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虹吸组合的降排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09 17:28:33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一种压力与虹吸组合的降排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地下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加广泛,其中包括各类地下室、地铁车站和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的开发目前仍然是以明挖法为主,并且地下空间技术向着更广、更深发展的趋势,直接导致基坑的支护以及降水的难度加大。
2、地下水的控制要求直接影响基坑的安全、施工进展和质量的好坏,目前地下水控制主要采用集水明排、真空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以及渗井。上述各种降水方法均需要设置排水主管道,而传统意义上排水主管道主要采用重力式排水方法,该种方法排水能力有限,同时需要上高下低的坡度,下流的管径随着降水数量的增加而加大,当降水井数量过多时还需要设置多排排水主管线,对场地的要求较高。
3、所有的降排水管线多为重力式排水主管线,重力式排水主管线主要是利用水从高处向地处流的原理实现排水的目的,该种排水方式属于无压力排水,不需要为水提供压力,优点是节约成本、安全可靠,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是水流速受高低差影响,一般较慢,为保证排水量满足要求一般会加大排水管径或者增加排水主管道数量来满足要求;第二是如果排水管线过长,需要极大的坡度方可满足要求;第三如果排水管道有较大的地势起伏,该种方式难以实现正常排水。
4、降排水计算每日排水量应大于日涌水量,未达到基坑降水效果,排水量总数应为常量,而如何增加主管道内水流速,进而实现增加排水量,实现减小管径和排水主管道数量,同时消除坡度。授权公告号为cn217758888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虹吸降水机构,该实用新型只采用虹吸降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压力与虹吸组合的降排水施工方法,大幅提高降水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压力与虹吸组合的降排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a、在基坑外围钻设降水井,降水井内安放降水管;
5、b、降水管安装水泵,水泵与排水支管连通;
6、c、建立承压主管道,承压主管道的上端封堵,承压主管道的上部形成高位水箱;
7、d、排水支管的末端设有竖直部且与承压主管道的中部连通;
8、e、承压主管道的下部安装排水主管道,排水主管道包括平直段和垂直段,垂直段与排水沟或河流连通;
9、f、启动水泵,水泵将降水管内的水泵入高位水箱,高位水箱内形成正压;
10、g、水流由排水主管道的平直段进入垂直段后加速,造成排水主管道内局部真空,形成吸力,高位水箱内的压力和虹吸效应形成的真空环境将全部的压力和重力势能转变为水的动能,使水流的流速加大。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2、增大管道内水流速,不借助其他动力措施;减小管径和排水主管线数量,降低施工成本;消除管道坡度,施工便捷,可循环使用;可广泛适用于深基坑、大基坑等排水量大的工程中。
13、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优化方案是:
14、所述多根降水管的竖直部呈圆形围设在承压主管道的四周。
15、所述承压主管道的下端安装在混凝土基础内。
16、所述混凝土基础的高度大于1500毫米。
17、所述混凝土基础设有与承压主管道连通的沉泥井。
18、所述排水支管的竖直部位于排水主管道的上方。
技术特征:1.一种压力与虹吸组合的降排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与虹吸组合的降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降水管的竖直部呈圆形围设在承压主管道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与虹吸组合的降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主管道的下端安装在混凝土基础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与虹吸组合的降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础的高度大于150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与虹吸组合的降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础设有与承压主管道连通的沉泥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与虹吸组合的降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支管的竖直部位于排水主管道的上方。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一种压力与虹吸组合的降排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基坑外围钻设降水井,降水井内安放降水管;B、降水管安装水泵;C、建立承压主管道,承压主管道的上端封堵;D、排水支管的末端设有竖直部且与承压主管道的中部连通;E、承压主管道的下部安装排水主管道,排水主管道包括平直段和垂直段,垂直段与河流或排水沟连通;F、启动水泵,水泵将降水管内的水泵入高位水箱,高位水箱内形成正压;G、高位水箱内的压力和虹吸效应形成的真空环境将全部的压力和重力势能转变为水的动能,使水流的流速加大。本发明增大管道内水流速,不借助其他动力措施;减小管径和排水主管线数量,降低施工成本。技术研发人员:王慧,陈中强,张馨丹,周志群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91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