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47:13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属于污染土壤修复后期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1、“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作为国家第三批启动的重点研发计划,其中针对我国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开发利用过程关联不够以及修复后土壤安全处置研究滞后的状况,提出了“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与场地安全利用监管技术和标准”专项项目,重点研究修复后场地再利用的风险控制技术、修复后土壤的安全利用方法、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等重要问题,旨在提出场地修复后土壤安全利用处置技术、修复后场地再利用的风险控制技术、场地修复副产物对再开发工程结构安全影响的预测预警技术等关键技术。
2、对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通常采用外运填埋的方式处理,对于这类土壤应考虑便于后期管理以及安全稳定的处置方式,主要在于稳定化土壤的长期浸出监测以及与填埋场地的阻隔防渗,还可进一步的合理利用填埋场地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通过设置有效的防渗结构,使地下水与场地可以减少与土壤的接触,设置预埋监测井可进行长期后期监测,且设置保水顶层,便于后期场地作为绿化用地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倒梯形坑底导水密封结构、顶部保水密封结构以及预埋监测井,所述倒梯形坑底导水密封结构包括双层黏土层、石料导水层。所述顶部保水密封结构包括黏土层、木料层、表土层。
3、进一步地,所述倒梯形坑底根据地下水流向,垂直上下游面设置斜边坡,边坡坡度根据坑底深度取缓于1:1.5。
4、进一步地,所述倒梯形坑底导水密封结构自上而下为上部黏土层、石料导水层、下部黏土层。
5、进一步地,所述石料导水层采用45~65mm粒径卵石与35~50mm碎石混合,填高取不小于300mm。
6、进一步的,所述上部黏土层、下部黏土层厚度不小于40cm,压实度85%~90%,渗透系数≤10-7cm/s。
7、进一步地,所述导水密封结构沿倒梯形坑底斜坡至底部铺设。
8、进一步地,所述顶部保水密封结构为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填埋封顶。
9、进一步地,所述顶部保水密封结构自上而下为表土层、木料层、顶部黏土层。
10、进一步地,所述顶部黏土层厚度不小于40cm,压实度85%~90%,渗透系数≤10-7cm/s。
11、进一步地,所述木料层可用木屑、木质废料等铺设。
12、进一步地,表土层可用回填场地挖掘基坑时产生的清洁土,完成铺设后表土层可绿植作为绿化用地使用。
13、进一步地,所述木料层与表土层厚度比为1:4~1:5,表土层厚度50~100cm。
14、进一步地,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安全回填结构中预埋监测井用于长期对地下水进行浸出监测,井深达到地下水水位以下,预埋部位为导水石料层中,且沿坡面突出至地面,井口连接弯管垂直地面伸出,配有井盖,监测井管根据填埋深度分两段或三段设置筛缝,其余部分为封闭井管。监测井分布确保监测到填埋结构上下游地下水,预埋数量根据填埋结构的延伸等距设置。根据导水石料层中地下水质量情况判断填埋土浸出液是否超标及其渗透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采用天然材料完成重金属污染土壤与回填场地土壤间的隔离与防渗,且可达到相应的防渗系统要求。
17、2、设计倒梯形结构结合地下水流向作导水防渗,减少地下水向填埋区域的水平渗透。
18、3、顶部采用黏土层作为防水隔离层,木料层作保水层,吸收下渗雨水,辅助防渗。
19、4、木料层经吸水腐化后,与表土层后期翻耕,可满足绿化用地土壤营养。
20、5、封场后可通过预埋监测井对导水石料层中地下水水质进行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土壤的浸出监测,且监测井便于拆除而不破坏填埋土壤的包围结构。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倒梯形坑底导水密封结构、顶部保水密封结构和预埋监测井,所述倒梯形坑底导水密封结构包括双层黏土层、石料导水层,所述顶部保水密封结构包括黏土层、木料层、表土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坑底根据地下水流向,垂直上下游面设置斜边坡,边坡坡度根据坑底深度取缓于1: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坑底导水密封结构自上而下为上部黏土层、石料导水层、下部黏土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料导水层采用45~65mm粒径卵石与35~50mm碎石混合,填高取不小于300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黏土层、下部黏土层的黏土层厚度不小于40cm,压实度85%~90%,渗透系数≤10-7cm/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密封结构沿倒梯形坑底斜坡至底部铺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保水密封结构自上而下为表土层、木料层、顶部黏土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黏土层厚度不小于40cm,压实度85%~90%,渗透系数≤10-7cm/s,且应保证顶部黏土层水平铺设位置不高于场地原地表平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料层可用木屑、木质废料铺设,表土层可用回填场地挖掘基坑时产生的清洁土,完成铺设后表土层可绿植作为绿化用地使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料层与表土层厚度比为1:4~1:5,表土层厚度50~100c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监测井的井深达到地下水水位以下,预埋部位为导水石料层中,且沿坡面突出至地面,井口连接弯管垂直地面伸出,配有井盖,监测井管根据填埋深度分两段或三段设置筛缝,其余部分为封闭井管。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包括倒梯形坑底导水密封结构、顶部保水密封结构及预埋监测井,所述倒梯形坑底导水密封结构包括双层黏土层、石料导水层,所述顶部保水密封结构包括黏土层、木料层、表土层,所述倒梯形坑底根据地下水流向,垂直上下游面设置斜边坡,边坡坡度根据坑底深度取缓于1:1.5。本实施例提供的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后污染土壤异位安全回填结构,可满足重金属修复土壤回填时的防渗隔离、后期监测与绿化使用,使用天然材料在不影响回填场地的情况下进行重金属修复后土壤的处置,根据回填场地的地下水条件进行回填结构的开挖铺设,有效的减少场地自然条件对填埋土壤的影响。技术研发人员:何子浩,罗凯捷,张双,邢志兵,卜维胜,黄少林,沈潇君,王萍,徐悦悦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环钻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8技术公布日:2024/6/1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607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