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无机化学及其化合物制造及其合成,应用技术 > 一种氨水制备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与流程  >  正文

一种氨水制备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6-20 12:58:45

本技术涉及氨水制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氨水制备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1、氨水,具有较广泛的用途,通常用作农业肥料。化学工业中用于制造各种铵盐,有机合成的胺化剂,生产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催化剂。纺织工业中用于毛纺、丝绸、印染行业,作洗涤羊毛、呢绒、坯布油污和助染、调整酸碱度等用。另外用于制药、制革、热水瓶胆(镀银液配制)、橡胶和油脂的碱化。

2、相关技术中,通常在外部运输来不含水的液氨罐,然后通过系统接收后进行气化转化为氨气,再和液态水同时输送到吸氨器中进行不同浓度氨水的制备,然后储存于氨水储罐中,最后通过槽车外售。

3、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全程都是用户事先手动控制液氨调节阀的开度和工艺水调节阀的开度,故内部氨水浓度无法把控,只能等到最终制备完成后再去测量,再调节,较为浪费时间,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内部氨水浓度无法把控,只能等到最终制备完成后再去测量,再调节,较为浪费时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氨水制备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氨水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氨水制备方法,包括:

4、获取制备浓度;

5、基于制备浓度确定氨气阀开度和溶剂水阀开度;

6、按照氨气阀开度和溶剂水阀开度分别打开氨气阀和溶剂水阀后获取氨水液位;

7、于氨水液位等于预设的调控液位时获取实时氨水浓度;

8、于实时氨水浓度等于制备浓度时维持氨气阀和溶剂水阀的开度直至氨水液位达到预设的满载液位;

9、于实时氨水浓度不等于制备浓度时基于实时氨水浓度和氨水液位确定实时问题;

10、基于实时问题从预设的调整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调整手段;

11、基于氨水浓度、氨水液位和调整手段确定调整阀门和具体调整开度;

12、控制调整阀门按照具体调整开度进行调整直至氨水液位达到满载液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实时监控氨水浓度,当氨水浓度发生变化时自动查找对应的调整手段进行调整,提高了氨水浓度的可控性,保证了氨水浓度的准确性。

14、可选的,基于实时氨水浓度和氨水液位确定实时问题的方法包括:

15、获取当前制备时长;

16、基于实时氨水浓度和氨水液位确定实际溶剂水量和实际溶质氨气量;

17、基于实际溶剂水量、实际溶质氨气量和当前制备时间得到实际溶剂水阀开度和实际氨气阀开度;

18、将实际溶剂水阀开度、实际氨气阀开度分别和溶剂水阀开度、氨气阀开度进行比较以得到比较结果;

19、基于比较结果输出实时问题。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实际数据和理论数据比较以得到问题出在那个阀门上,以方便系统对阀门进行调控,提高了问题分析的快速性。

21、可选的,还包括其中一个比较结果为氨气阀开度大于实际氨气阀开度,则基于比较结果输出实时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22、获取氨气态浓度;

23、基于制备浓度和氨水液位确定需求溶质氨气量;

24、基于氨水液位和预设的满器液位确定气体液位;

25、基于气体液位、氨气态浓度、氨水液位和实时氨水浓度确定最大溶质氨气量;

26、于最大溶质氨气量不等于需求溶质氨气量时输出实时问题;

27、于最大溶质氨气量等于需求溶质氨气量时控制预设的不溶气体阀输入气体并获取内部气压,且继续获取实时氨水浓度;

28、于内部气压小于预设的最大临界气压时若实时氨水浓度等于制备浓度则关闭不溶气体阀并不输出实时问题;

29、于内部气压等于最大临界气压时若实时氨水浓度仍小于制备浓度,则输出实时问题。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氨气阀计算出来的开度比实际开度小时说明有一部分还在瓶内的空气中呈气态而不被浓度检测仪器检测到,故增加气压以驱使氨气溶入水中,避免误判,提高了氨气浓度的问题输出的准确性。

31、可选的,按照氨气阀开度和溶剂水阀开度分别打开氨气阀和溶剂水阀的方法包括:于内部气压小于最大临界气压时按照氨气阀开度和溶剂水阀开度分别打开氨气阀和溶剂水阀;于内部气压等于最大临界气压时基于氨气阀开度和溶剂水阀开度确定液位上升速率;

32、基于液位上升速率和氨气态浓度确定气体排出阀开度和调整氨气阀开度;

33、按照气体排出阀开度打开不溶气体排出阀,且按照调整氨气阀开度和溶剂水阀开度分别打开氨气阀和溶剂水阀。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部气压已经达到最大值时再继续注入氨气和水则会导致内部气压超过最大临界气压,此时需要进行排气,而排气过程中由于氨气也会随着跑出,故需要调整氨气阀开度来增大氨气输入量,提高了氨气制备的准确性。

