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海水总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6:37:48
本技术涉及船舶海水管道,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海水总管结构。
背景技术:
1、船舶海水总管主要应用于海水冷却系统上面,海水冷却系统一般为开式冷却系统,其管路一般分为海水吸入侧及压力侧两部分,海水总管为吸入部分的主要管路,它是整个系统中管径最大的管路,它负责给整船提供海水冷却、消防及甲板冲洗用水、压载用水、制淡用水。
2、海水总管的管径是根据全船设备的热负荷,控制海水出口温度防止海水析盐,从而确定海水总管流量、流速以及相应的管径。其常规布置为连通高低位海底门,将舷外海水引入并存放在海水总管内,供船上各个系统及设备的使用。它正常横跨整个机舱,保证船舶在正常横倾角度内,海水泵吸水不受影响,从而使各个系统正常运行。
3、现有的海水总管一般布置于机舱位置,保证螺旋桨在有足够吃水的前提下,满足海水箱的吃水,且利于避让主机、辅机底座等,这样可以使压载管系缩短,减小船舶自重,提高甲板载荷,且布置位置需要远离生活污水等排舷外,通过连接高低位海水箱,辅以吸入组件及过滤组件来实现全船的海水输送。
4、但是,上述方案的海水总管布置横跨机舱左右舷,占用空间大,对于大中型及平台类项目是可以使用的,但是针对于psv和sov这种高速船舶,由于机舱空间狭小,且基于稳性问题导致机舱设置有四根273x13左右横穿的防横贯浸水管路,这导致设备及管路布置异常密集,其方案是很有局限性的,往往需要牺牲掉船舶的其它性能来满足该布置;此外,现阶段的海水总管船东越来越倾向使用铜镍合金管,其材料和加工成本高昂,并且其交货周期也难以保证,在船厂中往往出现机舱设备及管路安装完后铜镍合金管才到货安装,以至于出现大面积的拆装,浪费不必要的人工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海水总管结构,解决现有海水总管存在的占用空间大、布置局限性大、加工成本高昂、花费时间成本高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海水总管结构设置在船舶上,在船舶的左右两个船舷处分别设置有低位海水箱和高位海水箱,船舶底端位于所述低位海水箱和高位海水箱处均开设有检修孔,且在检修孔处安装有海底门格栅,在低位海水箱和高位海水箱之间设有一海水沉淀舱,其创新点在于:其安装在机舱双层底内,
3、包括设置在所述海水沉淀舱左右两侧的左侧海水总管与右侧海水总管,且左侧海水总管与右侧海水总管均与所述海水沉淀舱连通设置,在所述低位海水箱与所述左侧海水总管之间依次连接有左侧海水吸入组件与左侧过滤组件,在所述高位海水箱与所述右侧海水总管之间依次连接有右侧海水吸入组件与右侧过滤组件。
4、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海水吸入组件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左侧通海阀、左侧连接管以及左侧过滤组件,且该左侧通海阀设置在所述低位海水箱顶端;
5、所述右侧海水吸入组件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镀锌吸入管、右侧通海阀与右侧过滤组件,且所述镀锌吸入管设置在所述高位海水箱侧边,且镀锌吸入管上还安装有盲板法兰。
6、通过在镀锌吸入管上增加盲板法兰,便于潜水员潜入后使用盲板法兰将吸水口堵住,节省了由于通海阀漏水而回坞返修的费用,避免了由于使用船体结构做海水总管,导致的难以保证管路及阀门的维护的问题。
7、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海水总管包括依次水平设置的第一无缝钢管、第一铜镍合金管与第二无缝钢管,所述右侧海水总管包括依次水平设置的第三无缝钢管、第二铜镍合金管与第四无缝钢管,且所述第一、三无缝钢管的端部延伸进所述海水沉淀舱内。
8、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海水总管与右侧海水总管的横截面积相等,且海底门格栅的选型不小于左侧海水总管的两倍截面积,便于背着氧气瓶的潜水员进去检修。
9、进一步的,所述高位海水箱、低位海水箱内部均还安装有电解防海生物装置。
10、进一步的,所述高位海水箱、低位海水箱内均还安装有吹洗管,且每个吹洗管出口对应一个海底门格栅,且所述吹洗管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海底门格栅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过所述高位海水箱或低位海水箱并与一空气压缩泵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高位海水箱、低位海水箱内均还安装有海水回水管。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常规机舱双层底上方的海水总管优化至双层底内,并借用船体结构做为海水总管,改变海水总管的布置来释放机舱更多富余空间,减少船厂原材料、人工工时成本,实现更为合理的海水总管配置,可以节省铜镍合金管的材料成本及空间,尤其适用于psv和sov这种高速、机舱空间狭小的特种船舶。
14、2)本实用新型中的海水总管结构的空间占用量小,降低了其安装布置的局限性,两侧海水总管的分段式连接设计,节省了大量铜镍合金管,从而降低大量的材料成本与加工成本,同时减少了因管路安装工序引起的拆装费用及时间,也可节省管路及机舱的机管电舾的布置空间。
技术特征:1.一种新型海水总管结构,设置在船舶上,在船舶的左右两个船舷处分别设置有低位海水箱和高位海水箱,船舶底端位于所述低位海水箱和高位海水箱处均开设有检修孔,且在检修孔处安装有海底门格栅,在低位海水箱和高位海水箱之间设有一海水沉淀舱,其特征在于:其安装在机舱双层底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水总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海水吸入组件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左侧通海阀、左侧连接管以及左侧过滤组件,且该左侧通海阀设置在所述低位海水箱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水总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海水总管包括依次水平设置的第一无缝钢管、第一铜镍合金管与第二无缝钢管,所述右侧海水总管包括依次水平设置的第三无缝钢管、第二铜镍合金管与第四无缝钢管,且所述第一、三无缝钢管的端部延伸进所述海水沉淀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水总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海水总管与右侧海水总管的横截面积相等,且海底门格栅的选型不小于左侧海水总管的两倍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水总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海水箱、低位海水箱内部均还安装有电解防海生物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水总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海水箱、低位海水箱内均还安装有吹洗管,且每个吹洗管出口对应一个海底门格栅,且所述吹洗管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海底门格栅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过所述高位海水箱或低位海水箱并与一空气压缩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水总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海水箱、低位海水箱内均还安装有海水回水管。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船舶海水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海水总管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海水沉淀舱左右两侧的左侧海水总管与右侧海水总管,在所述低位海水箱与所述左侧海水总管之间依次连接有左侧海水吸入组件与左侧过滤组件,在所述高位海水箱与所述右侧海水总管之间依次连接有右侧海水吸入组件与右侧过滤组件。本技术中通过将常规机舱双层底上方的海水总管优化至双层底内,并借用船体结构做为海水总管,改变海水总管的布置来释放机舱更多富余空间,减少船厂原材料、人工工时成本,实现更为合理的海水总管配置,可以节省铜镍合金管的材料成本及空间,尤其适用于PSV和SOV这种高速、机舱空间狭小的特种船舶。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李一博,王秋松,关勇飞,倪锋,季林洪,王德响,濮善军,王鑫,黄齐忠,邹淮东,黄海健,黄春雷,顾嘉焘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8技术公布日:2024/5/10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45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