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2:23:41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具体为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
背景技术:
1、普洱茶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其中,普洱熟茶需要进行发酵制熟,通常包括初级发酵、二次发酵和后续发酵,初级发酵是在晒青毛茶过程中通过特殊环境中的微生物菌群自然接种,是在普洱茶进入二次发酵前对茶叶的预处理;后续发酵是在普洱茶完成二次发酵后,并紧压成团、饼、沱、砖等形态后的品质再造过程;
2、现有的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是直接将普洱茶放置在发酵池内进行加热发酵,因为发酵池内的普洱茶堆积导致普洱茶并不能有效的进行均匀的控温发酵,会导致普洱茶底部的发酵过头,上层部分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受热发酵,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普洱茶不能有效控温发酵导致底部的发酵过头,上层部分不能有效的受热发酵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的内壁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发酵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温控仪,所述发酵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贯穿发酵箱的一端并固定安装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l型挡板,所述发酵箱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限位板,所述发酵箱的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中部活动卡设有推板。
3、优选地,所述发酵箱的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中部转动卡设有螺纹柱,所述发酵箱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与对应的螺纹柱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传动带,所述发酵箱的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皮带轮与传动带活动卡接在第一卡槽中,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安装有滑块,所述发酵箱的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卡接在第一滑槽中,两个所述滑块的相对侧固定安装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相对侧与推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发酵箱的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滑槽,所述连接块滑动卡接在第二滑槽中,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三卡槽相通,所述第三卡槽与第一滑槽相通,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通。
4、优选地,所述发酵箱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出烟管,所述出烟管贯穿盖板,所述出烟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板,所述出烟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板。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6、1、通过设置第一电机、l型板、l型挡板、第一电机带动l型板往复运动,从而防止发酵箱内的普洱茶堆积导致普洱茶并不能有效的进行均匀的控温发酵,会导致普洱茶底部的发酵过头,上层部分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受热发酵;
7、2、通过设置第二电机、螺纹柱、皮带轮、传动带、滑块、推板,从而使第二电机驱动螺纹柱转动,带动滑块移动,从而从而带动推板将l型板上结块的聚堆的普洱茶进行推平,防止在l型板翻转过程中普洱茶掉落。
技术特征:1.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包括发酵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1)的内壁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管(4),所述发酵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温控仪(13),所述发酵箱(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驱动端贯穿发酵箱(1)的一端并固定安装有l型板(12),所述l型板(1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l型挡板(121),所述发酵箱(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限位板(122),所述发酵箱(1)的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卡槽(15),所述第二卡槽(15)的中部活动卡设有推板(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1)的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卡槽(18),所述第三卡槽(18)的中部转动卡设有螺纹柱(171),所述发酵箱(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的驱动端与对应的螺纹柱(17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17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皮带轮(172),所述皮带轮(172)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传动带(173),所述发酵箱(1)的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卡槽(14),所述皮带轮(172)与传动带(173)活动卡接在第一卡槽(1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171)的外表面螺纹安装有滑块(161),所述发酵箱(1)的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滑槽(16),所述滑块(161)滑动卡接在第一滑槽(16)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161)的相对侧固定安装连接块(191),两个所述连接块(191)的相对侧与推板(151)的两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1)的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滑槽(19),所述连接块(191)滑动卡接在第二滑槽(19)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4)与第三卡槽(18)相通,所述第三卡槽(18)与第一滑槽(16)相通,所述第一滑槽(16)与第二滑槽(19)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1)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出烟管(3),所述出烟管(3)贯穿盖板(2),所述出烟管(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板(31),所述出烟管(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板(32)。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控温普洱茶发酵池,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的内壁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发酵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温控仪,所述发酵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而本技术包括;通过设置第一电机、L型板、L型挡板、第一电机带动L型板往复运动,从而防止发酵箱内的普洱茶堆积导致普洱茶并不能有效的进行均匀的控温发酵,会导致普洱茶底部的发酵过头,上层部分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受热发酵,通过设置第二电机、螺纹柱、皮带轮、传动带、滑块、推板,从而使第二电机驱动螺纹柱转动,带动滑块移动,从而从而带动推板将L型板上结块的聚堆的普洱茶进行推平,防止在L型板翻转过程中普洱茶掉落。技术研发人员:田迎春,田晶晶,邝加会,田兰,杨梦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洱和聚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9技术公布日:2024/5/1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85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