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通式排水地漏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20:25
本申请涉及排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通式排水地漏。
背景技术:
1、地漏是一种安装在下水口处的排水装置。一方面起到将水排到下水道或下水管或下水池中的作用,需要快速排水、防止异物堵塞;另一方面,还要起到防止下水道或下水管或下水池中的异味、蚊虫进入室内的作用。因此,地漏在排水时需要快速打开,且不留存污水中的异物,进行快速排水;在不需要排水时,处于闭合状态,阻止异味等进入室内。
2、市场上现有的地漏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底端为配重(或磁力)的活页式,通过活页挡块遮挡住下水口。第二类,存水弯管式,通过存水阻隔返味。第三类,下端弹力盖式,这类分两种,一种是在地漏下水通道中间设计弹簧拉住挡盖上下动作式;另一种是在挡盖的下端设计有弹簧(又叫悬浮式)顶住盖板的装置。其中,第二类地漏下排的污水会受到弯管内部预存水的压力,使得排水量较小时不容易排出,排水受阻,下水较慢,且存水易存有异物及污水结晶,造成地漏体阻塞且反应变慢;同时,弯管内的存水干涸后,不具有防返味和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的功能。第一类地漏和第三类地漏相同,下端的弹力盖配重容易受异物影响造成不密封,且容易挂住毛发、异物,阻挡下水,同时存水问题也存在。因此,上述三类地漏均存在排水易堵塞、易返味的问题。
3、综上所述,现有的地漏结构不能满足快速排水和有效防止返味、和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直通式排水地漏,以解决现有的地漏结构不能满足快速排水和有效防止返味和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的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提供一种直通式排水地漏,该地漏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上端均开口,外筒下端也开口,外筒由侧壁组成,外筒上部分的内径为d1,外筒下部分的内径为d2,d1大于d2,所述外筒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间由圆环状结构连接,圆环状结构的内径与d2相同,圆环状结构的外径与d1相同,内筒下端不开口,内筒由侧壁和底壁组成,内筒的外径为d3,d3小于d2,内筒的底壁与外筒下端边缘处高度相同,内筒的侧壁靠近底壁一端设置有排水口,内筒上端边缘设置有外沿,复位弹簧环绕设置于内筒侧周,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圆环状结构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设置于外沿的下表面,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4、进一步地,d1和d2的差值大于0.15cm,d3与d2的差值大于0.01cm。
5、更进一步地,排水口对应的圆心角为30°-270°,排水口的高度大于0.3cm。
6、更进一步地,外筒下部分的高度为排水口高度的1.1-1.3倍。
7、更进一步地,复位弹簧的长度与外筒上部分高度相同时,产生的恢复力大小为内筒和第二密封圈重力之和,再加上0.03-0.2n。
8、更进一步地,内筒的底壁侧边设置有凹槽,第二密封圈靠近圆心方向的部分固定设置于凹槽内,外筒下端的内壁上窄下宽,形成环形内收斜面,第二密封圈与环形内收斜面接触且存在压力作用。
9、更进一步地,外沿侧周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外筒接触但不产生力的作用;外筒上端边缘沿水平方向向远离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结构,第三密封圈与延伸结构的侧面、下表面和外筒外侧面的上端固定连接。
10、更进一步地,复位弹簧为螺旋弹簧,复位弹簧的内侧与内筒的外侧面不接触,复位弹簧的外侧与外筒的内侧面不接触。
11、更进一步地,圆环结构所在的平面与外筒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外沿所在的平面与外筒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
12、更进一步地,外筒的材料为铜、不锈钢、橡胶、塑料、铝中的一种,复位弹簧的材料为不锈钢,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的形状均为环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的形状为环状的材料均为硅胶或橡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地漏内筒和外筒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不排水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产生的弹力抵消内筒及固定于内筒下端部件的重力;由于内筒底面封闭,排水口设置在侧面,当上端有污水排入时,作用在内筒的底面,使得复位弹簧的弹力不能维持内筒的状态,内筒相对于外筒开始移动,随着内筒向下移动,设置于内筒侧面的排水口从外筒的下侧露出,污水排出;当上侧流入的污水量越大,内筒底面受到的压力越大,内筒相对于外筒下移的距离越大,复位弹簧的压缩程度越强,内筒侧面的排水口漏出外筒的尺寸越大,排水越顺畅。内筒和外筒形成的排水管道为直通管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排出,污水不经过任何部件表面不易挂留污水中的杂物,从而不会堵塞管道。复位弹簧产生的弹力略大于内筒及其下端固定的部件的重力,也就是,内筒的底面与外筒的下端边缘之间存在压力,形成较好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还使用密封圈提升密封性能,使得装置下侧的异味、蚊虫等不能进入,起到较好的阻碍作用。另外,本申请直通式排水不会挂存异物、不存在存水结晶造成地漏不能密封和清洁困难,有效保证了密封和不返味的效果;且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市场前景。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地漏能够满足快速排水和有效防止返味和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的需求,且反应灵敏、容易清洁。
