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3:01:01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良,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1、新疆盐荒地是我国重要后备战略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新疆盐荒地对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常规盐碱地改良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改良、化学改良、物理改良和生物改良。其中工程改良和化学改良的成本较高。工程改良措施是通过大水漫灌,然后利用排水沟(管)将盐分排出农田,可以有效治理盐碱地,缺点是施工复杂、灌溉淋洗水量高,排盐过程中还会将土壤中的养分一块排走。化学改良措施是通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以降低土壤盐碱化,但是化学改良措施的持续时间短,还易对盐碱地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改良措施主要是农艺改良,包括深耕、客土、设置隔盐层等,与化学改良一样,大部分农艺改良措施时效性短。生物改良措施主要是通过作物适应性种植来移出土壤盐分,生物改良的成本较低,也是目前所有改良方式中最环保的一种改良方式,但生物改良措施严重依赖于作物的耐盐程度。
3、国内外学者对物理改良措施中的秸秆还田做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将秸秆作为隔盐层可以有效抑制土壤中的水盐向上运动,有利于作物根区形成脱盐区。但秸秆夹层劳动力、机械方面投入高,有效期短(约100天),在作物生长后期对于蒸发和盐分抑制作用不明显,限制了其大面积推广应用。也有学者将秸秆制成生物炭,发现生物炭隔盐层可以显著提高隔盐层有效期。生物炭具有含碳率高、理化性质稳定的特点,其可在土壤中稳定存在百年之久。将生物炭作为隔盐层进行盐碱地改良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水盐向上移动,保持隔盐层上方土壤盐分含量,但是隔盐层的设置无法将盐荒地中的盐分排出土壤。
4、盐地碱蓬是一年生盐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盐渍区。盐地碱蓬不仅能够在高盐度生境中茁壮成长,还可以主动吸收土壤里的盐分,将盐分聚集在植株的地上部,通过收获地上部实现对盐碱地改良的目的。除此以外,盐地碱蓬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k、b族维生素、粗纤维、矿物质、氨基酸等成分,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较高的药用价值。所以盐地碱蓬不仅可以用来改良盐碱地,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5、但是,盐地碱蓬在田间条件下成株的耐盐临界值为22~26g/kg,耐盐极限值为30~35g/kg,而且在极限值条件下碱蓬的生长会受到严重抑制。而我国新疆盐荒地的盐分在32.09~56.59g/kg的范围内,超过盐地碱蓬的耐盐极限值,所以,盐地碱蓬在这种条件下的正常生长会受到抑制。此时,依靠碱蓬移除土壤中的盐分的效率也较低。因此,像新疆这种严重盐荒地的除盐问题厄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新疆水资源匮乏,盐荒地含盐量高,工程、化学改良措施不经济,普通物理措施作用时效短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在秋耕时期对盐荒地进行深翻并埋设夹层,将生物炭放置在所述夹层中;
5、s2、在春耕时期对盐荒地进行旋耕,并进行土地平整;
6、s3、开沟条播,播撒碱蓬种子,并铺设滴灌带;
7、s4、之后依次进行定苗、灌溉和收割。
8、优选的,s1中所述生物炭的粒径≤2mm,用量为45~75t/hm2。
9、优选的,s1中所述深翻的深度为50~60cm,所述夹层所在的深度为45~55cm。
10、优选的,s2中所述旋耕的深度为10~20cm。
11、优选的,s3中所述碱蓬的株行配置为50~60cm宽行+40~50cm窄行;所述滴灌带铺设在碱蓬窄行中间。
12、优选的,s3中所述碱蓬种子播撒前与沙土混合,所述碱蓬种子与沙土混合的质量比为1:30~40,播种量为10~15kg/hm2。
13、优选的,s4中所述定苗的密度为30~40万株/hm2。
14、优选的,所述盐荒地的盐含量为32~57g/kg。
1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发明将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种植结合,既克服了生物炭隔盐层不能将土壤盐分移出的缺点,又解决了盐地碱蓬很难生长,或者只有在种植时给予较大灌水量才能生长的问题。该技术的成本较低,生物炭的时效性强,经过多年盐地碱蓬的种植,最终实现在较低的灌水量的条件下,对新疆的盐荒地进行改良,移出盐荒地中的土壤盐分。
技术特征:1.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生物炭的粒径≤2mm,用量为45~75t/h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深翻的深度为50~60cm,所述夹层所在的深度为45~55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旋耕的深度为10~2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碱蓬的株行配置为50~60cm宽行+40~50cm窄行;所述滴灌带铺设在碱蓬窄行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碱蓬种子播撒前与沙土混合,所述碱蓬种子与沙土混合的质量比为1:30~40,播种量为10~15kg/h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定苗的密度为30~40万株/hm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荒地的盐含量为32~57g/kg。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相结合的盐荒地改良方法,属于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在秋耕时期对盐荒地进行深翻并埋设夹层,将生物炭放置在所述夹层中;S2、在春耕时期对盐荒地进行旋耕,并进行土地平整;S3、开沟条播,播撒碱蓬种子,并铺设滴灌带;S4、之后依次进行定苗、灌溉和收割。本发明将生物炭隔盐层与盐地碱蓬种植结合,既克服了生物炭隔盐层不能将土壤盐分移出的缺点,又解决了盐地碱蓬很难生长,或者只有在种植时给予较大灌水量才能生长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光,韩寒,徐强,李明思,徐亦彬,孙铭岳,吴振坤,方佳敏,龚萍,李玉芳,李鹏飞,党迎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河子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1022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