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筒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0:18:51
本技术涉及中医医疗辅助器械,具体为一种针灸筒。
背景技术:
1、作为中医诊疗经常用到的一种治疗方法,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其做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有的装针灸针的针灸筒,一般用圆形纸筒或竹筒进行盛放,且内部设置的用于插针灸针的板位置固定,难以适应对不同高度的针灸针的合理排布,同时,这种圆柱形的针灸筒很容易倾倒造成针灸针的从针灸筒中洒出,不利于保证针灸针的卫生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针灸筒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圆柱形的针灸筒很容易倾倒造成针灸针的从针灸筒中洒出,不利于保证针灸针的卫生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灸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底座和固定槽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存放筒。
3、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的外壁设置有凸块,所述筒体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与底座外壁的凸块直径相一致,所述筒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弧形并且直径与底座外壁凸块相一致。
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均匀安装有多组第一存放筒,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存放筒,所述第二存放筒的直径大于第一存放筒,所述第一存放筒内放置有针灸针。
5、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右端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筒盖,所述筒盖的边缘活动连接有插销,所述筒体的后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插销的下端设置的卡块直径相适配。
6、优选的,所述筒盖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筒盖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表面设置有橡胶垫并且深度为两毫米。
7、优选的,所述插销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卡块,所述筒盖表面开设有孔洞且直径与插销的中部相适配。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便于将针灸针取出,并且进行固定防止容易造成针灸针从筒体中洒出,避免筒体的倾斜以及针灸针的撒出,保证了针灸针的安全卫生;通过筒体内部的第一存放筒和第二存放筒能够对较短长度的针进行储存,同时能够对较长长度的针灸针进行收纳,便于医生对于第一存放筒和第二存放筒内针灸针的数量以及长度进行观察;通过筒盖下端设置有密封圈和固定块,保证了针灸针的稳定不变形,同时增强筒体的密封性能够使针灸针在取出之前被有效的消毒,避免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技术特征:1.一种针灸筒,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开设有活动槽(2),所述活动槽(2)内活动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杆(4),所述底座(3)和固定槽(8)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存放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3)的外壁设置有凸块,所述筒体(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与底座(3)外壁的凸块直径相一致,所述筒体(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固定槽(8)为弧形并且直径与底座(3)外壁凸块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上端均匀安装有多组第一存放筒(5),所述底座(3)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存放筒(6),所述第二存放筒(6)的直径大于第一存放筒(5),所述第一存放筒(5)内放置有针灸针(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右端活动安装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筒盖(10),所述筒盖(10)的边缘活动连接有插销(11),所述筒体(1)的后端开设有插槽(12),所述插槽(12)与插销(11)的下端设置的卡块直径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10)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密封圈(14),所述筒盖(10)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表面设置有橡胶垫并且深度为两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11)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卡块,所述筒盖(10)表面开设有孔洞且直径与插销(11)的中部相适配。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中医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灸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底座和固定槽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存放筒。本技术通过升降机构便于将针灸针取出,并且进行固定防止容易造成针灸针从筒体中洒出,避免筒体的倾斜以及针灸针的撒出,保证了针灸针的安全卫生;通过筒体内部的第一存放筒和第二存放筒能够对较短长度的针进行储存,同时能够对较长长度的针灸针进行收纳;通过筒盖下端设置有密封圈和固定块,保证了针灸针的稳定不变形,同时增强筒体的密封性能够使针灸针在取出之前被有效的消毒,避免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明技术研发日:20230615技术公布日:2024/6/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8615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