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
- 国知局
- 2024-07-11 16:34:36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
背景技术:
1、腓总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表现之一是踝关节背伸(勾脚背)困难甚至无法背伸(勾脚背),但是病人可以做趾屈动作(向下踩脚)。术后被动背伸练习对预防患者足下垂、预防背伸肌肉群失用性萎缩、恢复背伸功能有重要意义。
2、如何发明一种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旨在改善患者因腓总神经损伤导致踝关节背伸困难甚至无法背伸,造成术后无法进行被动的背伸练习,影响术后恢复效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包括绑腿板和踏板,所述绑腿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两侧底部一体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踏板一端的两侧均一体设置有铰接架,每个所述铰接架与对应一侧的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板体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阻力拉回机构,每侧所述阻力拉回机构均通过连杆与踏板连接。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板体一侧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魔术贴,所述板体另一侧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适配的带扣。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板体内壁设置有形状大小适配的海绵垫。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板体表面开设有若干贯通的通风槽。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阻力拉回机构包括安装架,每个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均与板体外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安装架一侧表面上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中滑动安装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每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对应侧板的一侧表面上,每个所述侧板固定安装于对应安装架的一侧表面位于滑槽的一端,每个所述安装块的另一侧表面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连杆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也通过转轴与踏板对应一侧表面转动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电子计数器,所述电子计数器的脉冲信号发射器设置在对应的滑槽一端内壁上。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使用时,通过在绑腿板底端转动连接踏板,并通过阻力拉回机构将踏板的另一端与绑腿板连接,从而可以使患者的踝关节可以被动的跟随踏板进行转动,患者可向下踩脚,通过张紧阻力拉回机构从而完成踝关节向下的抗阻练级,同时在放松后,在阻力拉回机构的作用力带动下,患者的脚部可随踏板进行复位,从而完成被动的背伸练习,辅助患者进行踝关节的背伸可对预防患者足下垂、预防背伸肌肉群失用性萎缩、恢复背伸功能。
技术特征:1.一种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绑腿板和踏板,所述绑腿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两侧底部一体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踏板一端的两侧均一体设置有铰接架,每个所述铰接架与对应一侧的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板体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阻力拉回机构,每侧所述阻力拉回机构均通过连杆与踏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一侧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魔术贴,所述板体另一侧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适配的带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内壁设置有形状大小适配的海绵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表面开设有若干贯通的通风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阻力拉回机构包括安装架,每个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均与板体外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安装架一侧表面上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中滑动安装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每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对应侧板的一侧表面上,每个所述侧板固定安装于对应安装架的一侧表面位于滑槽的一端,每个所述安装块的另一侧表面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连杆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也通过转轴与踏板对应一侧表面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电子计数器,所述电子计数器的脉冲信号发射器设置在对应的滑槽一端内壁上。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包括绑腿板和踏板,所述绑腿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两侧底部一体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踏板一端的两侧均一体设置有铰接架,每个所述铰接架与对应一侧的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板体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阻力拉回机构,每侧所述阻力拉回机构均通过连杆与踏板连接,通过在绑腿板底端转动连接踏板,并通过阻力拉回机构将踏板的另一端与绑腿板连接,从而可以使患者的踝关节可以被动的跟随踏板进行转动,患者可向下踩脚,通过张紧阻力拉回机构从而完成踝关节向下的抗阻练级,同时在放松后,在阻力拉回机构的作用力带动下,患者的脚部可随踏板进行复位,从而完成被动的背伸练习。技术研发人员:严加洁,郑小飞,张翠文,刘宁,李劼若,侯辉歌,张还添,李晓彤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0920技术公布日:2024/5/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800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