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工程元件,部件,绝热,紧固件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基于粒子阻尼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基于粒子阻尼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5 13:30:51

本技术属于工业管道振动治理,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粒子阻尼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1、粒子阻尼减振是在冲击阻尼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减振形式,通过本体结构振动传递能量使粒子间、粒子与管壁间不停地摩擦及碰撞,进行的动量交换将导致能量耗散,作用于结构本体,降低系统振动能量。但在现有的管道减振应用研究中,主要通过粒子阻尼隔振、粒子装置增设弹簧耗能、动力吸振器与粒子阻尼相结合等手段实践应用,其运用的减振参数较难调节,实践应用于复杂环境的减振管道的灵活性较低,且部分方案因粒子阻尼容器空间受限或容器刚度而未能充分发挥粒子碰撞及振动能量耗散的效果,从而影响减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粒子阻尼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可灵活应用于水平管道或竖直管道,实现管道垂直、水平及轴向的振动能量转移和耗散,有利于增强减振效果。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粒子阻尼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包括粒子容器、第一固定板和管道紧固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板用于连接所述粒子容器与管道紧固支架,所述粒子容器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用于容纳减振粒子的容纳腔;所述管道紧固支架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于第二固定板且与第二固定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或与所述粒子容器的垂直于所述底板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粒子容器还包括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所述顶板平行于底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顶板和底板沿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顶板和底板沿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的两端。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一个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槽,多个所述通槽均匀间隔排布,多个所述通槽均平行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宽度方向。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粒子容器还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通槽用于供所述隔板穿过,所述隔板的数量等于所述通槽的数量。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隔板的尺寸等于所述顶板和/或底板的尺寸,多个所述隔板与所述顶板、底板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多个所述容纳腔;所述隔板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减振粒子的粒径。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粒子容器内对应所述通槽设置有多组限位部,每个所述限位部均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及远离所述通槽的一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上的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每个所述限位部的所述第一挡条位于第二挡条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条平行于第二挡条,每个所述限位部中的第一挡条与第二挡条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隔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挡条的顶面与对应的所述通槽的底面齐平。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管道紧固支架还包括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第一杆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杆部两端的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为弧形杆,所述第二杆部垂直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杆部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杆部的顶点到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的距离等于所述管道的外径,所述第一杆部的内侧与所述管道的外壁贴合。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螺母组件,所述第一螺栓螺母组件的螺栓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厚度方向,每个所述第一螺栓螺母组件的螺栓外周套设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螺栓螺母组件的螺母之间。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所述顶板、第一固定板及多个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螺栓螺母组件,所述第二螺栓螺母组件用于将多个所述隔板与所述顶板及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中远离所述通槽的一个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所述顶板、底板及多个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螺栓螺母组件,所述第二螺栓螺母组件用于将多个所述隔板与所述顶板及底板固定连接。

13、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粒子阻尼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通过调整第一固定板与粒子容器的连接位置,可以灵活应用于水平或竖直方向的管道,在调整粒子填充比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更广泛的复杂管道安装的减振应用,有利于更大限度地传递管道振动能量至粒子容器内的粒子,进一步放大促使减振粒子碰撞的振动输入能量。通过在粒子容器中间隔设置多个容纳减振粒子的容纳腔,能够在增大减振粒子与粒子容器内壁接触和碰撞效率的同时,避免由于减振粒子堆积引起的部分粒子运动受限而影响振动能量耗散,从而增强减振效果,实现更高效率的能量耗散。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粒子阻尼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粒子容器、第一固定板和管道紧固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板用于连接所述粒子容器与管道紧固支架,所述粒子容器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用于容纳减振粒子的容纳腔;所述管道紧固支架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于第二固定板且与第二固定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或与所述粒子容器的垂直于所述底板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容器还包括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所述顶板平行于底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顶板和底板沿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顶板和底板沿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槽,多个所述通槽均匀间隔排布,多个所述通槽均平行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宽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容器还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通槽用于供所述隔板穿过,所述隔板的数量等于所述通槽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尺寸等于所述顶板和/或底板的尺寸,多个所述隔板与所述顶板、底板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多个所述容纳腔;所述隔板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减振粒子的粒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容器内对应所述通槽设置有多组限位部,每个所述限位部均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及远离所述通槽的一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上的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每个所述限位部的所述第一挡条位于第二挡条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条平行于第二挡条,每个所述限位部中的第一挡条与第二挡条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隔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挡条的顶面与对应的所述通槽的底面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紧固支架还包括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第一杆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杆部两端的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为弧形杆,所述第二杆部垂直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杆部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杆部的顶点到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的距离等于所述管道的外径,所述第一杆部的内侧与所述管道的外壁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螺母组件,所述第一螺栓螺母组件的螺栓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厚度方向,每个所述第一螺栓螺母组件的螺栓外周套设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螺栓螺母组件的螺母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所述顶板、第一固定板及多个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螺栓螺母组件,所述第二螺栓螺母组件用于将多个所述隔板与所述顶板及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中远离所述通槽的一个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所述顶板、底板及多个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螺栓螺母组件,所述第二螺栓螺母组件用于将多个所述隔板与所述顶板及底板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阻尼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包括粒子容器、第一固定板和管道紧固支架,第一固定板用于连接粒子容器与管道紧固支架,粒子容器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用于容纳减振粒子的容纳腔;管道紧固支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平行于第二固定板且与第二固定板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与底板固定连接或与粒子容器的垂直于底板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管道用隔板式减振装置,可灵活应用于水平或竖直管道,能够在增大减振粒子与粒子容器内壁接触和碰撞效率的同时,避免由于减振粒子堆积引起的部分粒子运动受限而影响振动能量耗散,从而增强减振效果。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林,倪秋华,林磊,王超,张舒麒,张华芳,高伟,刘昱东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6技术公布日:2024/7/18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0/2678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