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装置及涂料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11 16:46:43
1.本技术涉及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涂料装置及涂料方法。背景技术:2.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般会对施工表面涂刷涂料以对施工表面进行保护,目前对施工表面进行涂刷涂料的作业使用的工具一般为毛刷,需要操作人员使用毛刷蘸取涂料例如油漆后弯腰使毛刷接触施工表面对施工表面进行涂刷,采用此种方式对施工表面进行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对于推进施工进度极其不利。技术实现要素: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涂料装置及涂料方法,通过供液装置向刷部供应来自储液器的涂料,解决了现有的涂料工具在对施工表面进行涂刷涂料的作业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不利于推进施工进度的问题,能够快速地进行涂料作业的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高效便捷地对施工表面进行涂刷作业。4.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涂料装置,所述涂料装置包括:储液器、供液装置和刷部,所述储液器存储有涂料,所述供液装置包括与所述储液器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供液装置还包括朝向所述刷部的第二开口,以向所述刷部供应来自所述储液器的涂料。5.优选地,所述供液装置包括第一供液管和固定部,所述第二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供液管,所述固定部形成有沿着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供液管形成为柔性管,所述固定部具有刚性,所述第一供液管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6.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形成为杆或者板,所述供液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部,所述第一供液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表面接触,所述第一紧固部连接所述第一供液管和所述固定部,以将所述第一供液管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7.优选地,所述供液装置还包括第二供液管,所述第二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供液管连接,所述第二供液管与所述第一供液管一体成型,所述第二供液管形成为柔性管。8.优选地,所述供液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形成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供液管与所述储液器,所述连接管的外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供液管的内径,所述连接管形成为刚性管。9.优选地,所述储液器包括主体和盖体,所述主体形成有存储空间,所述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涂料,所述盖体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连接管贯穿所述盖体,以与所述存储空间连通。10.优选地,所述供液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部,所述固定部形成有背对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刷部与所述第二表面接触,所述第二紧固部连接所述刷部、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一供液管三者。11.优选地,所述第一紧固部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两者分别形成为第一扎带和第二扎带,所述第一扎带形成有用于约束所述第一供液管和所述固定部二者的第一空间,第二扎带形成有用于约束所述第一供液管、所述固定部和刷部三者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二者的大小均被设置为能够调节。12.优选地,所述刷部形成为毛刷,所述毛刷包括柄和涂刷部,所述第一供液管形成有开口,所述柄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所述涂刷部在预定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供液管重叠。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涂料方法,所述涂料方法用于为焊缝表面涂刷涂料,所述涂料方法由涂料装置来执行,所述涂料装置包括储液器、供液装置和刷部,所述储液器存储有涂料,所述供液装置包括与所述储液器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供液装置还包括朝向所述刷部的第二开口,以向所述刷部供应来自所述储液器的涂料,所述涂料方法包括:14.