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水利排水,给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 > 护岸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护岸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7:34:14

本技术属于护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包括管桩的护岸装置。

背景技术:

1、我国多地正稳步推进水美乡村建设,极大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其中河湖绿化、护坡是水美乡村的重要一环。

2、目前,利用管桩技术对河湖护坡的成果不多。公开号cn218204187u、公开日2023年1月3日、专利号为2022226154561研究了一种波浪管桩通过凸管桩与凹管桩的构造设计,提高了管桩之间的稳定性,解决了波浪形管桩缝隙粘结时灌浆料易漏浆问题。公开号cn217053323u、公开日2022年7月26日、专利号为202220798482x研究了钢管桩及管桩护坡结构,通过注浆或注细石混凝土填充管桩提高了护坡结构的稳定性。采用上述结构,管桩与泥土之间仅贴合在一起,二者之间的没有连接,结合度差,导致装置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护岸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管桩与泥土之间无连接导致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护岸装置,包括:

3、管桩,管桩上设置轴向通孔;

4、可折叠稳定翼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管桩上,并与对应的轴向通孔相配合,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可在下面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5、第一种状态是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展开后,内置于所述管桩内;

6、第二种状态是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折叠后,部分所述可折叠组件经由对应的轴向通孔伸出管桩外并插入泥土中。

7、本实用新型在管桩内设置可折叠稳定翼组件,可折叠稳定翼组件展开后,内置于所述管桩内;可折叠稳定翼组件折叠后,部分所述可折叠组件经由对应的轴向通孔伸出管桩外并插入泥土中,利用可折叠稳定翼组件将管桩与泥土连接在一起,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8、为解决可折叠稳定翼组件如何实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包括: 上连杆;

9、下连杆,所述下连杆一端与所述上连杆活动连接,所述下连杆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管桩上,并位于对应的轴向通孔下方。利用上、下连杆之间、下连杆与管桩之间的活动连接,实现稳定翼组件的折叠,使用方便。

10、为解决单个可折叠稳定翼组件提高稳定性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的数量为2个、3个或4个;

11、与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配合的所述轴向通孔的数量为2个、3个或4个,所述轴向通孔均布在所述管桩上。利用多个可折叠稳定翼组件使得管桩与泥土之间形成多个方位的连接,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12、为解决单个可折叠稳定翼组件折叠麻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之间的上连杆之间活动连接。一次施压,可实现多个可折叠稳定翼组件的折叠,使用方便。

13、为解决钢筋容易生锈导致强度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折叠稳定翼组件的材质为不锈钢。利用不锈钢材质,延长可折叠稳定翼组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14、为解决柱形管桩进入泥土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管桩包括:

15、第一管桩,所述第一管桩为柱形;所述第一管桩上设置轴向通孔;

16、第二管桩,设置在第一管桩的下方,所述第二管桩为锥形,所述第二管桩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利用下部的锥形第二管桩,便于将管桩插入泥土中。

17、为解决管桩重量大、耐久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桩、所述第二管桩的材质为uhpc材料。利用uhpc材料设计成薄壁管状结构,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同时实现轻量化。此外,作为主体结构的管桩由具有超高强度、超高耐久性、超高韧性的uhpc材料制备,保证了本装置的长期耐久性。

18、为解决管桩底部泥土冲水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管桩内设置可移除的冲水管,所述冲水管下端穿过所述第二管桩上的第一通孔并伸出所述第二管桩外。在机械压uhpc管桩的同时,通过冲水管向uhpc管桩底部泥土内冲水,通过机械施压结合高压水冲孔的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

19、为解决如何抽出管桩底部泥水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管桩内设置可移除的抽泥水管,所述抽泥水管下端穿过所述第二管桩的第二通孔并伸出所述第二管桩外。在机械压uhpc管桩的同时,通过抽泥水管向uhpc管桩底部泥土内抽出泥水,排入河中。

20、为解决现有管桩护岸装置生态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管桩内部可放置土并种植有植物。在管桩内填土、种植景观水生植物,提高了河道护岸的生态性。

技术特征:

1.护岸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包括: 上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的数量为2个、3个或4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之间的上连杆之间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的材质为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桩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管桩、所述第二管桩的材质为uhpc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桩内设置可移除的冲水管,所述冲水管下端穿过所述第二管桩上的第一通孔并伸出所述第二管桩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桩内设置可移除的抽泥水管,所述抽泥水管下端穿过所述第二管桩的第二通孔并伸出所述第二管桩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桩内部可放置土并种植有植物。

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护岸装置技术领域。护岸装置,包括:管桩,管桩上设置轴向通孔;可折叠稳定翼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管桩上,并与对应的轴向通孔相配合,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可在下面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种状态是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展开后,内置于所述管桩内;第二种状态是所述可折叠稳定翼组件折叠后,部分所述可折叠组件经由对应的轴向通孔伸出管桩外并插入泥土中。本技术用以解决现有管桩与泥土之间无连接导致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研发人员:陈敏,仝道斌,张鸣,王军,夏俊辉,韩正砥,周明耀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迁市宿城区水利局技术研发日:20231109技术公布日:2024/6/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96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