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护具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0:51:11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护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脚踝护具,一种保护人体踝关节的装备,适用羽毛球、网球、足球、等运动,或用于踝关节内外翻损伤、术后固定及康复期防护。
背景技术:
1、脚踝护具,被用于带在脚踝部,主要用于运动过程中对脚踝的保护以及脚踝损伤后康复阶段的保护。
2、申请公布号为cn10928919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护踝,其在脚踝部设置革状挡片,防止踝部受到冲击,交叉型弹性带的弹性作用可以将革状挡片拉近,贴合于脚踝,进一步保护脚踝。
3、授权公告号为cn20964392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体式护踝护具,通过设置绷带,对护踝套本体进行八字形缠绕、加压,防止脚踝出现内外翻造成扭伤;通过设置踝骨保护套,单独对脚踝部位进行特殊保护,耐磨性好,抗冲击性好,还能对受伤脚踝进行治疗。
4、授权公告号为cn20949863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超薄运动护踝,通过张力覆膜的设置,在连接部进行拉伸的过程中能够使其拉伸效果更加的好,同时通过在内部设置的胶质硬膜和透气棉,不仅能够对脚踝的一侧进行很好的保护,同时使其具有很好的透气效果,在底部设置的多条定型条,使底部在和脚踝连接之后,能够使其在贴合脚踝两边的同时,对其具有更好的定型作用,帮助护踝本体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5、上述文献中披露的运动护踝,基本上包裹整个脚踝,存在如下不足:
6、1、整体包裹的运动护踝与脚踝部贴合性差,活动过程中容易起皱,穿戴舒适性较差。即便尽可能降低单片结构的厚度,仍然存在影响脚踝部的灵活性的问题。
7、2、脚踝部的关节存在丰富的韧带,但片状整体包覆的运动护踝并内有针对性,反而因为踝关节的凸起使其下部容易出现空隙,导致贴合性差,对韧带的支撑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护踝整体地包裹脚踝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踝护具,其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能更为有效地支撑脚踝部,对保护踝关节周围的韧带、筋腱更具针对性;并且更加贴合脚踝部轮廓,穿戴更为舒适、透气、轻便,在保护脚踝部的同时提高脚踝部的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脚踝护具,包括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
3、所述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之间设有底连接带和后连接部;
4、所述底连接带和后连接部为具有拉伸张力的弹性带状结构;
5、所述底连接带和后连接部之间形成供人体脚后跟露出的后镂空区;
6、所述外护踝部设有第一前连接带,所述内护踝部设有第二前连接带;所述第一前连接带和第二前连接带的自由端可相互连接和分离;
7、所述外护踝部呈中间具有外镂空区的外环状构造;所述内护踝部呈中间具有内镂空区的内环状构造;
8、所述外护踝部的下半环设有向上弯曲的外支撑软垫,所述内护踝部的下半环设有向上弯曲的内支撑软垫;
9、所述外镂空区用于供人体踝关节的外踝露出;所述内镂空区用于供人体踝关节的内踝露出;
10、所述外支撑软垫用于支撑于外踝的下侧,所述外支撑软垫用于支撑于内踝的下侧。
11、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护踝部、内护踝部、底连接带、后连接部以及第一前连接带和第二前连接带由弹性片状面料一体制成。
1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支撑软垫和内支撑软垫均包括前弯曲段和后弯曲段;
13、所述后弯曲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前弯曲段的长度;
1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前连接带和第二前连接带的自由端采用魔术贴式粘贴结构,以实现相互连接和分离。
1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护踝部包括外上护带、外前支撑带和外后支撑带,三者构成类三角形构造;
16、所述内护踝部包括内上护带、外内支撑带和内后支撑带,三者构成类三角形构造;
17、所述外镂空区和内镂空区为类三角形构造,所述外镂空区和内镂空区的内边缘为封闭的平滑曲线。
1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的上半环向上隆起,所述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与所述后连接部在上侧弧形过渡,共同形成向下凹陷的上弧形边;
19、所述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的下半环向下凸出,所述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与所述后连接部在下侧弧形过渡,共同形成向上凹陷的下弧形边。
