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照明工业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及LED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及LED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09:54:53

本技术属于led照明,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及led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1、半导体光电二极管(led,light emi tt ing diode),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光源,包含有机发光二极管与无机发光二极管,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通用照明环境。现有的照明应用led,具有普通照明所需的亮度、效率、使用寿命、色温以及白点稳定性。因此,绝大多数普通照明应用设计中都采用这类led,包括路面、停车区以及室内方向照明。在这些应用中,由于无需维护(led的使用寿命比传统灯泡的要长得多)且能耗低,所以基于led的照明装置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tco)。照明级led具有至少50,000小时的高效、方向性照明。利用照明级led的优点设计的照明系统功效超过所有白炽灯和卤素灯具,寿命延长了5到50倍,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不含汞、电站污染小、垃圾处理费用低的特点,故led照明装置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为了适应各种环境的不同照明需求,led照明装置通过微结构光学薄膜/板材改变其光学输出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照明需求。目前,工矿灯、教室灯等需要满足特定照明要求,而小于光束角70°的光学薄膜/板材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生产作业的视觉需要。

3、同时,由于led光源集中的光学输出会导致led照明装置的表面亮度非常高,眼睛在视野内遇到非常强烈的光或者背景光很暗时,会引起可见度降低,以至于难以看清物体,还会引起眼睛流泪、疼痛,甚至眼睑痉挛等,在光学上,我们采用统一眩光值ugr来度量室内视觉环境中的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对人眼造成不舒适感主观反应的心理参量,其量值通过cie统一眩光值公式进行计算:

4、

5、其中,lb为视野内背景的亮度,l为视野内灯具的亮度,ω和ρ分别是灯具光线进入眼睛的角度和与灯具排布位置相关的系数。从公式中可以看出,ugr是因为“视野范围内”灯具与背景的对比强烈,即l/lb越大,人的视觉感受将越不舒服。ugr的值越大,说明视野范围内的灯具与背景亮度对比越强烈,使人感觉不舒适,因此控制防眩效果是有必要的。

6、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适于特定应用场景的照明需求、满足出射光束角小于70°且防眩效果好的光学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及led照明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其出光面具有周期性排列的多个复合微结构,所述复合微结构呈圆台状,其高度为0.1毫米-1毫米,所述复合微结构具有r角为0.1毫米-0.2毫米的圆顶,所述复合微结构的底面呈正多边形,该正多边形的中心到其顶点的距离为0.1毫米-1毫米,所述正多边形的边长为0.1毫米-1毫米,所述复合微结构的四周以所述正多边形的各边为底边分别形成多个竖向平面,所述竖向平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50°-130°。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led照明装置,具有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

5、本实用新型利用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对led光源的集中光学输出进行调节,从而在满足光束角小于70度的同时又降低了ugr,改善了眩光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出光面具有周期性排列的多个复合微结构,所述复合微结构呈圆台状,其高度为0.1毫米-1毫米,所述复合微结构具有r角为0.1毫米-0.2毫米的圆顶,所述复合微结构的底面呈正多边形,该正多边形的中心到其顶点的距离为0.1毫米-1毫米,所述正多边形的边长为0.1毫米-1毫米,所述复合微结构的四周以所述正多边形的各边为底边分别形成多个竖向平面,所述竖向平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50°-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排列的多个复合微结构的周期性排列方式为密接矩阵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接矩阵排列为正四边形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的厚度为0.1毫米-3.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的厚度为0.5毫米-1.8毫米。

6.一种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中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led芯片,与所述至少一个led芯片电连接的led驱动电源,以及将led芯片封在外壳中的罩盖,所述光学薄膜设置在所述罩盖的外表面。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及LED照明装置,其利用防眩光复合微结构光学薄膜对LED光源的集中光学输出进行调节,从而在满足光束角小于70度的同时又降低了UGR,改善了眩光效果。技术研发人员:廖尉钧,侯爱权,杨东雨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蓝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9技术公布日:2024/4/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170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