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纺织皮革,织造制品制作工具,设备的制造及其制品技术处理方法 > 一种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1 15:00:18

本技术涉及面料纺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使用hks2-se,130英寸,32e的机器进行氨纶面料的生产时发现,虽然该机器速度上限在4400r/min,但是织造速度只要设定在2000r/min以上,织造的氨纶面料就会有明显的横条纹疵点,速度越快横条纹越明显。只有将机速降低至1800~1900r/min左右才能改善该质量问题。这显然没有达到产质量的理想状态。

2、研究人员在观察与测试后发现该问题的根源在经轴上。经编织造工厂,国内外现阶段的使用方式是同一组多个盘头一起套在一根经轴上,在多个盘头的两端,采用盘头夹夹紧在经轴上,再用螺栓从两边向盘头顶紧,这样就表示经轴与盘头达到了同步性和同轴性。

3、但是,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资料,经轴的直径一般是151.8mm,而经编盘头制造商提供的数据,盘头内孔直径一般是152.5mm,这是为了方便于经轴抽轴和穿轴,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使用方法的不同,经编盘头的内孔会有增大。因此,这就导致实际上经轴与盘头并不是同轴心的,总有一定的偏心,这个偏心在生产过程中会带来很多负作用;

4、1、因为这个偏心,经轴在恒角速度转动的时候,不同角度点经纱退绕线速度是有变化的;

5、2、在正常启动和停止的时候,因为偏心,增加了惯性,更加容易造成盘头与经轴之间松动;而机速较高时,惯性的影响越大,经纱的退绕线速度变化也越快,送经张力不均匀就导致布面不均匀平整形成疵点影响质量。

6、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需要改善经轴与盘头的同心情况,为此我们对经轴进行了改进探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经轴上加设胀紧单元来实现对盘头的同心固定,解决盘头与经轴不同心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包括经轴、多个套设于经轴上的盘头、设于经轴内并与盘头对应的胀紧单元和水平穿设于经轴内并穿过胀紧单元的方轴;所述经轴上开设有用于胀紧单元凸出的胀紧槽,经轴的一端通过安装架安装在经编机上;所述胀紧单元包括最外部的键条、设于键条内的弹簧片、设于弹簧片内的外胀紧套、设于外胀紧套内的内胀紧套和设于内胀紧套内的丝杆;所述丝杆为两端对称的正反牙丝杆;所述外胀紧套的外端设有套设于丝杆上的主套筒,内胀紧套的外端设有套设于丝杆上的次套筒;所述外胀紧套和内胀紧套均为锥形胀紧套,外胀紧套的外部设有能向外膨胀的开口;所述方轴的端部设有调节机构。

3、前述的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中,所述内胀紧套与次套筒之间设有两个弹簧垫圈,弹簧垫圈为蝶形弹簧垫圈。

4、前述的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中,所述丝杆的内孔为与方轴对应的方孔。

5、前述的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设于方轴端部的端齿轮和垂直与端齿轮齿合的调节齿轮;所述端齿轮和调节齿轮均为伞形齿轮,调节齿轮的端部穿设于经轴的外壁上;所述调节齿轮的端部设有转动卡槽。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经编机的经轴上进行改造加入胀紧单元,利用调节机构来转动方轴从而带动丝杆进行旋转,丝杆旋转会驱使主套筒与次套筒同步动作,实现对盘头的胀紧和松开,通过胀紧单元对盘头进行固定后,使得盘头、机械胀轴、经轴位于同一轴心,确保其同心度;

7、胀紧时,主套筒与次套筒同时向内进行移动,会导致外胀紧套和内胀紧套同时向内移动,外胀紧套被胀开,从而驱使弹簧片和键条胀开伸出,将盘头卡紧;

8、松开时,主套筒与次套筒同时向外进行移动,外胀紧套和内胀紧套同时向外移动,外胀紧套收缩,从而驱使弹簧片和键条收缩回经轴内,将盘头松开,方便盘头穿轴、抽轴;

9、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经轴上加设胀紧单元来实现对盘头的同心固定,解决盘头与经轴不同心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包括经轴(1)、多个套设于经轴(1)上的盘头(9)、设于经轴(1)内并与盘头(9)对应的胀紧单元(2)和水平穿设于经轴(1)内并穿过胀紧单元(2)的方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轴(1)上开设有用于胀紧单元(2)凸出的胀紧槽,经轴(1)的一端通过安装架(8)安装在经编机上;所述胀紧单元(2)包括最外部的键条(42)、设于键条(42)内的弹簧片(41)、设于弹簧片(41)内的外胀紧套(31)、设于外胀紧套(31)内的内胀紧套(32)和设于内胀紧套(32)内的丝杆(21);所述丝杆(21)为两端对称的正反牙丝杆;所述外胀紧套(31)的外端设有套设于丝杆(21)上的主套筒(22),内胀紧套(32)的外端设有套设于丝杆(21)上的次套筒(23);所述外胀紧套(31)和内胀紧套(32)均为锥形胀紧套,外胀紧套(31)的外部设有能向外膨胀的开口;所述方轴(11)的端部设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胀紧套(32)与次套筒(23)之间设有两个弹簧垫圈(33),弹簧垫圈(33)为蝶形弹簧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1)的内孔为与方轴(11)对应的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设于方轴(11)端部的端齿轮(12)和垂直与端齿轮(12)齿合的调节齿轮(13);所述端齿轮(12)和调节齿轮(13)均为伞形齿轮,调节齿轮(13)的端部穿设于经轴(1)的外壁上;所述调节齿轮(13)的端部设有转动卡槽。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编机的机械胀轴装置,包括经轴、多个盘头、设于经轴内的胀紧单元和方轴;经轴上设有胀紧槽;胀紧单元包括键条、弹簧片、外胀紧套、内胀紧套和丝杆;丝杆为正反牙丝杆;外胀紧套外设主套筒,内胀紧套外设次套筒;外胀紧套、内胀紧套为锥形胀紧套,外胀紧套外部设开口;方轴端部设调节机构。本技术通过在经轴上加入胀紧单元,调节机构转动方轴带动丝杆旋转,驱使主套筒与次套筒同步动作,实现对盘头的胀紧和松开,对盘头进行胀紧固定后,盘头、胀紧单元、经轴位于同一轴心,确保其同心度。本技术通过在经轴上加设胀紧单元来实现对盘头的同心固定,解决盘头与经轴不同心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董旭明,郭峻岭,沐长城,钱振英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彩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7技术公布日:2024/6/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718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