20、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脚踝护具,包括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
21、所述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之间设有底连接带和后连接部;
22、所述底连接带和后连接部之间形成供人体脚后跟露出的后镂空区;
23、所述外护踝部设有第一前连接带,所述内护踝部设有第二前连接带;所述第一前连接带和第二前连接带的自由端可相互连接和分离;
24、所述外护踝部呈中间具有外镂空区的外环状构造;所述内护踝部呈中间具有内镂空区的内环状构造;
25、所述外镂空区用于供人体踝关节的外踝露出;所述内镂空区用于供人体踝关节的内踝露出。
2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护踝部、内护踝部、底连接带、后连接部以及第一前连接带和第二前连接带由弹性片状面料一体制成。
2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内护踝部和/或所述外护踝部的下半环设有向上弯曲的支撑软垫。
2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护踝部包括外上护带、外前支撑带和外后支撑带,三者构成类三角形构造;
29、所述内护踝部包括内上护带、外内支撑带和内后支撑带,三者构成类三角形构造;
30、所述外镂空区和内镂空区为类三角形构造,所述外镂空区和内镂空区的内边缘为封闭的平滑曲线;
31、所述外上护带和内上护带向上隆起,所述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与所述后连接部在上侧弧形过渡,共同形成向下凹陷的上弧形边;
32、所述外后支撑带和内后支撑带与所述后连接部在下侧弧形过渡,共同形成向上凹陷的下弧形边。
33、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软垫包括前弯曲段和后弯曲段;
34、所述后弯曲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前弯曲段的长度;
35、所述支撑软垫均从前往后逐渐增厚。
3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脚踝护具,包括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所述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的下端通过底连接带相互连接;
37、使用状态下,所述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的前侧相连形成前护踝部;所述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的后侧相连形成后护踝部;
38、所述底连接带的后侧和后护踝部的下侧之间形成供人体脚后跟露出的后镂空区;
39、所述外护踝部和所述内护踝部呈中间具有侧镂空区的环状构造;
40、所述侧镂空区对应地用于供人体脚踝的外踝或内踝露出;
41、所述环状构造的下半环向上弯曲用于承托于人体脚踝的外踝或内踝的下侧。
4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环状构造的下半环设有支撑软垫。
43、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护踝部呈中间具有外镂空区的外环状构造;所述内护踝部呈中间具有内镂空区的内环状构造。
4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护踝部的下半环设有向上弯曲的外支撑软垫,所述内护踝部的下半环设有向上弯曲的内支撑软垫。
4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之间设有后连接带,所述后连接带形成所述后护踝部
46、所述底连接带和后连接带为具有拉伸张力的弹性带状结构;
47、所述底连接带和后连接带之间形成供人体脚后跟露出的后镂空区;
48、所述外护踝部设有第一前连接带,所述内护踝部设有第二前连接带;
49、所述第一前连接带和第二前连接带的自由端可相互连接和分离。
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51、第一、外/内护踝部的中间具有侧镂空区,底连接带的后侧和后护踝部的下侧之间具有供人体脚后跟露出的后镂空区,从而使得脚踝护具的更透气、更轻便、更不硌脚,穿戴的舒适度大大提高。
52、第二、侧镂空区的设置,使得外护踝部和内护踝部避开凸起的踝关节而贴合在较为平整的其他部位上,从而提高了脚踝护具与脚踝的贴合度。这样不仅避免起皱所引起的穿戴舒适度的下降,更为重要的是能更为有效地支撑人体脚踝,起到保护的作用。
53、第三、环状构造正好包覆于踝关节周围的这些韧带的外侧,由于外镂空区和内镂空区的设置,使得内环状构造紧贴在内踝周围,外环状构造紧贴在外踝周围,确保韧带得到更有效的固定,使得脚踝护具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支撑这些韧带,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支撑保护更具针对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893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