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后下控制臂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06:20: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后下控制臂,用于连接车辆的副车架和转向节,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臂本体(1);所述控制臂本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1),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11)的底板(12);两个所述侧壁(11)倾斜设置,且与所述底板(12)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底板(12)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表面上设有减重槽(121),所述减重槽(121)的槽底面上设有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至少两根第一加强筋(122)和第二加强筋(123);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加强筋(12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根所述第二加强筋(12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加强筋(123)与所述第一加强筋(122)交错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控制臂本体(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22)、所述第二加强筋(123)远离所述槽底面的表面与所述底板(12)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表面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环形加强筋(124)和多个条形加强筋(125);各所述条形加强筋(125)环绕所述环形加强筋(124)间隔设置,各所述条形加强筋(12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环形加强筋(124)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减重槽(121)的槽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1)远离所述底板(12)的一侧的侧边缘上设有承力边(111),所述承力边(111)背向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承力边(111)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本体(1)还包括加强件(14),所述控制臂本体(1)的一端设有套管(13);所述控制臂本体(1)的一端通过所述加强件(14)与所述套管(13)连接,所述套管(13)用于与所述副车架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4)包括第一加强板(141)和第二加强板(142);两个所述侧壁(11)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加强板(141)与所述套管(13)连接,所述底板(1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加强板(142)与所述套管(13)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141)在所述控制臂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加强板(142)在所述控制臂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本体(1)采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型;各所述侧壁(11)与所述底板(12)的夹角在(50-85
°
)之间;各所述侧壁(11)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侧面上设有浇筑口(11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表面上设有便于铸造的定位孔(129)。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后下控制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下控制臂,用于连接车辆的副车架和转向节,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控制臂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的底板;两个所述侧壁倾斜设置,且与所述底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表面上设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的槽底面上设有加强筋。因此,本实施例在使后下控制臂满足足够的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实现了轻量化,进而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逍遥 刘跃鹏 秦勇 王少华 王猛 李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5
技术公布日:2022/7/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