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02:49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大多应用于桥梁工程即建筑工程结构中,而在其他板块超长、跨度大的结构板中的应用缺乏,此类结构板的整体结构较大,会对应后期建筑上管井、通风井的需求设置预留孔,增大了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影响,且随着温度变化产生温度应力,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如何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预应力筋无法正常贯通布置的情况下使得该类结构板上预留洞周围的结构处于张拉应力状态,抵消一部分由温度变化、自身收缩等原因产生的内应力,减少裂缝的形成,提高预留洞周围结构的结构刚度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上设有预留洞,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对应预留洞设置的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组件和/或第二无粘结预应力组件,
3、所述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组件至少包括两条绕过预留洞布置的预应力筋,预留洞在沿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组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等于300㎜;
4、所述第二无粘结预应力组件包括设置于预留洞两侧的预应力组件,预留洞在沿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组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300㎜,所述预应力组件至少包括三条相互平行设置的预应力筋,且位于中间位置的预应力筋至预留洞的距离大于另外两条预应力筋至预留洞的距离。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6、所述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组件中预应力筋的一端为张拉端,另一端为锚固端;
7、所述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组件中预应力筋包括第一段、连接段以及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平行设置,第一段的一侧端部与第二段的一侧端部通过连接段连接。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9、所述第一段至所述预留洞的距离大于等于150㎜;
10、所述第一段上与所述连接段连接的一侧端部至所述预留洞的距离大于等于300毫米;
11、所述连接段呈弧形,所述弧形的半径大于6500㎜。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第一段延伸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距离为c,在所述第一段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距离为d,c:d大于1:6,所述连接段上配置u形钢筋。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预应力组件关于所述预留洞对称分布。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应力组件包括三条相互平行设置的预应力筋,且位于中间位置的预应力筋至预留洞的距离大于另外两条预应力筋至预留洞的距离。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应力组件中的预应力筋上靠近预留洞一端为锚固端,另一端为张拉端。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7、位于中间位置的预应力筋至预留洞的距离大于等于800㎜。
18、中间位置的预应力筋两侧的预应力筋至预留洞的距离大于等于300㎜。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间位置的预应力筋两侧的预应力筋至预留洞的距离相等。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应力筋为钢绞线。
21、本实用新型叙述的一种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下述优点:
22、能够在不影响预留洞的正常形态以及使用效果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了钢筋和混凝土各自的特性,提高预留洞周围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刚度、抗裂性和耐久性。
技术特征:1.一种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上设有预留洞,其特征在于,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对应预留洞设置的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组件和/或第二无粘结预应力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第一段延伸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距离为c,在所述第一段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距离为d,c:d大于1:6,所述连接段上配置u形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预应力组件关于所述预留洞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组件包括三条相互平行设置的预应力筋,且位于中间位置的预应力筋至预留洞的距离大于另外两条预应力筋至预留洞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组件中的预应力筋上靠近预留洞一端为锚固端,另一端为张拉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位置的预应力筋两侧的预应力筋至预留洞的距离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应力筋为钢绞线。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上设有预留洞,洞口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对应预留洞设置的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组件和/或第二无粘结预应力组件,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组件中的预应力筋绕过预留洞布置,预留洞在沿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组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等于300㎜;第二无粘结预应力组件包括设置于预留洞两侧的预应力组件,预留洞在沿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组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300㎜,预应力组件中位于中间位置的预应力筋至预留洞的距离大于另外两条预应力筋至预留洞的距离。通过上述结构在不影响预留洞的正常形态以及使用效果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各自的特性,提高结构的刚度、抗裂性和耐久性。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峰,詹亚桥,郭继霆,淦述许,邓心彤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七局集团上海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7技术公布日:2024/6/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63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