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继电器结构
- 国知局
- 2024-12-26 15:39:43
本技术属于电气控制及其器件的。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继电器结构。
背景技术:
1、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触点进行电路的开关控制,一般是采用控制电路上的线圈通电吸合或断开触头,使主电路实现通断,而触头的复位是依靠弹簧实现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继电器存在以下问题和缺陷:
2、1、频繁的开关动作会导致机械触点之间的磨损,从而降低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在触头吸合后,触点之间压力很大,加剧磨损,造成电路故障并影响产品寿命;
3、2、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振动,弹簧可能会出现疲劳现象,导致弹性减弱或断裂;这会使继电器的动作速度变慢或无法正常吸合或复位;当继电器受到外力冲击或过载时,弹簧可能会发生变形,影响其弹性,这将导致继电器的工作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同样影响产品的寿命;
4、3、一般的继电器只能控制电路的通断,而实际电路中,经常有这样的需求:即两条电路需要交替通电、断电,通常需要多个继电器组成交替通断电的电路进行控制;其电路复杂、容易产生故障;而且如果需要改成或者恢复普通继电器的功能,需要改变电路,相当麻烦,影响生产进度,降低工作效率。
5、而弹簧损坏和触点磨损是继电器发生故障、影响使用寿命的两种主要失效形式,因此,电气控制系统中迫切需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同时,也需要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继电器功能多样化。
6、采用“继电器;故障;触点磨损”等关键词,对现有公开的技术文献进行检索,得到以下结果:
7、1、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桥式双断结构的一路转换触点平衡力式密封继电器”;专利(申请)号为:201921306804.9;其记载的技术方案是:
8、“桥式双断结构的一路转换触点平衡力式密封继电器,包括电磁铁组件、外罩组件、轴承、衔铁、垫圈、动簧片组件、触点、接触座板组件、支承板组件、压片、固定块、附加极和磁钢;触点与动簧片组成动簧片组件,其与固定块、压片铆接固定后,再与衔铁、垫圈一起连接固定形成衔铁动簧片组件;衔铁动簧片组件与电磁铁组件通过轴承固定在一起,再同磁钢、附加极一起点焊在支承板组件上形成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固定焊接于接触座板组件上,再与外罩组件激光封焊密封”;
9、其记载的技术效果是:
10、“桥式双断点触点具备较高的伏安特性,当触点间通过高电压或大电流时,可有效减小触点间电磨损,触点不易发生粘连故障,提高继电器可靠性”。
11、2、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新型电气回路热继电器复位电路”;专利(申请)号为:201920421629.1;其记载的技术方案是:
12、“新型电气回路热继电器复位电路,包括连接在电源一相与电源零线之间的启停回路、复位回路、复位信号回路,电源一相通过开关和熔断器连接启停回路、复位回路、复位信号回路;启停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启动按钮、启动按钮、交流接触器线圈、热继电器常闭触点、中间继电器常闭触点;启动按钮两侧连接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复位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启动按钮、热继电器常开触点、中间继电器线圈,热继电器常开触点两侧还连接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
13、其记载的技术效果是:
14、“能够减少热继电器动作复位抽屉式开关柜拉出次数,避免造成抽屉式开关一、二次动静插头的磨损及接触不良、发热等现象造成母线放电、相间短路、一、二次动静插头损坏”。
15、但是,上述公开的技术文献记载的技术方案并没有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继电器存在的“弹簧容易故障;触点之间压力过大;功能单一”的问题和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继电器结构,其目的是减少继电器发生的故障、延长产品寿命并实现其功能的多样化。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继电器结构,包括动接触板、固定接触板、控制线圈;所述的固定接触板包括上固定接触板和下固定接触板,所述的动接触板设置在上固定接触板与下固定接触板之间;所述的动接触板的上下两个面上的动触板触点,在不同通电状态下,分别与上固定接触板上的上固定触点、下固定接触板上的下固定触点接触;所述的动接触板的下方设置第一线圈;所述的上固定接触板上设置第二线圈;所述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通过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接入控制电源;
4、或者,所述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接入plc控制器;所述的plc控制器上设置分别与下触点传感器信号触头、上触点传感器信号触头连接的输入接线端子;所述的下触点传感器信号触头、上触点传感器信号触头的闭合或断开,分别使得第一线圈、第二线圈通电或断电。
