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休闲运动,玩具,娱乐用品的装置及其制品制造技术 > 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  正文

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 国知局
  • 2024-07-11 16:26:37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1、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会出现身体某些部位的功能失调,需要进行针对神经系统的运动康复训练,病人要主动参与功能锻炼,对于上肢受损伤的患者,在肢体能有所活动的时候,尽量自己进行力所能及的主动训练,比如进行上肢的屈伸、向上提拉等动作训练,直至患肢功能恢复。

2、现有的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功能单一,如公布号cn 110711353 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平板,支撑平板上表面对称连接立板,所述立板之间设有手部训练机构,所述手部训练机构通过齿带连接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通过旋转轴承与立板连接,所述中转机构下方齿连接承重机构,所述手部训练机构通过上下调节机构与立板连接,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横杆、套筒和圆杆,所述支撑横杆与立板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与支撑横杆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杆设于套筒内且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套筒的上端侧边设有锁紧螺母,所述支撑横杆的侧面设有齿带调节机构,所述齿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u型板、第二齿轮和伸缩杆,所述第二u型板与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于第二u型板内且与第二u型板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支撑横杆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机构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座椅和脚部训练机构,所述脚部训练机构与承重机构相连接。该现有技术能够使得上肢体与下肢体协调进行训练,但该现有技术的训练方式单一,上肢受损的患者不能更多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康复训练的方式,且不方便患者进行训练力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现有的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的训练方式单一,患者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康复训练的方式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3、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包括设置有靠背的座椅和设置于所述座椅上的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执行组件和用于调节所述执行组件的阻力大小的阻力调节单元,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座椅两侧的执行杆、将所述执行杆与所述座椅连接的连接件和设置于所述靠背上的阻力件,所述执行杆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一和与所述圆筒一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杆一,所述活塞杆一伸出所述圆筒一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连接件包括水平轴和弧形块,所述水平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水平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圆筒一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块与所述靠背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块上沿与所述水平轴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贯穿弧形块设置圆弧槽,所述圆弧槽的圆心位于所述水平轴的轴线上;所述阻力件包括横杆、一端开口的圆筒二和与所述圆筒二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杆二,所述横杆水平设置,横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座椅两侧的所述弧形块上的所述圆弧槽,一所述圆筒一的底部与横杆的一端铰接,另一所述圆筒一的底部与横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圆筒二的开口端朝上设置,圆筒二的底部与所述靠背的下部铰接,所述活塞杆二的外端与所述横杆的中部铰接;所述阻力调节单元均与所述圆筒一的内腔和所述圆筒二的内腔密封连通用于调节所述活塞杆一和所述活塞杆二滑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4、上述方案中,患者坐于座椅上靠背所述靠背,双手分别握住座椅两侧执行杆上的所述把手上,双臂沿身体前后屈伸训练使得活塞杆一在圆筒一内滑动,还可双手向上提拉或下压把手使圆筒一绕所述水平轴轴线转动,这时横杆沿圆弧槽向下方滑动以迫使活塞杆二在圆筒二内滑动,通过阻力调节单元来调节活塞杆一和所述活塞杆二滑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达到训练患者上肢的目的。

5、与现有技术相比,患者可以在上述方案中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进行上肢的屈伸或向上提拉的锻炼方式,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训练力度的大小。

6、进一步地,所述阻力调节单元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三,所述圆筒三的开口向下竖直设置于所述座椅的底部,圆筒三的封闭端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圆筒三的内壁上沿圆筒三的径向设置呈方形腔的横向滑道,所述横向滑道内设置有与横向滑道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圆筒三的内壁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圆筒三上沿所述横向滑道的轴向设置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内端贯穿所述滑块后与所述圆筒三的侧壁转动连接,位于所述圆筒三内的传动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杆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传动杆的外端伸出所述圆筒三外,所述圆筒一的封闭端内腔通过气管一与所述圆筒三的封闭端内腔连通,所述圆筒二的封闭端内腔通过气管二与所述圆筒三的封闭端内腔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圆筒三的外壁沿圆筒三的径向一体成型有突出部,所述横向滑道沿所述突出部的轴向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阻力调节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座椅前方的主动带轮和与所述传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的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带轮转动设置于u型轮座上,所述主动带轮上设置用于驱动主动带轮转动的脚踏板。

9、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带轮的直径小于所述从动带轮的直径。

10、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滑道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圆筒三的内径使得滑块可以将所述气流通道封堵。

11、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的外端与所述座椅转动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使用本方案时,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进行上肢的屈伸或向上提拉的锻炼方式。

14、2,本方案通过双脚踩踏脚踏板即可实现训练力度的调节,调节方便,并且可以随意调节训练力度的大小。

15、3,采用本装置进行训练过程中,当患者慢速做训练动作时,受到的训练阻碍力度较小,当患者快速做训练动作时,受到的训练阻碍力度较大,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训练时的动作速度。

技术特征:

1.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包括设置有靠背的座椅和设置于所述座椅上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调节单元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三,所述圆筒三的开口向下竖直设置于所述座椅的底部,圆筒三的封闭端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圆筒三的内壁上沿圆筒三的径向设置呈方形腔的横向滑道,所述横向滑道内设置有与横向滑道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圆筒三的内壁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圆筒三上沿所述横向滑道的轴向设置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内端贯穿所述滑块后与所述圆筒三的侧壁转动连接,位于所述圆筒三内的传动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杆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传动杆的外端伸出所述圆筒三外,所述圆筒一的封闭端内腔通过气管一与所述圆筒三的封闭端内腔连通,所述圆筒二的封闭端内腔通过气管二与所述圆筒三的封闭端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三的外壁沿圆筒三的径向一体成型有突出部,所述横向滑道沿所述突出部的轴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调节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座椅前方的主动带轮和与所述传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的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带轮转动设置于u型轮座上,所述主动带轮上设置用于驱动主动带轮转动的脚踏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带轮的直径小于所述从动带轮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道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圆筒三的内径使得滑块可以将所述气流通道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的外端与所述座椅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包括设置有靠背的座椅和设置于座椅上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包括执行组件和用于调节执行组件的阻力大小的阻力调节单元,执行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座椅两侧的执行杆、将执行杆与座椅连接的连接件和设置于靠背上的阻力件,执行杆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一和与圆筒一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杆一,活塞杆一伸出圆筒一的一端设置有把手,连接件包括水平轴和弧形块,阻力件包括横杆、一端开口的圆筒二和与圆筒二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杆二。本方案中,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进行上肢的屈伸或向上提拉的锻炼方式,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训练力度的大小。技术研发人员:徐秋霞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793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