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薄型叠合板快速早拆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7 13:05:48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薄型叠合板快速早拆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叠合板是一种由多层薄木片或其他材料经胶合而成的板材,具有强度高、刚性好的特点,常被用于建筑工地的临时支撑结构,随着施工技术和建造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成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叠合板支撑构件是其安全性和施工便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用的支撑构件需要根据不同的支撑高度的要求,设计成多种支撑高度,且无法进行垂直度和高度的微调,重复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薄型叠合板快速早拆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常用的支撑构件需要根据不同的支撑高度的要求,设计成多种支撑高度,且无法进行垂直度和高度的微调,重复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薄型叠合板快速早拆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下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整座,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有连接梁,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且在所述连接梁的内部下端设有调节梁,所述调节梁的中间位置与所述连接梁之间贯穿连接有转轴,所述连接梁的下端且在所述转轴的两侧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贯穿所述调节梁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连接梁的下端两侧开设有调节斜槽,所述连接梁的内部上端贯穿设有固定钉,所述支撑杆上贯穿设有高度调节孔,所述套筒的上端贯穿设有高度支撑销。
3、优选的,所述调节梁的内部且与所述转轴及所述调节螺栓对应的位置设有支撑筒,所述调节梁的上表面中间位置与所述连接梁之间设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为与所述转轴同轴的圆弧状结构。
4、优选的,所述连接梁为呈h形的型材结构,所述连接梁的上端两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梁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加强角。
5、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上端与所述高度支撑销对应的位置设有加强座,所述加强座及所述高度支撑销的数量均为两个。
6、优选的,所述调节梁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端板。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代替常用的支撑构件,不再需要根据不同的支撑高度的要求设计成多种支撑高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支撑高度的要求调整高度,且可以进行垂直度和高度的微调,重复利用率更高。
技术特征:1.一种装配式薄型叠合板快速早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的外表面下端设有套筒(2),所述套筒(2)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整座(3),所述支撑杆(1)的上方设有连接梁(4),所述支撑杆(1)的上端且在所述连接梁(4)的内部下端设有调节梁(5),所述调节梁(5)的中间位置与所述连接梁(4)之间贯穿连接有转轴(6),所述连接梁(4)的下端且在所述转轴(6)的两侧设有调节槽(7),所述调节槽(7)的内部贯穿所述调节梁(5)设有调节螺栓(8),所述连接梁(4)的下端两侧开设有调节斜槽(9),所述连接梁(4)的内部上端贯穿设有固定钉(10),所述支撑杆(1)上贯穿设有高度调节孔(11),所述套筒(2)的上端贯穿设有高度支撑销(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薄型叠合板快速早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梁(5)的内部且与所述转轴(6)及所述调节螺栓(8)对应的位置设有支撑筒(13),所述调节梁(5)的上表面中间位置与所述连接梁(4)之间设有支撑垫(14),所述支撑垫(14)为与所述转轴(6)同轴的圆弧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薄型叠合板快速早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4)为呈h形的型材结构,所述连接梁(4)的上端两侧设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梁(4)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加强角(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薄型叠合板快速早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上端与所述高度支撑销(12)对应的位置设有加强座(17),所述加强座(17)及所述高度支撑销(12)的数量均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薄型叠合板快速早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梁(5)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加强板(18),所述加强板(18)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杆(1)之间设有端板(19)。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薄型叠合板快速早拆支撑装置,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下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整座,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有连接梁,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且在所述连接梁的内部下端设有调节梁,所述调节梁的中间位置与所述连接梁之间贯穿连接有转轴,所述连接梁的下端且在所述转轴的两侧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贯穿所述调节梁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连接梁的下端两侧开设有调节斜槽,所述支撑杆上贯穿设有高度调节孔,所述套筒的上端贯穿设有高度支撑销,可以根据不同的支撑高度的要求调整高度,且可以进行垂直度和高度的微调,重复利用率更高。技术研发人员:田旭,王光耀,崔磊,童弟,柴波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化学工程第九建设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3技术公布日:2024/7/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6/1080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