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 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的制作方法  >  正文

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7 12:52:57

本技术属于钢筋桁架楼承板,具体涉及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的桁架楼承板多为镀锌铁皮板和叠合板,在实际生产使用中,普遍存在桁架楼承板脱模困难的问题,而且桁架楼承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底部不平整的情况,造成凸凹不平,造成桁架楼承板的强度降低,容易出现破损,镀锌铁皮桁架楼承板桁架与镀锌铁皮易脱焊,叠合板制桁架楼承板现浇过程中需在楼承板四周织大面积板带,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且钢筋夯架有撇脚,如果放在地面上是和地面接触,并且,目前现有的钢筋桁架楼层板多为镀锌铁皮桁架楼层板与钢筋桁架叠合板,镀锌铁皮厚度为0.5毫米,钢筋桁架叠合板为钢筋桁架的焊接产品,即钢筋桁架与60毫米厚度混凝土现浇而成,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镀锌铁皮桁架楼层板缺点为由于铁皮太薄,仅0.5毫米,不易于钢筋桁架焊接牢固,使用中,脱焊现象时有发生,承受不了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的向下压力,造成铁皮下坠,施工完成品地面不平整,后期不便于施工,并且只适用于厂房建设,无法适用于住宅建筑,钢筋桁架叠合板的缺陷在于板的四面带有凸筋,行业内称为胡子筋,板与板之间有30公分的厚胶带,而且支底模浇筑连接,底部需搭设满堂架支撑,人工材料成本高,且工期较长为此我们提出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桁架楼承板,在实际生产使用中,普遍存在桁架楼承板脱模困难的问题,而且桁架楼承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底部不平整的情况,造成凹陷、易脱焊,造成桁架楼承板的强度降低,容易出现破损,织板带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使用中,脱焊现象时有发生,承受不了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的向下压力,造成铁皮下坠,施工完成品地面不平整,后期不便于施工,并且只适用于厂房建设,无法适用于住宅建筑,板与板之间有30公分的厚胶带,而且支底模浇筑连接,底部需搭设满堂架支撑,人工材料成本高,且工期较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包括底模、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钢筋桁架、桁架楼承板本体、撇脚、钢管、碳纤维网筒和高强混凝土,所述桁架楼承板本体的底部设有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所述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内部底端设有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所述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的顶部设有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所述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的顶部设有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为一根上弦、一根钢筋下弦,两根带撇角的腹杆筋将上、下弦连接所组成,所述钢筋桁架的两端均焊接有横向连接筋,所述钢筋桁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撇脚,所述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浇筑的方式包裹在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和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及腹杆撇角的外部,所述钢管安装在钢筋桁架的顶端,所述碳纤维网筒位于钢筋桁架的内部,所述高强混凝土位于钢筋桁架的内部,且所述高强混凝土包裹碳纤维网筒。

3、优选的,所述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的网孔为2-10厘米x2-10厘米,经纬线直径0.1-0.5厘米。

4、优选的,所述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的直径为10-15厘米,抗弯曲强度为600-1000mpa。

5、优选的,所述桁架楼承板本体的底部还设有底模。

6、优选的,所述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标号为c60-c180。

7、优选的,钢管的直径为20mm--70mm,所述碳纤维网筒的直径为18mm--68mm。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横向连接筋与钢筋桁架的焊接,在纵向排列的钢筋桁架两头各焊接一根横向连接筋,在这两根横向连接筋中间依据强度要求增加横向连接筋,再浇筑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如此即可提高强度,真正可以实现免织模免支撑,有效的避免了现有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时需要在每隔1.5米都要支撑,利用上述结构,可以实现6-15米免支撑。

10、2、通过采用网孔为2-10厘米x2-10厘米,经纬线直径为0.1-0.5厘米的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直径为10-15厘米的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并在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的外部设置螺纹结构,以加强与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握裹力,经养护凝固的桁架楼承板本体底面不沾模,可快速脱模且桁架楼承板本体底面平整无缺陷,强度高不易破损。

11、3、现有钢筋桁架是焊接铁皮,强度不高且易脱焊,浇筑楼承板时因其较低的强度每隔1.5米需架设支撑柱,施工复杂难度大,该技术有效的避免了现有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时需要在每隔1.5米都要支撑,利用上述结构,在有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的前提下,再增加横向连接筋,可以实现6-15米免支撑。

12、4、该钢筋桁架上弦由钢筋改为直径20mm--70mm的钢管,将直径为18mm--68mm的碳纤维网筒置入钢管并与钢管内壁贴合,向钢管内浇筑c60-120的高强混凝土,该上弦抗压强度相当于普通钢筋桁架的钢筋上弦抗压强度的10-40倍,可实现跨度6-15米免拆底模免支撑。

13、5、之前使用的钢丝网片都是相同的固定孔径,但钢筋桁架的大小不同,就造成钢筋桁架两侧的撇角顶端无法和钢丝网片竖筋对齐焊接。该专利根据钢筋桁架两侧撇角的间隔距离编制特制钢丝网片,是钢筋桁架两侧撇角的顶部与钢丝网片竖筋对齐结合焊接,抗压抗拉强度更高。

技术特征:

1.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包括底模(1)、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2)、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3)、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4)、钢筋桁架(5)、桁架楼承板本体(7)、撇脚(9)、钢管(10)、碳纤维网筒(11)和高强混凝土(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楼承板本体(7)的底部设有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3),所述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3)的内部底端设有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2),所述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2)的顶部设有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4),所述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4)的顶部设有钢筋桁架(5),所述钢筋桁架(5)为一根上弦、一根钢筋下弦,两根带撇角的腹杆筋将上、下弦连接所组成,所述钢筋桁架(5)的两端均焊接有横向连接筋,所述钢筋桁架(5)的两侧均设置有撇脚(9),所述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3)通过浇筑的方式包裹在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2)和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4)及腹杆撇角的外部,所述钢管(10)安装在钢筋桁架(5)的顶端,所述碳纤维网筒(11)位于钢筋桁架(5)的内部,所述高强混凝土(12)位于钢筋桁架(5)的内部,且所述高强混凝土(12)包裹碳纤维网筒(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2)的网孔为2-10厘米x2-10厘米,经纬线直径0.1-0.5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4)的直径为10-15厘米,抗弯曲强度为600-100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楼承板本体(7)的底部还设有底模(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3)标号为c60-c1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0)的直径为20mm--70mm,所述碳纤维网筒(11)的直径为18mm--68mm。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属于钢筋桁架楼承板技术领域的装配式钢筋桁架焊接钢丝网片碳纤维增强桁架楼承板,包括底模、复合碳纤维增强高强度网片、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螺纹状高强度碳纤维复合加强筋、钢筋桁架、桁架楼承板本体、撇脚、钢管、碳纤维网筒和高强混凝土;通过横向连接筋与钢筋桁架的焊接,在纵向排列的钢筋桁架两头各焊接一根横向连接筋,在这两根横向连接筋中间依据强度要求增加横向连接筋,再浇筑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如此即可提高强度,真正可以实现免织模免支撑,有效的避免了现有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时需要在每隔1.5米都要支撑,利用上述结构,可以实现6‑15米免支撑。技术研发人员:单成敏,张亦涵,单瑗瑗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单成敏技术研发日:20230609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6/1068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