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纱粗织机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5 16:50:08
本技术涉及纺纱粗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纺纱粗织机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1、粗纱机主要作用是牵伸和加捻,并把粗纱卷绕成一定的卷装,以适应细纱机加工的要求,粗纱机按加拈机构形式分为翼锭粗纱机和搓拈粗纱机,翼锭粗纱机靠锭翼回转对纱条连续施加拈度,生产有拈粗纱,搓拈粗纱机靠一对搓条皮板对纱条进行夹持搓拈,在纱条上形成正反拈向相间的假拈,生产无拈粗纱,翼锭粗纱机和搓拈粗纱机又可分为头道、二道和单程粗纱机。各种粗纱机的喂入形式、粗纱卷装和机器的锭数有所不同,但机器结构和作用大致相同。
2、公告号为cn2149380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纺纱机,底座、转孔和缠绕器,转孔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孔均设置在底座内,缠绕器焊接在底座的一端上,缠绕器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的输出轴。还包括滑道、滑杆、滑块、丝杠、定位轮、定位块和风扇,滑道焊接在底座的一端上,滑道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上摩擦滑动有滑块,滑块上焊接丝杠,丝杠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轮,定位块摩擦滑动在丝杠上,定位块通过重力贴合在定位轮上,定位块上阻尼滑动有风扇,风扇设置有多个,多个风扇均阻尼滑动在定位块上,但上述专利中不便于对其进行上料,导致在上料运输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纱条出现褶皱的现象,降低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纺纱粗织机用上料机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粗织机用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纺纱粗织机用上料机构,包括机床,所述机床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组等距离排列的电动辊筒,五个所述电动辊筒的外表面共同套设有传输带,所述机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机床的正面和机床的背面均开设有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每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每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
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架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均与地面相接触。
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床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板。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作业指示灯。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等距离排列的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圈。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每个所述防护套均采用海绵材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装置通过固定板、第一轴承和转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纱条进行碾压,从而保障纱条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呈现紧绷的状态,提高了该装置的生产质量,减少了残次品的出现,通过电动辊筒和传输带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该装置具备半自动化的效果,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安装槽、电动伸缩杆、安装板、支架、第二轴承和连接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该装置便于对不同大小的原料卷进行调节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1.一种纺纱粗织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1),所述机床(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2),所述通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组等距离排列的电动辊筒(21),五个所述电动辊筒(21)的外表面共同套设有传输带(3),所述机床(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4),两个所述固定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一轴承(12),两个所述第一轴承(12)的内圈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转轴(15),所述机床(1)的正面和机床(1)的背面均开设有安装槽(18),每个所述安装槽(18)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9),每个所述电动伸缩杆(19)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0),每个所述安装板(20)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架(7),两个所述支架(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9),每个所述第二轴承(9)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纱粗织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架(7)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每个所述支撑架(8)的底端均与地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纱粗织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16),每个所述立柱(1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纱粗织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4)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5),所述安装底座(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作业指示灯(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纱粗织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4)的左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4),所述安装架(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等距离排列的连接杆(13),每个所述连接杆(1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圈(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纱粗织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轴(1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套(22),每个所述防护套(22)均采用海绵材质。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纱粗织机用上料机构,包括机床,所述机床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组等距离排列的电动辊筒,五个所述电动辊筒的外表面共同套设有传输带,所述机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转轴。本装置通过固定板、第一轴承和转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纱条进行碾压,从而保障纱条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呈现紧绷的状态,提高了该装置的生产质量,减少了残次品的出现,通过电动辊筒和传输带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该装置具备半自动化的效果,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刘兰芬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市浩森工贸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6技术公布日:2024/6/1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446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