移动所述刷部,以使所述刷部与所述焊缝表面接触;15.倾斜所述储液器,以使所述储液器内涂料经所述供液装置流动至所述刷部;16.控制所述刷部沿所述焊缝表面匀速运动。附图说明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涂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9.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涂料方法的逻辑示意图。20.图标:1‑储液器;11‑主体;12‑盖体;2‑供液装置;21‑第一供液管;22‑第二供液管;23‑连接管;24‑固定部;25‑第一紧固部;26‑第二紧固部;3‑刷部;31‑柄;32‑涂刷部。具体实施方式21.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22.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23.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24.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25.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26.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27.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28.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29.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30.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涂料装置,涂料装置包括储液器1、供液装置2和刷部3,储液器1中存储有涂料,供液装置2包括与储液器1连通的第一开口和朝向刷部3的第二开口,供液装置2能够向刷部3供应来自储液器1的涂料。在使用该涂料装置进行涂刷涂料的作业时,通过供液装置2向刷部3供应来自储液器1的涂料,实现了自动向刷部3供应涂料,极大地降低了工作强度的同时缩短了作业时间,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现了高效便捷地对施工表面进行涂刷涂料。此外,通过供液装置2向刷部3供应来自储液器1的涂料,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反复蘸取涂料时出现的涂料滴落等浪费现象以及每次蘸取涂料量不均匀造成的涂刷表面厚度不均的问题,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均匀的涂刷效果。在实施例中,储液器1的涂料供应可以利用涂料自身的重力来实现,即在涂料装置的使用状态下储液器1被置于相对于第二开口更高的高度。31.如图1所示,储液器1可以包括主体11和盖体12,主体11形成为圆筒,圆筒的筒壁形成有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涂料。盖体12可拆卸地安装于主体11,如此,可通过打开盖体12实现向储液器1中添加或倒出涂料。32.与储液器1连通的供液装置2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供液管21、第二供液管22和连接管23,连接管23、第二供液管22和第一供液管21三者顺次连接,连接管23的左端贯穿储液器1的盖体12,并形成有上述的第一开口,以通过第一开口与储液器1的存储空间连通,连接管23为刚性管,而第二供液管22形成为柔性管,如此,连接管23的设置有利于在第二供液管22和储液器1二者之间快速地建立稳定的连接,同时利用作为柔性管的第二供液管22调整涂料装置的涂覆角度,这将在随后的描述中具体说明。进一步地,连接管23的外径大于或者等于第二供液管22的内径,如此保证了连接管23与第二供液管22连通的密封性。33.第一供液管21的右端形成有上述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朝向刷部3。通过第一供液管21、第二供液管22和连接管23,使得储液器1中存储的涂料经第一开口进入连接管23后依次流经第二供液管22和第一供液管21后自第一供液管21右端的第二开口流向刷部3,实现了将储液器1中存储的涂料持续地供应刷部3。34.此外,供液装置2还包括固定部24、第一紧固部25和第二紧固部26,第一紧固部25连接固定部24和第一供液管21,第二紧固部26连接第一供液管21、固定部24和刷部3三者。具体来说,固定部24形成为具有刚性的杆或板,这里固定部24可以形成为刚性杆,例如钢条,固定部24包括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和背对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此处的预定方向自固定部24的左端指向刷部3(即钢条的长度方向)。第一供液管21沿着上述的预定方向通过第一紧固部25固定于固定部24的第一表面,使得第一供液管21沿预定方向延伸,而第一供液管21的形成有第一开口的端部超出固定部24的下端,以将第一供液管21的右端的第二开口朝向刷部3。第二紧固部26设置在第一供液管21的形成有上述第二开口的附近,刷部3的柄31与固定部24的第二表面接触,第二紧固部26将刷部3的柄31固定于固定部24且使第一供液管21的第二开口朝向刷部3的涂刷部32。