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2:14:43
本技术涉及支架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1、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2、在现有技术中,电视机的背光模组在使用时,需要将背光模组安装到机壳内的支架结构上,目前,背光模组大部分都是通过螺栓与支架结构安装固定在一起,再由支架结构将背光模组安装到机壳内,且在对背光模组安装时操作不仅麻烦,导致背光模组出现故障后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时,因为采用螺栓这种连接方式,则不方便对背光模组进行拆卸更换,从而会给背光模组的安装和拆卸操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支架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背光模组支架结构,包括机壳、背光模组和前框,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支架机构,且支架机构包括双向调节螺杆、活动块、限位条、限位杆、凹型块和连接杆,所述双向调节螺杆通过上下端的第一转动杆活动连接在机壳内,且两个活动块分别通过顶面的螺纹孔与双向调节螺杆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条分别通过后端壁上的滑块活动连接在机壳内,且限位条的内侧壁和活动块的两侧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螺纹孔,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限位条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杆通过左右端两侧的第二转动杆活动连接在凹型块之间。
4、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的后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一组左右对称的安装条,且安装条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上下对称的安装孔。
5、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后端壁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上下对称的滑口,且机壳的顶面和底面还分别开设有第一转动孔。
6、优选地,所述双向调节螺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活动安装在第一转动孔内,上端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端还固定安装有旋钮。
7、优选地,两个所述活动块呈现上下对称状,且活动块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并通过螺纹孔与双向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限位条呈现左右对称状,且限位条的后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一组上下对称的滑块,所述滑块活动安装在滑口内,所述限位条的外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一组上下对称的与安装孔对应的限位杆。
8、优选地,所述活动块的左右两侧壁和限位条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相对应的凹型块,且凹型块的凹口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连接杆位于左右对称的凹型块之间,且连接杆的左右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活动安装在第二转动孔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支架机构配合上机壳的使用,在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安装时,将背光模组置于机壳内后旋动位于机壳顶部的旋钮,旋钮通过第一转动杆带动双向调节螺杆旋转,使上下对称的活动块通过螺纹孔顺着双向调节螺杆作出相反移动操作,并在移动的过程中迫使左右对称的连接杆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度数逐渐变大,且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将限位条向外侧方向推动,让限位杆插入到背光模组背部安装的安装条侧壁上所开设的安装孔,从而通过支架机构可达到方便人员将背光模组快速安装到机壳内的目的,进而在后续背光模组出现故障后也便于及时对其进行拆卸维修或更换,以便于背光模组进行拆装操作。
技术特征:1.一种背光模组支架结构,包括机壳(1)、背光模组(2)和前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设有支架机构(4),且支架机构(4)包括双向调节螺杆(9)、活动块(12)、限位条(14)、限位杆(16)、凹型块(17)和连接杆(19),所述双向调节螺杆(9)通过上下端的第一转动杆(10)活动连接在机壳(1)内,且两个活动块(12)分别通过顶面的螺纹孔(13)与双向调节螺杆(9)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条(14)分别通过后端壁上的滑块(15)活动连接在机壳(1)内,且限位条(14)的内侧壁和活动块(12)的两侧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螺纹孔(13),所述限位杆(16)固定连接在限位条(14)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杆(19)通过左右端两侧的第二转动杆(20)活动连接在凹型块(1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2)的后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一组左右对称的安装条(5),且安装条(5)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上下对称的安装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后端壁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上下对称的滑口(7),且机壳(1)的顶面和底面还分别开设有第一转动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调节螺杆(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0),且第一转动杆(10)活动安装在第一转动孔(8)内,上端所述第一转动杆(10)的顶端还固定安装有旋钮(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块(12)呈现上下对称状,且活动块(12)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13)并通过螺纹孔(13)与双向调节螺杆(9)螺纹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限位条(14)呈现左右对称状,且限位条(14)的后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一组上下对称的滑块(15),所述滑块(15)活动安装在滑口(7)内,所述限位条(14)的外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一组上下对称的与安装孔(6)对应的限位杆(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2)的左右两侧壁和限位条(14)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相对应的凹型块(17),且凹型块(17)的凹口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转动孔(18),所述连接杆(19)位于左右对称的凹型块(17)之间,且连接杆(19)的左右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20),所述第二转动杆(20)活动安装在第二转动孔(18)内。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支架结构,属于支架结构领域,包括机壳、背光模组和前框,设置的支架机构配合上机壳的使用,在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安装时,将背光模组置于机壳内后旋动位于机壳顶部的旋钮,旋钮通过第一转动杆带动双向调节螺杆旋转,使上下对称的活动块通过螺纹孔顺着双向调节螺杆作出相反移动操作,并在移动的过程中迫使左右对称的连接杆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度数逐渐变大,且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来将限位条向外侧方向推动,让限位杆插入到背光模组背部安装的安装条侧壁上所开设的安装孔,从而通过支架机构可达到方便人员将背光模组快速安装到机壳内的目的,进而在后续背光模组出现故障后也便于及时对其进行拆卸维修或更换。技术研发人员:张加伟,梁显规,孙红根,刘齐成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惠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9技术公布日:2024/5/27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263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