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增加卧式机的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25 05:09: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加卧式机的注射装置,包括底座(1)、合模机构(2)和注射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有合模机构(2),所述合模机构(2)的一侧可拆卸连接下模具(4),所述合模机构(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可变上模机构(5)的一侧中部,所述可变上模机构(5)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中部,所述可变上模机构(5)的一侧滑动连接多个上模具(6),所述可变上模机构(5)的另一侧转动连接可变联通机构(7),所述可变联通机构(7)的下部嵌设于所述底座(1)顶面中部,所述底座(1)的另一端设有多个所述注射机构(3),多个所述注射机构(3)输出端均嵌设于所述可变联通机构(7)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卧式机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4)的四角分别设有模具定位块(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卧式机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上模机构(5)包括上模滑动槽(51),所述上模滑动槽(51)的一端设有推进换模机构(52),所述上模滑动槽(51)的一侧内部滑动连接多个所述上模具(6),所述上模滑动槽(51)的一侧,所述上模滑动槽(51)的另一端设有模具压紧机构(5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加卧式机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滑动槽(51)的一侧一端开设有上模放置口(511),所述上模滑动槽(51)的另一侧另一端开设有推进滑动槽(512),所述上模滑动槽(51)的另一侧中部设有注塑口(513),所述注塑口(513)转动连接于所述可变联通机构(7)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加卧式机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换模机构(52)包括推进电机(521),所述推进电机(521)通过推进支架(522)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滑动槽(51)的另一端,所述推进电机(521)的输出端同轴连接于推进丝杆(523)的一端,所述推进丝杆(52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丝杆固定块(524)的中部,所述丝杆固定块(52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滑动槽(51)的另一侧,所述推进丝杆(523)的中部螺纹连接模具推进块(525)的一端,所述模具推进块(525)的中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推进滑动槽(512)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加卧式机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压紧机构(53)包括伸缩叉臂(531),所述伸缩叉臂(531)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拉伸弹簧(532),所述伸缩叉臂(531)的一端设于所述上模滑动槽(51)的另一端,所述伸缩叉臂(531)的的另一端设于下模压紧块(533)的中部一侧,所述下模压紧块(533)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模滑动槽(51)的中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卧式机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6)的四角分别开设有模具定位槽(6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加卧式机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联通机构(7)包括可变联通齿轮(71),所述可变联通齿轮(7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所述注塑口(513)的外部,所述可变联通齿轮(7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联通支架(72)的中部,所述联通支架(72)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所述可变联通齿轮(71)的下部咬合连接驱动齿轮(73),所述驱动齿轮(73)同轴连接于减速器(74)的输出端,所述减速器(74)的输入端同轴连接于驱动电机(75)的输出端,所述联通支架(72)的中部嵌设有多个联通单元(76),多个所述联通单元(76)的一侧分别通过软管(77)连接液压泵(78),多个所述联通单元(76)的一端分别套设连接所述注射机构(3)的输出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增加卧式机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联通齿轮
(71)的中部开设有注射联通槽(711),所述注射联通槽(711)的一端设于所述注塑口(513)的内部,所述注射联通槽(711)的另一端设于其中一个所述联通单元(76)的一端外部。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增加卧式机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单元(76)包括联通固定块(761),所述联通固定块(761)的一侧开设有液压联通管槽(762),所述联通固定块(761)的中部滑动连接联通活动块(763),所述联通活动块(763)的中部套设连接多个密封圈(76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加卧式机的注射装置,包括底座、合模机构和注射机构,底座的一端设有合模机构,合模机构的一侧可拆卸连接下模具,合模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可变上模机构的一侧中部,可变上模机构的底面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面中部,可变上模机构的一侧滑动连接多个上模具,可变上模机构的另一侧转动连接可变联通机构,可变联通机构的下部嵌设于底座顶面中部,底座的另一端设有多个注射机构,多个注射机构输出端均嵌设于可变联通机构的一侧,该发明通过可变上模机构提供多个不同的上模具进行分层注塑,通过可变联通机构配合多个注射机构实现了多色注塑的效果,模具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连续作业,注塑生产效率高。注塑生产效率高。注塑生产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骆小峰 杨燕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立注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1
技术公布日:2022/4/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