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印刷排版,打字模印装置的制造及其产品制作工艺 > 墨盒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墨盒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5 16:00:03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图像形成,尤其涉及一种墨盒及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1、墨盒是图像形成设备中用来存储打印墨水,并最终完成打印的部件。

2、相关技术中,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墨盒,设备本体构造有墨盒安装部、墨水腔室和打印头,墨盒安装于墨盒安装部。墨盒内部构造有储墨腔,储墨腔内储存有墨水,墨水从墨盒的供墨口供应墨水进入到设备本体的墨水腔室,再根据图像形成设备的墨水需求提供给打印头,以将图像形成于打印纸上。

3、然而,在墨盒打印到墨尽时,储墨腔内的空气会被吸入到设备本体的打印头中,造成打印头损坏或者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及图像形成设备,以解决相关图像形成设备中,墨盒内的空气容易被吸入到打印头中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包括墨盒本体、成型膜和气体收集机构,所述墨盒本体的侧方构造有储墨槽;所述成型膜罩设于所述储墨槽的槽口,所述储墨槽和所述成型膜围设成封闭的储墨腔;所述气体收集机构设置于所述储墨槽内,且位于所述储墨腔的上部,所述气体收集机构构造有开口朝向所述成型膜的容纳室,所述成型膜可覆盖所述容纳室的开口。

3、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型膜随所述储墨腔内的不同墨量而相应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成型膜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容纳室与位于所述容纳室外部的所述储墨腔连通;所述成型膜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成型膜封闭所述容纳室的开口,且所述容纳室与所述成型膜共同围设成封闭的集气腔。

4、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收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支撑部和贴合部,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储墨槽的顶部槽壁和/或槽底,所述贴合部朝向所述成型膜,且所述贴合部被构造为与所述成型膜贴合;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墨盒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墨盒本体围设成所述容纳室。

5、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合部包括第一贴合段和第二贴合段;所述第一贴合段相对于所述储墨槽的槽口所在平面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贴合段与所述储墨槽的顶部槽壁之间的距离由靠近所述成型膜的一端向背离所述成型膜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贴合段的背离所述成型膜的一端与所述储墨槽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二贴合段连接于所述第一贴合段和所述储墨槽的槽底之间,所述第二贴合段呈弧形,且所述第二贴合段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贴合部的背离所述支撑部的一侧。

6、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贴合段的靠近所述第一贴合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贴合段相切,所述第二贴合段的背离所述第一贴合段的一端与所述储墨槽的槽底相切。

7、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收集机构还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连接于所述墨盒本体,且所述分隔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容纳室分隔为相互独立且上下排布的两个容纳间室。

8、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呈板状,所述分隔件沿所述墨盒的长度方向延伸。

9、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墨盒还包括吹气膜,所述吹气膜设置于所述墨盒本体,且所述吹气膜位于所述成型膜的背离所述储墨槽的一侧,所述吹气膜与所述成型膜间隔设置,所述吹气膜、所述墨盒本体及所述成型膜围设成气压腔;墨盒本体上构造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所述气压腔连通。

10、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墨盒本体构造有供墨口,所述供墨口与所述储墨槽连通;所述储墨槽的槽底和/或槽壁构造有导墨槽,所述导墨槽与所述供墨口连通。

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盒。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及图像形成设备,墨盒包括墨盒本体、成型膜和气体收集机构,墨盒本体的侧方构造有储墨槽;成型膜罩设于储墨槽的槽口,储墨槽和成型膜围设成封闭的储墨腔;气体收集机构设置于储墨槽内,且位于储墨腔的上部,气体收集机构构造有开口朝向成型膜的容纳室,成型膜可覆盖容纳室的开口,以使容纳室与成型膜共同围设成封闭的集气腔。在未墨尽时,容纳室和位于容纳室外部的储墨腔连通,容纳室内也可以储存墨水。随着储墨腔内墨水的减少,成型膜会朝向储墨槽的槽底方向移动,并挤压储墨腔,由于气体的密度小于墨水的密度,因此,储墨腔内的气体会向上移动至容纳室内。随着储墨腔内的墨水进一步被消耗,成型膜进一步挤压储墨腔,直至与气体收集机构贴合时,成型膜封闭容纳室,使储墨腔内的气体被收集在由容纳室和成型膜围成的集气腔内,避免气体被吸入打印头内,使打印头不易发生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膜随所述储墨腔内的不同墨量而相应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支撑部和贴合部,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储墨槽的顶部槽壁和/或槽底,所述贴合部朝向所述成型膜,且所述贴合部被构造为与所述成型膜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包括第一贴合段和第二贴合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合段的靠近所述第一贴合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贴合段相切,所述第二贴合段的背离所述第一贴合段的一端与所述储墨槽的槽底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机构还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连接于所述墨盒本体,且所述分隔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容纳室分隔为相互独立且上下排布的两个容纳间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呈板状,所述分隔件沿所述墨盒的长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吹气膜,所述吹气膜设置于所述墨盒本体,且所述吹气膜位于所述成型膜的背离所述储墨槽的一侧,所述吹气膜与所述成型膜间隔设置,所述吹气膜、所述墨盒本体及所述成型膜围设成气压腔;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本体构造有供墨口,所述供墨口与所述储墨槽连通;

10.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盒。

技术总结本申请属于图像形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墨盒及图像形成设备。本申请旨在解决墨盒内的空气容易被吸入到打印头中的问题。本申请的墨盒及图像形成设备,在墨盒安装到设备本体后,在未墨尽时,容纳室和位于容纳室外部的储墨腔连通,容纳室内也可以储存墨水。随着储墨腔内墨水的减少,成型膜会朝向储墨槽的槽底方向移动,并挤压储墨腔,由于气体的密度小于墨水的密度,因此,储墨腔内的气体会向上移动至容纳室内。随着储墨腔内的墨水进一步被消耗,成型膜进一步挤压储墨腔,直至与气体收集机构贴合时,成型膜封闭容纳室,使储墨腔内的气体被收集在由容纳室和成型膜围成的集气腔内,避免气体被吸入打印头内,使打印头不易发生损坏。技术研发人员:黄家彪,梁仕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30技术公布日:2024/5/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3983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