具有较高的剪切力,能够更好的将原料打碎实现传质,能够促进原料之间的化学反应。
15、可选的,所述搅拌桨还包括双曲面弯叶桨,所述上轴与所述下轴上均同轴连接有所述双曲面弯叶桨,并且若干所述直叶桨均位于两个所述双曲面弯叶桨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曲面弯叶桨采用双曲面搅拌机内的搅拌叶片,在上轴上的双曲面弯叶桨与下轴上的双曲面弯叶桨同步转动时,使得釜腔内的上下层悬浊液能够更好的搅动起来,从而消除反应釜内的搅拌死角;同时,处于搅拌死角的原料会被重新输送至直叶浆搅拌区域,从而能够提高原料的搅拌打碎效果。
17、可选的,所述中间轴以及所述下轴上均设置有视镜。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视镜的设置可以方便观察反应釜内的聚合反应的情况,及时了解反应状态,确保反应过程的可控性。
19、可选的,所述中间筒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挡板,若干所述搅拌挡板沿所述中间筒体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挡板的设置,使得原料在反应釜内搅动时,原料能够冲击在搅拌挡板上,从而增加原料在反应釜内的流动阻力,使原料在流动过程中受到更多的剪切和混合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
21、可选的,所述中间筒体上还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包括加热夹套,所述加热夹套套设在所述中间筒体外侧,所述加热夹套内侧壁与所述中间筒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加热腔,所述加热夹套外侧壁开设有夹套出口和夹套进口,所述夹套出口与所述夹套进口均与所述第一加热腔连通。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加热夹套与中间筒体之间形成有第一加热腔,所以通过夹套进口朝第一加热腔内注入对应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然后通过夹套出口将第一加热腔内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排出,从而能够对中间筒体内的温度进行调控。
23、可选的,所述温度控制组件还包括内换热板,所述中间筒体套设在所述内换热板的外侧,所述内换热板上贯穿开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轴向沿所述中间筒体的轴向设置;
24、所述内换热板内开设有第二加热腔,所述中间筒体外侧壁开设有第一进口与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均与所述第二加热腔连通。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间筒体内设置内换热板,由于内换热板内开设有第二加热腔,所以通过第一进口朝第二加热腔内注入对应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然后通过第一出口将第二加热腔内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排出,从而能够对中间筒体内的温度进行第二重调控。
26、其中,在内换热板上贯穿开设有让位孔,该让位孔的开设,一方面使得原料能够自上而下流入至下筒体内,进而能够从下筒体内排出。另一方面,为搅拌组件的安装提供让位空间。
27、可选的,所述内换热板沿所述让位孔径向远离所述让位孔的一侧倾斜朝向所述上筒体的方向延伸设置。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换热板的设置,使得内换热板呈现漏斗状,从而降低原料在内换热板上堆积,便于原料从让位孔流入下一个中间筒体或下筒体重。
29、可选的,所述下筒体上还设置有若干支腿。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腿的设置,能够对整个釜体提供稳定的支撑。
3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2、1.本技术通过可拆卸的中间筒体的设置,便于拆卸反应釜,进而便于清洗反应釜,也能够降低清洗反应釜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影响。
33、2.本技术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中间筒体的数量,从而改变反应釜的大小,能够提高反应釜的适用性。
34、3.本技术通过直叶桨与双曲面弯叶桨的配合能够提高对反应釜内原料的搅拌效果,也能够促进反应釜内原料之间的化学反应。
35、4.本技术通过加热夹套与内换热板的配合设置,能够调节反应釜内的温度,起到双重控温效果。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16/3509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