35、可选的,于内部气压等于最大临界气压时若实时氨水浓度仍小于制备浓度,则输出实时问题的方法包括:

36、获取内部温度;

37、基于制备浓度从预设的平衡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稳定温度范围;

38、基于内部温度和预设的冷却温度差值计算冷却水温度;

39、控制冷却水系统按照冷却水温度对吸氨器进行冷却;

40、于内部温度落入稳定温度范围时停止冷却并获取实时氨水浓度;

41、于实时氨水浓度等于制备浓度时不输出实时问题并维持氨气阀和溶剂水阀的开度直至氨水液位达到满载液位;

42、于实时氨水浓度不等于制备浓度时输出实时问题。

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部气压已经达到最大值时则可以通过冷却的方式对瓶内环境进行降温,从而使得氨水内的氨不会因为受热而从氨水中跑出,提高了氨水制备的稳定性。

44、可选的,于内部温度落入稳定温度范围时停止冷却的方法包括:

45、在控制冷却水系统按照冷却水温度对吸氨器进行冷却时实时获取内部温度并根据内部温度更新冷却水温度;

46、基于内部温度确定实时温度变化速率;

47、基于内部温度和冷却温度差值从预设的效果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速率;

48、于实时温度变化速率等于理论温度变化速率时于内部温度落入稳定温度范围时停止冷却;

49、于实时温度变化速率小于理论温度变化速率时基于实时温度变化速率和理论温度变化速率确定温度上升速率;

50、基于稳定温度范围、温度上升速率和预设的反应时间计算出实际稳定温度范围;

51、于内部温度落入实际稳定温度范围时停止冷却。

5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氨气和水制备氨水时会放热,故进行冷却时先通过温度变化速率来确定是否存在放热过程,然后将温度降低到温度温度范围以下以预留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氨水制备的稳定性。

53、可选的,按照氨气阀开度和溶剂水阀开度分别打开氨气阀和溶剂水阀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54、获取空瓶氨气态浓度和内部湿度;

55、基于空瓶氨气态浓度、内部湿度、满器液位和制备浓度确定初始溶剂水量;

56、于初始溶剂水量小于0时基于初始溶剂水量和制备浓度确定初始氨气态量;

57、基于初始氨气态量和氨气阀开度确定氨气提前时长;

58、将氨气阀按照氨气阀开度打开氨气提前时长后同时按照氨气阀开度和溶剂水阀开度分别打开氨气阀和溶剂水阀;

59、于初始溶剂水量大于0时基于初始溶剂水量和溶剂水阀开度确定溶剂水提前时长;

60、将溶剂水阀按照溶剂水阀开度打开溶剂水提前时长后同时按照氨气阀开度和溶剂水阀开度分别打开氨气阀和溶剂水阀。

6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开始制备时,提前确定空瓶内部的残留量,然后提前打开对应的阀门,使得内部残留的氨也能够达到制备浓度,然后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进行制备即可,防止空瓶残留的氨水造成制备浓度误差的情况,提高了氨水制备的准确性。

6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氨水制备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3、一种氨水制备系统,包括:

64、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制备浓度、氨水液位、实时氨水浓度、当前制备时长、氨气态浓度、内部气压、内部温度、空瓶氨气态浓度和内部湿度;

65、存储器,用于存储上述任一种氨水制备方法的控制方法的程序;

66、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且实现上述任一种氨水制备方法的控制方法。

6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实时监控氨水浓度,当氨水浓度发生变化时自动查找对应的调整手段进行调整,提高了氨水浓度的可控性,保证了氨水浓度的准确性。

68、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9、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氨水制备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7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实时监控氨水浓度,当氨水浓度发生变化时自动查找对应的调整手段进行调整,提高了氨水浓度的可控性,保证了氨水浓度的准确性。

71、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内存大数据交互快捷的特点。

72、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3、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氨水制备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7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实时监控氨水浓度,当氨水浓度发生变化时自动查找对应的调整手段进行调整,提高了氨水浓度的可控性,保证了氨水浓度的准确性。

7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

76、1.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实时监控氨水浓度并采取调整手段进行调整,提高了氨水浓度的可控性,保证了氨水浓度的准确性;

77、2.当氨气阀计算出来的开度比实际开度小时说明有一部分还在瓶内的空气中呈气态而不被浓度检测仪器检测到,故增加气压以驱使氨气溶入水中,避免误判,提高了氨气浓度的问题输出的准确性;

78、3.当内部气压已经达到最大值时则可以通过冷却的方式对瓶内环境进行降温,从而使得氨水内的氨不会因为受热而从氨水中跑出,提高了氨水制备的稳定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9/72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