第二供液管22未固定于固定部24,如此在使用该涂料装置时,可通过移动固定部24以及固定于固定部24的第一供液管21从而带动第二供液管22弯曲,以使刷部3与施工表面接触,如此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固定部24对刷部3的位置和涂覆角度进行控制,避免了在使用毛刷进行涂刷作业时需要弯腰作业以使毛刷与施工表面接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涂刷作业的效率。35.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1中示出了第一供液管21和第二供液管22连接部分的虚拟分界线a‑a’,但是应理解的是,该虚拟划分线不存在于供液装置2的实体中,其仅是便于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第一供液管21和第二供液管22的概念,第一供液管21和第二供液管22为一体成型,二者之间可不存在任何分界面/分界线。36.优选地,固定部24形成为板,板沿预定方向延伸,第一供液管通过第一紧固部固定于板的上表面(第一表面),刷部通过第二紧固部固定在第一供液管的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部分的下表面(第二表面),第一供液管的第二开口朝向刷部,第一供液管内的涂料可经第一开口流到刷部。在使用该涂料装置时,可通过移动第一供液管和固定部以及弯曲第二供液管,以使刷部在施工表面运动,如此实现了在施工表面的刷漆作业。37.进一步地,第一紧固部25可形成为第一扎带,第一扎带将第一供液管21沿所述预定方向固定在固定部24。具体来说,第一扎带形成有用于约束第一供液管21和固定部24的第一空间,第一供液管21和固定部24设置在上述第一空间内,如此将第一供液管21固定于固定部24。进一步地,第一空间的大小能够调节,通过控制第一扎带收紧或放宽以减小或增大第一空间,控制第一供液管21内的涂料的流量和流动速度,进而调节供应给刷部3的涂料的供应速度和供应量,以实现均匀的涂刷效果。38.进一步地,第二紧固部26可形成为第二扎带,第二扎带连接第一供液管21、固定部24和刷部3。具体来说,第二扎带形成有用于约束第一供液管21、固定部24和刷部3的第二空间,第一供液管21、固定部24和刷部3设置在第二空间,如此将刷部3固定于固定部24。进一步地,第二空间的大小能够调节,通过控制第二扎带收紧或放宽以减小或增大第二空间,可以进一步地调节供应给刷部3的涂料的供应速度和供应量,进一步地保证了涂刷表面的涂料的均匀性。39.进一步地,正如以上所提及的,刷部3包括柄31和涂刷部32,柄31与上述的固定部24的第二表面接触并通过第二紧固部26与固定部24连接,第一供液管21的第二开口与涂刷部32接触。优选地,刷部3形成为毛刷,涂刷部32则对应地形成为由多股刷毛集束而成的用于涂覆涂料例如油漆的部分。40.根据本技术的涂料装置可应用于多种涂刷表面,以船舶行业为例,在船舶分段涂装扫砂工艺中,可使用该涂料装置对焊缝表面进行补漆,此时,该涂料装置的储液器形成为宽口储罐,宽口储罐的容积为3升;第一供液管和第二供液管为一体成型的软皮管,软皮管的长度为1米,软皮管的内径为6毫米,外径为8毫米。固定部形成为钢条,钢条长为750毫米,宽为10毫米,厚为2毫米,连接管形成为钢管;钢管长为80毫米,外径为6毫米,柔性管的套设在钢管上;刷部形成为毛刷;第一紧固部和第二紧固部均形成为扎带。如此在使用该装置对焊缝表面进行补漆时,可手持宽口储罐以及钢条和软皮管,通过倾斜宽口储罐时油漆到达焊缝表面,控制毛刷沿焊缝表面匀速运动,如此将油漆均匀的涂刷与焊缝表面,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加快了施工的进度。4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涂料方法,该涂料方法用于为焊缝表面涂刷涂料例如油漆,该涂料方法通过上述的涂料装置来执行,如图2所示,该涂料方法包括:42.s1、移动所述刷部,以使所述刷部与所述焊缝表面接触;43.在该步骤中,更为具体地是,操作人员保持站立,手持储液器1和固定部24,通过控制固定部24移动和第二供液管22弯曲以使刷部3的涂刷部32与焊缝表面的表面接触。44.s2、倾斜所述储液器,以使所述储液器内涂料经所述供液装置流动至所述刷部;45.通过上述的方法对施工表面进行涂刷作业,能够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对于推进施工进度极为有利。46.在该步骤中,更为具体地是,操作人员倾斜储液器1使储液器1存储的涂料在重力作用下依次流经供液装置2的连接管23、第二供液管22和第一供液管21后经第一供液管21的第二开口到达刷部3。47.s3、控制所述刷部沿所述焊缝表面匀速运动。48.在该步骤中,更为具体地是,操作人员控制刷部3沿焊缝表面匀速移动,以在焊缝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涂刷效果。49.根据本技术的涂料装置,通过设置供液装置向刷部供应来自储液器的涂料,解决了时现有的涂料工具在对施工表面进行涂刷涂料的作业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高效便捷地对施工表面进行涂刷作业。50.此外,根据本技术的涂料装置,通过将第一供液管固定在固定部,避免了在涂刷作业时需要弯腰作业来使毛刷与施工表面接触,实现了高效率的涂刷作业。51.此外,根据本技术的涂料装置,通过设置形成为柔性管的第二供液管,可以在涂刷作业时可以弯曲第二供液管以使刷部沿施工表面滑动,进一步地实现了高效率第涂刷作业。52.此外,根据本技术的涂料装置,通过设置形成为扎带的第一紧固部和第二紧固部,能够控制第一供液管供应给刷部的涂料的供应速度和供应量,保证了涂刷作业后涂刷表面的涂料的均匀性。53.根据本技术的涂料方法,解决了使用现有的涂刷工具进行涂刷作业时劳动强度大且作业效率低的问题,能够高效便捷地对施工表面进行涂刷作业。5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810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