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水利排水,给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 > 一种高层建筑管桩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高层建筑管桩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31:02

本技术涉及建筑基础工程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管桩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1、phc管桩,即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是采用先张预应力离心成型工艺,经过10个大气压、180℃左右的蒸汽养护制成的一种中空圆筒状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应用范围广、沉桩质量可靠、工程造价便宜的优良效果。

2、目前,公告号为cn11004283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的一种自带减震装置的高性能管桩,包括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桩身以及管桩减震装置,管桩减震装置设置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桩身上,管桩减震装置外套有减震装置保护卡件;管桩减震装置包括外围钢圈装置、核心筒装置和阻尼高性能弹簧;外围钢圈装置、核心筒装置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同轴连接,多个阻尼高性能弹簧轮辐状安装在外围钢圈装置与核心筒装置间。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一种自带减震装置的高性能管桩在遇到外部应力的过程中,由于两个相邻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之间仅依靠保护卡件进行连接,当两个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发生相对晃动时,共同设置于两个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外部的保护卡件受到较大的作用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建筑管桩抗震性能以及结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管桩减震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管桩减震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层建筑管桩减震结构,包括上管桩、下管桩、连接组件以及支撑组件,所述上管桩的底端与所述下管桩的顶端对应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套筒、缓震阻尼杆以及抵接滚轮,所述连接套筒共同套设于所述上管桩以及所述下管桩连接位置的外部,所述缓震阻尼杆在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根,所述抵接滚轮设置于所述缓震阻尼杆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所述上管桩以及所述下管桩的外壁上均开设有抵接盲槽,所述抵接滚轮与所述抵接盲槽的内壁抵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块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内支撑块在所述上管桩与所述下管桩内腔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内支撑块位于同于平面圆周上,所述内支撑块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沿着所述连接套筒的半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上管桩以及所述下管桩的内壁抵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支撑块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与上管桩以及下管桩的接缝处抵紧,提高了上管桩与下管桩之间的连接强度。当发生地震时,若干内支撑块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与上管桩以及下管桩接缝处的内部分离,上管桩与下管桩能够发生相对晃动,降低了地震时管桩受损断裂的可能性。抵接滚轮在上管桩以及下管桩上的抵接盲槽中滑移。缓震阻尼杆对上管桩以及下管桩进行缓震,降低了上管桩与下管桩的晃动程度。通过上管桩、下管桩、连接组件、支撑组件以及第一驱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管桩的保护,具有提高建筑管桩抗震性能以及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5、可选的,所述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驱动圆板、限位圆板以及连接柱,所述驱动圆板以及所述限位圆板同轴设置于所述上管桩中,所述限位圆板与所述驱动圆板贴合设置,所述驱动圆板与所述限位圆板贴合的一侧开设有螺旋盲槽,所述限位圆板上沿着半径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限位通槽,所述连接柱在每一所述限位通槽中均滑动设置有一根,所述连接柱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螺旋盲槽中,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支撑块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上管桩中,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驱动圆板的中心点传动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带动驱动圆板转动,连接柱在驱动圆板上螺旋盲槽的驱动以及限位圆板上限位通槽的限位导向下发生移动,实现了对若干连接柱以及内支撑块的同步驱动。

7、可选的,所述下管桩上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驱动套筒以及插接杆,所述驱动套筒同轴设置于所述下管桩的内腔中,所述插接杆在所述驱动套筒上沿周向转动连接有若干根,所述下管桩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连通孔,若干所述连通孔与若干所述插接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插接杆滑动插设于对应的所述连通孔中,所述下管桩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套筒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完成了对管桩的沉桩后,第二驱动件带动驱动套筒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连接于驱动套筒上的若干插接杆通过连通孔穿出下管桩并插设于附近的土体中,提高了下管桩与土体的连接强度。

9、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同轴连接于所述下管桩的内底壁上,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螺杆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下管桩的内腔中,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驱动套筒螺纹连接,所述驱动套筒上连接有导向板,所述下管桩的内壁上沿着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板的一侧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启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以及驱动螺杆在驱动齿轮的驱动下发生转动,驱动套筒在导向板与导向槽的限位导向以及驱动螺杆的驱动下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实现了对驱动套筒在竖直方向上的自动驱动。

11、可选的,所述上管桩与所述下管桩的外部套设有外接套筒,所述外接套筒的内壁上沿周向连接有t型连接块,所述上管桩与所述下管桩的外壁上均沿轴向开设有t型连接槽,所述t型连接块插设于所述t型连接槽中,所述外接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上管桩以及所述下管桩的外径,所述外接套筒与所述上管桩以及所述下管桩之间填充设置有泡沫填充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接套筒通过t型连接块连接于上管桩与下管桩的外部,泡沫填充层设置于上管桩以及下管桩与外接套筒之间的环腔中。泡沫填充层降低了外接套筒受到冲击时上管桩以及下管桩造成的冲击,降低了上管桩以及下管桩受损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支撑滑槽,所述支撑滑槽中滑动设置有外支撑块,所述外支撑块的一侧与所述上管桩以及所述下管桩的外环壁抵接,所述支撑滑槽中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外支撑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所述上管桩以及所述下管桩的外壁抵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支撑块与上管桩以及下管桩的外环壁抵接,当连接套筒受到外部的冲击时,弹性件形变积攒弹性势能,外支撑块在支撑滑槽中滑动,弹性件对连接套筒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了连接套筒受损的可能性。

15、可选的,所述下管桩的外壁上连接有支撑底环,所述支撑底环与所述连接套筒的底端抵接,所述连接套筒上设置有防脱件,所述防脱件包括防脱板、限位板以及防脱杆,所述防脱杆连接于所述上管桩的外壁上,所述防脱板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的顶端,所述防脱板的顶端开设有安装u型槽,所述防脱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u型槽中,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安装u型槽的开口端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管桩与下管桩发生晃动时,防脱杆在防脱板的安装u型槽中滑动,在避免了上管桩从连接套筒中脱出的前提下也允许了上管桩发生晃动,降低了上管桩与下管桩分离的可能性。

17、可选的,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均连接有连接环,两所述连接环分别与所述上管桩以及所述下管桩的外壁抵接,所述连接环的内环壁上连接有抵接胶圈,所述上管桩的底端以及所述下管桩的顶端均连接有缓震胶圈,两个缓震胶圈相互抵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胶圈的设置降低了连接环与上管桩以及下管桩外环壁之间的挤压强度,降低了上管桩与下管桩受损的可能性。缓震胶圈设置于上管桩与下管桩之间,降低了两者在发生相对晃动时端部挤压受损的可能性。

19、可选的,所述插接杆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开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连接开孔地设置提高了插接杆与附近土体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插接杆与土体的连接强度。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通过上管桩、下管桩、连接组件、支撑组件以及第一驱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管桩的保护,具有提高建筑管桩抗震性能以及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23、2.泡沫填充层降低了外接套筒受到冲击时上管桩以及下管桩造成的冲击,降低了上管桩以及下管桩受损的可能性;

24、3.若干连接开孔地设置提高了插接杆与附近土体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插接杆与土体的连接强度。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93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