5、所述的动接触板通过铰轴与动触板支架连接;所述的动触板支架固定安装在动触板底座上。
6、所述的下固定接触板上设置下接触板限位凸起。
7、所述的动接触板与第一线圈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衔铁。
8、所述的上固定接触板与第二线圈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铁片。
9、所述的第一线圈通过线圈中间的电磁铁固定在动触板底座上。
10、所述的plc控制器上设置分别与启动按钮、停止按钮连接的输入接线端子。
11、所述的plc控制器采用cpu1214c ac/dc/rly。
1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继电器中弹簧损坏和触点磨损两种失效形式,不再使用弹簧复位,降低了故障率,使其工作状态更加稳定,并且延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增加plc程序控制,不但能实现传统的继电器功能,还增加了一种新的功能,即可以通过plc的程序设计,实现自动反复切换回路的功能,实现电气控制功能的多样化。
技术特征:1.一种新型继电器结构,包括动接触板(1)、固定接触板、控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接触板包括上固定接触板(7)和下固定接触板(9),所述的动接触板(1)设置在上固定接触板(7)与下固定接触板(9)之间;所述的动接触板(1)的上下两个面上的动触板触点(4),在不同通电状态下,分别与上固定接触板(7)上的上固定触点(8)、下固定接触板(9)上的下固定触点(10)接触;所述的动接触板(1)的下方设置第一线圈(5);所述的上固定接触板(7)上设置第二线圈(6);所述的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分别通过第一开关(13)、第二开关(14)接入控制电源(15)。
2.一种新型继电器结构,包括动接触板(1)、固定接触板、控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接触板包括上固定接触板(7)和下固定接触板(9),所述的动接触板(1)设置在上固定接触板(7)与下固定接触板(9)之间;所述的动接触板(1)的上下两个面上的动触板触点(4),在不同通电状态下,分别与上固定接触板(7)上的上固定触点(8)、下固定接触板(9)上的下固定触点(10)接触;所述的动接触板(1)的下方设置第一线圈(5);所述的上固定接触板(7)上设置第二线圈(6);所述的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分别接入plc控制器(16);所述的plc控制器(16)上设置分别与下触点传感器信号触头(22)、上触点传感器信号触头(23)连接的输入接线端子;所述的下触点传感器信号触头(22)、上触点传感器信号触头(23)的闭合或断开,分别使得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通电或断电。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接触板(1)通过铰轴(20)与动触板支架(2)连接;所述的动触板支架(2)固定安装在动触板底座(3)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固定接触板(9)上设置下接触板限位凸起(11)。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接触板(1)与第一线圈(5)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衔铁(19)。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接触板(7)与第二线圈(6)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铁片(12)。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线圈(5)通过线圈中间的电磁铁(21)固定在动触板底座(3)上。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c控制器(16)上设置分别与启动按钮(17)、停止按钮(18)连接的输入接线端子。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c控制器(16)采用cpu1214c ac/dc/rly。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继电器结构,包括上固定接触板和下固定接触板,动接触板设置在上固定接触板与下固定接触板之间;动接触板的上下两个面上的动触板触点,在不同通电状态下,分别与上固定接触板上的上固定触点、下固定接触板上的下固定触点接触;动接触板的下方设置第一线圈;上固定接触板上设置第二线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继电器中弹簧损坏和触点磨损两种失效形式,不再使用弹簧复位,降低了故障率,使其工作状态更加稳定,并且延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增加PLC程序控制,增加了新的功能,实现自动反复切换回路的功能,实现电气控制功能的多样化。技术研发人员:曾恒,赵轶鸣,张航,汪博文,赵转哲,刘永明,刘志博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工程大学技术研发日:20240424技术公布日:2024/12/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26/3464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