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环保节能,再生,污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2-26 14:57:14

本技术涉及水体污染修复,尤其涉及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1、河湖水体内源污染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水生动物粪便及动植物残尸沉积在底部;二是随排污口冲进河湖的通沟污泥。日积月累形成有机质含量高的底泥,底泥中的污染物会长期释放水体,增加水层中的污染负荷,这些污染物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包括排出量)所能消耗的量,水质就会日趋恶化。

2、内源污染治理常见的处理方式为异位治理。异位治理主要是通过清淤方式实现,清淤虽能快速去除底泥污染物,但会出现短期内河道水质恶化。此外,清淤亦存在投资高、底泥处置难、破坏了湖底原有生物库及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的问题。

3、公开号为cn210595715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全界面生态富氧修复系统。其通过富氧装置将水体下游的水抽入到溶氧锥中氧气与水在溶氧锥中混合,溶入氧气后的水通过溶氧锥的出水口进入到出水管,进而排到水体的上游中;同时,投药装置将多种微生物从投药泵投到出药管,然后在排水管中与溶氧后的水混合,一同排到水体的上游中,混合水在推流作用下再次被排到水体的下游端,被抽水泵再次抽起到溶氧锥中,不断循环上述过程,循环地给水体富氧和添加分解有害物质的微生物。

4、但是,上述系统存在①溶于水体中的药剂,大部分随水流冲至下游,停留时间不够,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②富氧水进入受纳水体,气泡较大,容易溢出水面,氧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5、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基于以上内源污染在治理时存在的技术缺陷,旨在解决传统内源污染治理存在的短期水质恶化、湖底原有生物库及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后续底泥处置造成的二次污染、投资高等问题,加快湖泊水体提质的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湖泊水下的进水泵、若干组释放单元、微生物载体,以及设置于湖泊水上的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投药装置;

3、所述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泵和若干组释放单元管道连接,用于原水进水和富氧水出水;

4、所述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和投药装置邻近设置;所述投药装置的出药口与所述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的出水口管道连接,用于将生物促生剂与富氧水混合。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泵布设在湖泊上游水深1m处,包括抽水口和与所述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的进水口管道连接的送水口,用以抽取湖泊原水并送至所述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中。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泵采用钢管打桩固定方式限制于湖泊水中。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组释放单元规则或者不规则布设在湖泊底泥上方0.3~0.5m处,所述释放单元采用钢管打桩固定方式限制于湖床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生物载体固定布设在湖泊底泥上方。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生物载体为比表面积不低于8000m2/m3的细纤维生物载体。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包含制氧机,并设置在湖泊岸边。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氧机的充氧量为10kg/h。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生物载体通过尼龙绳绑扎于螺纹钢上的固定方式限制于湖底。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进水泵的功率为2.2 kw。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不会对底泥及水体造成扰动,不但不会出现短期水质恶化的现象,还会改善底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加速水体及底泥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该工艺系统可强化好氧土著微生物在富氧环境中降解底泥中的有机营养物,特别是氮磷,避免了传统清淤后续底泥处置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构造出设置于湖泊水下的进水泵、若干组释放单元、微生物载体,以及设置于湖泊水上的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投药装置的集成系统,并且将上述系统中的各个机构布设在湖泊水体的不同位置上,形成了一个具备水体循环层次的原位降解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内源污染治理存在的短期水质恶化、湖底原有生物库及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后续底泥处置造成的二次污染、投资高等技术问题,加快湖泊水体提质的进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湖泊水下的进水泵、若干组释放单元、微生物载体,以及设置于湖泊水上的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投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泵布设在湖泊上游水深1m处,包括抽水口和与所述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的进水口管道连接的送水口,用以抽取湖泊原水并送至所述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泵采用钢管打桩固定方式限制于湖泊水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组释放单元规则或者不规则布设在湖泊底泥上方0.3~0.5m处,所述释放单元采用钢管打桩固定方式限制于湖床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载体固定布设在湖泊底泥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载体为比表面积不低于8000m2/m3的细纤维生物载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包含制氧机,并设置在湖泊岸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的充氧量为10kg/h。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载体通过尼龙绳绑扎于螺纹钢上的固定方式限制于湖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进水泵的功率为2.2 kw。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湖泊底泥原位降解工艺系统,构造出设置于湖泊水下的进水泵、若干组释放单元、微生物载体,以及设置于湖泊水上的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投药装置的集成系统,不会对底泥及水体造成扰动,不但不会出现短期水质恶化的现象,还会改善底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加速水体及底泥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该工艺系统可强化好氧土著微生物在富氧环境中降解底泥中的有机营养物,特别是氮磷,避免了传统清淤后续底泥处置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有效解决了传统内源污染治理存在的短期水质恶化、湖底原有生物库及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后续底泥处置造成的二次污染、投资高等技术问题,加快湖泊水体提质的进程。技术研发人员:路娅丽,文小兵,闵志成,陈显坤,凃振国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祺润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423技术公布日:2024/12/2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26/3439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