技术特征:1.一种直通式排水地漏,所述地漏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上端均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下端也开口,所述外筒由侧壁组成,所述外筒上部分的内径为d1,所述外筒的下部分的内径为d2,所述d1大于所述d2,所述外筒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间由圆环状结构连接,所述圆环状结构的内径与所述d2相同,所述圆环状结构的外径与所述d1相同,所述内筒下端不开口,所述内筒由侧壁和底壁组成,所述内筒的外径为d3,所述d3小于所述d2,所述内筒的底壁与所述外筒下端边缘处高度相同,所述内筒的侧壁靠近底壁一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内筒上端边缘设置有外沿,复位弹簧环绕设置于所述内筒侧周,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圆环状结构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沿的下表面,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d1和所述d2的差值大于0.15cm,所述d3与所述d2的差值大于0.01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通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对应的圆心角为30°-270°,所述排水口的高度大于0.3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通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下部分的高度为所述排水口高度的1.1-1.3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通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的长度与所述外筒上部分高度相同时,产生的恢复力大小为所述内筒和第二密封圈重力之和,再加上0.03-0.2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通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底壁侧边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圈靠近圆心方向的部分固定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外筒下端的内壁上窄下宽,形成环形内收斜面,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内收斜面接触且存在压力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通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沿侧周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外筒接触但不产生力的作用;所述外筒上端边缘沿水平方向向远离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结构,第三密封圈与所述延伸结构的侧面、下表面和所述外筒外侧面的上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通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为螺旋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内侧与所述内筒的外侧面不接触,所述复位弹簧的外侧与所述外筒的内侧面不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通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结构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外筒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外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外筒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通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材料为铜、不锈钢、橡胶、塑料、铝中的一种,所述复位弹簧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形状均为环状,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形状为环状的材料均为硅胶或橡胶。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直通式排水地漏,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上端均开口,外筒下端也开口,外筒由侧壁组成,外筒上部分的内径为D<subgt;1</subgt;,外筒下部分的内径为D<subgt;2</subgt;,D<subgt;1</subgt;大于D<subgt;2</subgt;,所述外筒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间由圆环状结构连接,圆环状结构的内径与D<subgt;2</subgt;相同,圆环状结构的外径与D<subgt;1</subgt;相同,内筒下端不开口,内筒由侧壁和底壁组成,内筒的外径为D<subgt;3</subgt;,D<subgt;3</subgt;小于D<subgt;2</subgt;,内筒的底壁与外筒下端边缘处高度相同,内筒的侧壁靠近底壁一端设置有排水口,内筒上端边缘设置有外沿,复位弹簧环绕设置于内筒侧周,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圆环状结构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设置于外沿的下表面,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本申请地漏排水较快、能够有效防止返味。技术研发人员:刘正军,高秋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爱吉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2技术公布日:2024/5/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82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